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古代壁画“现状”的价值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  阅读次数:1965次  |  更新时间:2018-02-11 15:45:53

    藻井图 永泰公主墓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收录于《中国古代壁画·唐代》

      中国古代壁画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有质朴古拙的岩画,有从汉魏到元明清不断出现的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庙堂壁画等。历经数千年十数朝代积累沉淀,出现过如敦煌壁画、新疆克孜尔壁画那样至今仍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经典。

      一直以来,对中国古代壁画的艺术研究多数立足于对传统绘画技法的挖掘、探究和总结。因此,重现作品昔日的风采成为研究的基础。残破部分阻碍了研究,于是,各种手段从历史、人文、科学等多个角度切入对壁画的还原临摹当中,正是要力图填补那些残缺的部分。然而,结果出人意料——还原后的作品与眼前的作品往往大相径庭,过于崭新的面貌难以与厚重的历史感相匹配,甚至过于匠气而显世俗。这似乎与当年常书鸿在巴黎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偶然看到伯希和编的《敦煌图录》画册时的感受南辕北辙。事实上打动常书鸿的是经历了千百年后的现状壁画而非崭新的作品——“有一天我从罗浮宫出来,经过卢森堡公园,顺便溜到塞纳河畔旧书摊去浏览一下内容丰富的书籍。忽然发现了一部由六本小册子装订的《敦煌图录》。我打开了盒装的书壳,看到里面是甘肃敦煌千佛洞壁画和塑像图片三百余幅,那是我陌生的东西。目录、序言说明这些图片是1907年伯希和从中国甘肃敦煌石窟中拍摄来的。这是从4世纪到14世纪前后一千多年中的创作。这些壁画和雕塑的图片虽然没有颜色,但那大幅大幅的佛教画,尤其是5世纪北魏早期的壁画,气势雄伟的构图像西方拜占庭基督教绘画那样,人物刻画生动有力,其笔触的奔放甚至于比现代野兽派的画还要粗壮。这距今近1500年的古画,使我十分惊异,甚至不能相信。”

      很显然,壁画现状并非原作者的主观意向。所谓壁画现状,是指古代壁画经过历史上人为破坏和大自然洗礼之后,形成各种材质层面叠加在一起的肌理效果。这里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并且偶然因素占据一定比例。这些偶然的因素又主要通过壁画残缺部分呈现出来。造成残缺的原因是复杂的,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界的。

      首先是人为的原因。如在新疆,大约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之间,新疆地区的大部分佛教壁画毁于宗教冲突,画面被刮毁,人物的眼睛被挖掉。又如,历史上敦煌壁画也受到各种人为破坏。先有斯坦因、伯希和等国外探险家巧夺强取,后又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部分沙俄残余势力于1920年逃到中国,并被当时中国政府安置在莫高窟,从而导致大量壁画与雕塑遭受破坏。甚至连被称作“敦煌文物盗窃犯”的美国探险家、考古学者兰登·华尔纳也看不过眼。“当我的目光从他们那椭圆形的面孔和平静的嘴部扫过时,我不禁为俄国士兵及其同伙们遗留在上面的划痕和部队番号所震惊了。这真是一种斯拉夫式的对神灵的亵渎。”不过,华尔纳本人也非善类,他为揭取壁画,直接用滚烫的胶水在画面上做实验。用他的话说“其结果证明并非完全失败但也并非非常成功。”其行为同样令壁画伤痕累累。

      接着是大自然的风蚀雨淋等各种自然灾害和墙体本身的各种分泌物腐蚀作用和颜色的氧化、龟裂、剥落所造成的面貌。根据敦煌研究院保护所研究证明:“敦煌壁画发生酥碱病变的主要原因是:壁画材料中的可溶盐被水所溶解后迁移到地仗层中,又随洞窟中温湿度的变化及地仗层中水分含量的变化频繁地溶解、结晶而造成的。”

      此外,铅丹氧化变色也是壁画现状变化的一大特征。铅丹,在《本草纲目》中称为黄丹、丹粉和朱粉,在绘画中称作铅红、漳丹、章丹等名。它是古代常用的一种颜料,因色泽呈娇艳橘红色常常与石灰或白垩土等调和后用在壁画中人物肌肤之处。由于含铅,容易氧化,氧化后呈棕黑色,敦煌壁画中出现大量的“黑脸佛像和菩萨”大多为铅丹变色所致。

      其他造成壁画残缺的原因还包括各种材质构造的关系,生态环境、历史形成的其他原因等等。无论如何,壁画画面的残缺都并非原作作者的刻意安排,不属于主观意识,因此可以把它们统称为偶然因素。

      而壁画残存的部分才是作者主观意识的反映,我们姑且称作构成壁画现状的必然因素。可见,壁画现状中包含着主观表达的必然性及画面效果的偶然性,可控与不可控之间的微妙关系。

      壁画现状效果改变了壁画原有的画面构成秩序,原本平面工整的画面效果被打破:原本平整清晰的画面像是被一层层半透明的障碍物所遮盖,显得深邃厚重若隐若现;剥落的部分透出了底层粗糙的材质,与残存部分形成带突变的粗细对比;一些原本只是平涂的色块,却因各种原因产生了非常丰富的肌理变化;而一些原本对比分明的造型与色彩关系,却因烟熏火燎或风蚀雨淋而减退甚至混沌不清等等。现状效果在材质肌理和整体色调上使原来的画面增加了各种软硬、粗细、松紧、虚实、进退、突变等对比关系。令画面色彩和肌理的广度和厚度,大大扩展。

      古代壁画使用的颜料是天然植物和矿物颜料,其中以矿石研磨成粉末的矿物质颜料为主。壁画的载体大多是石窟岩壁上的泥层,也同样属于天然石质和土质材料。这些都与现今岩彩画的主要画材非常一致。这也是为何在当下,但凡学习岩彩画之人,都希望能赴敦煌等地考察壁画的原因之一。通过考察原作无疑能加深理解古代优秀壁画的传统美学与材料表现特征,有利于研究矿物颜料的特性与使用方法,如:不同颜料的发色特点,植物颜料与矿物颜料的差别;矿物颜料的发色条件,以及矿物颜料在极端环境状态下所产生的色相变化等等。但壁画现状留给我们的启发还远不止这些,壁画现状在材质塑造上无论是经度还是纬度都扩展了原作。因此,壁画现状给予了岩彩画在“形态关系”“材质表现”和“材质传情”等研究及教学领域的启发。

    (作者为广州美术学院教师)

    “兰亭奖”金奖空缺的背后
    中国画的变、不变、怎么变
    相关动态
    略谈古董艺术品的保值价值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