•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艺术先知

    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  阅读次数:377次  |  更新时间:2023-07-20 12:15:25

      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人民观点)

      ——“两个结合”的历史逻辑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而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

      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筑似鼎如尊。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馆。一条“历史大道”,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了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铭刻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新石器时代“7000岁”的陶人面像、朱书文字陶扁壶、彩绘龙纹陶盘,夏代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商代象牙杯,周代铜牺尊……一件件精美的出土文物,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足迹,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和独特优势。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一重要论述,揭示出“两个结合”的历史逻辑。

      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跋山涉水、栉风沐雨,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从横平竖直的汉字中、从孔孟老庄的思想中、从经史子集的典范中……我们不断领悟到,中华民族是有独特品格的民族,中华文明是自成体系的文明。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从历史走向未来,在追求现代化的艰苦卓绝奋斗中,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的:“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五千载绵延不绝,中华文明如浩浩江河,滋养泱泱华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并非“移植”或“嫁接”,而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而根深叶茂,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实现了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被冠以“中国”二字,在于其为中华文明所滋养,与中国实际相符合,最终为中国人民所选择。从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到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从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到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中华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而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正是有了“第二个结合”,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读懂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古老国度的现实逻辑,唯有置身时间长河,深刻把握其历史逻辑;传承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悠久文明,唯有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穿越历史的烟云,今天的中国充满生机活力,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走过世纪沧桑依然风华正茂,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百余年前的梦想变得“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循大道,至万里。认准了的路,就要大胆探索,一往无前。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大胆探索,还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我们要继续坚持“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用党的创新理论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

      “殷墟我向往已久”。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点明此行深意:“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站立在浸润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大地上,手握科学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沐浴文明辉光,我们昂首阔步,我们信心满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2023夏拍|近代、当代名家书画展拍
    可触摸的记忆 江苏省美术馆藏艺术档案文献巡展
    相关动态
    中国新闻出版书协之歌书画作品巡展山西大同站成功举办小说《狼图腾》原型人物杨刚书画展亮相内蒙古美术馆多位岭南名家主笔!40米中国画图卷《星汉天河》亮相广州“意大利油画真迹与东方古陶瓷跨国互展”签约仪式暨文化论坛在西安举行第二届“玉汝于成”慈善活动暨“共融之光”艺术作品展在长沙启幕香港第1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暨颁奖典礼在新疆喀拉峻草原举行华谊兄弟王中军的油画再被拍卖:曾有人花368万买下“一带一路”名家太湖画作展在泰国举行以“耕耘”为题,高校艺术展从校园走向青岛画院岳阳市博物馆重新开放160余幅作品描绘“更好潍坊”,潍坊市美术馆又上“新把式” 对话无尽藏艺术主理人孟子初:在浮躁的艺术市场中坚守传承与责任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