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诗词文赋

    李白的茶诗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2009次  |  更新时间:2019-03-19 10:25:25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很早,文献与考古资料显示,至少在先秦已经流行西南一带,到了秦汉时期沿长江传布到华中华南。但是,真正普遍深入民间生活,是在隋唐时期,特别是盛唐之后,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环节。当时人曾经指出,饮茶普及民间,变成僧俗日用的生活习惯,和佛教寺院清修的仪轨有关,特别与禅宗的坐禅敬茶仪式,把饮茶、信仰、生活、品味、嗜好,连成了一个共生循环的生态模式。
      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录》卷六说:“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逐成风俗。起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类甚多。”
      《封氏闻见录》的作者封演,比李白要晚了一代,与陆羽是同时代的人,此书写于中唐时期,记载唐明皇时期的资料比较翔实。《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二十论及此书,认为此书与唐代小说多记杂乱荒怪不同,“此书独语必征实”,事必征实,可以作为史料看待,在唐代说部中是极为难得的。《封氏闻见录》讲述了开元时期饮茶习惯的变化,特别指实禅宗的兴盛,影响本来不怎么喝茶的北方人,促成了全国通行饮茶的风俗习惯。灵岩寺,在唐代李吉甫编纂的《十道图》中,与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江苏南京的栖霞寺和湖北江陵的玉泉寺誉为“域内四绝”,是唐代四大名刹之一。
      与灵岩寺并列的玉泉寺,曾是天台宗智顗大师驻锡之处,禅宗北宗神秀和尚的道场,在唐代也和种茶与饮茶有一段因缘,而且是由诗仙李白留下的记录。李白有一首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写了篇长序,记载他晚年寓居南京的时候,他的侄子李英(即中孚和尚)从荆州玉泉寺云游到栖霞寺,拿出自己的诗稿,向李白求教。中孚和尚告诉他,玉泉寺附近丛山环抱,有许多乳泉洞窟,“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庙里的老和尚真公,八十多岁了,童颜焕发,就是喝了玉泉茶的缘故。中孚特别带了些好茶给他,“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玉泉茶的外观,是卷曲重叠的,与唐代流行的饼茶不同,是曝晒而成的散茶,因为形状像人手,号称“仙人掌茶”。李白在序中特别交代,要后世知道,仙人掌茶的来历,是始发自他们叔侄两人的。
      为此,李白写了《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一诗: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李白诗名遍天下,仙人掌茶经他品题,自然也就流传千古。诗句指出,仙人掌茶是曝晒而成,可以拍拍洪崖仙人的肩膊,也就是让仙人喝得满意,点出了唐代喝茶的多元多样面貌,让我们知道,唐代的缁流雅士饮茶,并非都以茶饼研末,有时也是喝散茶的。(郑培凯)

    80后藏家李天然与他的百年老字号
    研究《说文解字》30余年 79岁书法家解读汉字奥义
    相关动态
    诗仙李白动起情来整个盛唐都比不过,读过这首诗,无人不相思成疾雨后李清照向新婚丈夫求欢,写下一首撩人宋词,句句都在诉说相思唐朝诗僧在山家做客时,在墙壁上题写的一首小诗,美得犹如一幅画杜甫的绝望之旅与“理想型人格”2025数字文旅赛道作品展播|“如梦令 4.0”古诗文大数据挖掘平台诗承古今 雅聚宣南!2025“百年丁香诗会”系列文化活动开幕辛弃疾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金戈铁马的他,字迹竟然这么秀气!辛弃疾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金戈铁马的他,字迹竟然这么秀气!清明梨花飘(邱禄生)宋代诗人的一首小诗,意境优美,宛如一幅山水画,读后令人难忘!古诗词里的清明,AI画出来了!李清照最空灵的一首词,掷地有声,如同细雨洒向读者的心田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