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美术评论应成为审美与美育的导航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271次  |  更新时间:2016-04-05 16:50:30

    有报载,在浙江美术馆,有个三年级的小姑娘,看完吴冠中的画展后,问讲解员:“老师,吴冠中的画,中心思想是什么?”讲解员在思考良久之后,总算作答:“吴冠中画的是美。”随后,该报即发了篇评论《谁让孩子失去了感受美的能力》。行文以为“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只知有‘中心思想’,不知有‘美’,似乎离开中心思想就无法思考,无法感知外部世界。长期受‘中心思想’的教育,孩子们对美的感知、感受能力渐渐被麻痹、被阉割,想象力、幻想力几乎丧失殆尽。”同时指出“艺术作品,不一定要有‘中心思想’,没有‘中心思想’的艺术作品也有它的意义,这个意义就是‘美’……”全文的“中心思想”是,由于强调了“中心思想”而让孩子失去了感受美的能力;且美与中心思想,是两码事。在此我并不想对该论本身说三道四,只是窃以为,行文论点,不能把“美”与“中心思想”两者孤立,更不可对立起来。我倒以为,这孩子不简单。审美提问,切中要害,非常得体。既尖锐,又深刻。讲解员最终也没答非所问。如果宏观地说得再全面些,吴冠中作画的中心思想,总体而言,那是要通过画面,表达一种人世间的真善美。 笔者曾有拙文表示“一切形式的创作都是思想的、审美的。即使形式主义的、唯美的作品,也都是源于思索、创意的结果。因为归根到底,作者是以一种思想动机来完成自己创作的。显然,在形式上的某某追求,都是一个人思想追求的某种物化。一切技术都是为思想服务的。即便那些“为艺术而艺术”、“为形式而形式”的人,作品总也是由他的思想所驱使的产物。”当然,此乃个人对某种方面的一种理解,不敢为据。

    “思想”是人们面对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的、社会的主观思考与想法。“中心思想”则是主要的、核心的思索内容。作家每每著文、画家每每作画,当然总是有个思考;多少总会有个或深或浅的想法,而这,即为中心思想。任何风格、流派的作家,无一例外。作家写作,我不在行。这里所以说这孩子的提问,既尖锐又深刻,是因某些画家作画,不是毫无想法,而是少有思索。提笔就画,不晓笔墨是非,只知玩弄笔墨;不知笔墨的技术含量,是为精神指向服务的道理。创作虽有笔墨,而少境界,作品虽见色彩,却欠精神。且此并非少数画家所为。这个孩子的提问,对于某些画家而言,却是一针见血的警示。也正是吴冠中先生在有生之年,他老一直不齿的那类画家的弊端。

    至于本文在此论及,无非仅想提醒,我们作为评论者,在评述论文时,要对论点多加体味、理解。吃透精神,方可做到有的放矢,达其入木三分之效。也如是,才能对读者的审美与美育,起到正确的导航作用。

    再见另报,某论文云:“我们不妨回过头以中国三十年的书画创作为参照。在那个时代,似乎很少有‘书画’这一个词。如果要说书法,那么我们听得最多的,似乎就是大字报、黑板报、宣传标语等。而这些应用性的文字艺术,几乎都是用毛笔写就的,而且是工工整整的仿宋字。仿宋字成为了‘文革’时最受邀宠、最具‘市场’效应的文字字体……”引用于此,并非想对其论点有所争鸣。只是觉得这位作者,大概没有经历过那“文革”的震荡。否则,咋有此说?

    就我经历与寡闻,“文革”时从未见用仿宋体写大字报的。当然不敢说一个也没有。但可以肯定,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不会拿仿宋体来写大字报,不要说是“工工整整”的写仿宋字了!至于说黑板报的标题、宣传标语,抑或有用,那也是罕见的。何以说是“最受邀宠”、“最具‘市场’”呢?行文至此,油然使我忆起在合肥的一次学术研讨。有位年青的理论者,以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那样政治高压下,南京新金陵画派的画家们能画出如此多的画作,深觉感佩不已。记得这批画家当时在大同深入生活,我正巧遇,看到头戴草帽的钱松喦先生铅笔写生。不说他老朝气蓬勃,却是意气风发地作画,并非是在高压下成就的。这儿,我当然没有责怪研究者的意思。因为那时他们尚小,甚而还未出生,没有斯时的经历与感受。但,评论是件严肃认真的工作。它要实事求是地尊重历史、敬仰历史、学习历史。不能想当然地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特别是有关历史事实,你可有不同看法,却不能篡改。可知,当数十年、百年之后,由于你的文字对历史事实的扭曲,以讹传讹地误导一代又一代,你要担当怎样的历史责任!

    骇世金水墨 --李金远和他的“金水墨山水”艺术
    谈谈达芬奇“睡眠法”与之取得成就的关系
    相关动态
    略谈古董艺术品的保值价值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