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姜寿田:书法从古典到现代的飘逸旅程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676次  |  更新时间:2023-02-27 08:55:20

    姜寿田书法的艺术成就,显现出一种难得的理论沉凝和美学思变。多年沉浸式的书法探索和学术不辍,让他自由穿梭于书法的当代新貌与传统体系中,创作出大量书法作品、理论著作。

    专著成为书法学教材

    已近甲子之年的姜寿田上世纪90年代从青岛来到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并最终决定“弃医从书”。从此,青岛少了一位医者仁心的医务工作者,而全国书坛多了一位书法家和书法学术大家。

    年轻的时候,姜寿田曾专攻书法创作并获得一定成就。后来,他将更多精力注入书法理论研究,对中国文化转型与中西学碰撞融合背景下的现当代书学领域,有着完整而创新的一套学术体系,他的专著《中国书法理论史》《当代国画流派地域风格史》《现代书法家批评》《现代画家批评》等,在业界被奉做当代书法理论的重要注脚,连同他主编的《中国书法发展史》和《中国书法批评史》,被国内很多高校的书法专业选作教材和必读书目。

    姜寿田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书法导报》副总编、河北美术学院教授。曾获第三届青年理论家书谱奖、全国隶书学术研讨会二等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提名奖、第三届中国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他还曾出任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评委、全国书学研讨会评委和全国草书论坛评委。

    “我早期自学古汉语,发现先秦两汉典籍文献中存在大量成语未被编纂、整理,于是有了自己整理的想法。”上世纪80年代初,古籍文献难寻,姜寿田便依托一部阮元的《十三经注疏》和在图书馆查阅《四部备要》《四部丛刊》,搜索词条及文献资料,历时一年多搜集词条文献资料60余万字,后又经半年多整理成稿,共计21万字,包括成语2340条,完成了名为《先秦两汉成语纂诂》的书稿。“这部完成于1983年的书稿,当年的艰辛与不易历历在目。”姜寿田说,近期他想将这部书稿公开出版,对阅读先秦两汉文献的人来说,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工具书。

    “依托已获得的古汉语功底,我又写出了《释臣》《释白》《释余》《释我》《释辭》等甲骨文考释文章。”彼时,20岁出头的姜寿田在编完这部书稿后,又对甲骨文产生兴趣,基本上通读了先秦两汉重要典籍,包括《五经》先秦诸子、《廿十四史》前四史,打下了较坚实的古汉语基础,这对他后来从事书学研究起到很大支撑和索引作用。

    当代书法史的学术审思

    上世纪90年代初,姜寿田得识当时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陈振濂先生,受后者启蒙影响,他的学术兴趣开始由古代汉语转向书法理论研究,并开始关注西学。这期间他参与《书法学》修订,担任《中国书法理论史》一章的修订撰写,同时也参与了陈振濂先生主编的《大学书法教材十五种》(后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教育奖),这使他加深了对书法史、书法批评史的深入认识和宏观把握。

    至2002年,出于对书法美术批评践履的现实关注,他相继写作出版了《现代书法家批评》《现代画家批评》《当代国画流派地域风格史》三部论著。其中,《现代画家批评》与《当代国画流派地域风格史》具有内在连续性,一侧重个案批评、一侧重思潮批评,两部书基本代表了他对现当代美术的认识与评价。

    从学术多元化的现代书学背景来看,姜寿田的理论与当代书法史契合又独到。2012年,姜寿田又参加了《中国书法史绎》第三卷(《魏晋南北朝书法史》)撰写。这是一部从选题酝酿、学理框架架构到撰写出版,几经跌宕、迁延历时20年之久的书法史著。它与十几年前由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卷本《中国书法史》有着不同的史学定位与写作路径。

    书法之于城市文化的审美力量

    林语堂曾言,“书法给中国人民以基本美学。”姜寿田认为,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形象。苏州的园林,西安的碑林,武汉的黄鹤楼……青岛是一座年轻的城市,现代性与开放性构成青岛的城市品格,而它身处齐鲁传统儒家文化中心地域的背景,又使它自然地具有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大批文化名人的足迹,更给它带来现代文化的厚度与生机。

    “青岛平度天柱山的摩崖石刻,遍布东汉、北魏、东魏、北齐以及金、元等历代摩崖刻石,以书法、石刻艺术闻名遐迩,是中国书法由隶到楷大变改体现之瑰宝。其中尤以魏碑名世,又被人称为天柱山魏碑,在中外书家学者心目中是圣地。”姜寿田说,天柱山的北魏郑文公碑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书刻艺术瑰宝之一,仅日本已出版有关郑氏书刻的刊物就有几十种。另外,天柱山下还有东魏浮屠造像石窟,系南北朝时佛教东渐遗迹。

    姜寿田认为,天柱山摩崖石刻是青岛难得的文化魅力和书法名片,“我们应该深刻挖掘青岛地域的传统书法文化。这种古风文化的丰茂与宽广,就像一座城市的‘定海神针’。风雅的韵致,在新时代会成为一种文旅的显学活力。”

    雄安举办全国百名书法家作品邀请展
    重点不是培养书法家!这张大学书法教育的十年“成绩单”,带来哪些启示?
    相关动态
    略谈古董艺术品的保值价值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陈波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