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浅谈鸡西刻字艺术之特征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2169次  |  更新时间:2016-04-05 16:50:28

    鸡西的刻字艺术创作始于2005年10月,当时受黑龙江省刻字研究会培训班的启发,鸡西先后多次聘请省内刻字专家李文宝先生到当地讲学,并现场示范、全面辅导。还邀请省书法家协会的领导到鸡西进行作品点评与指导。2006年初,宣布成立了鸡西市刻字研究会。目前,鸡西的刻字作者已由当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三十余人,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刻字创作群体。研究会还多次组织人员先后到哈尔滨、大庆、济南、无锡、北京等地参加省和国家举办的刻字培训班,以此带动鸡西地区刻字艺术的迅速发展。近几年,鸡西刻字作者的优秀作品,先后在黑龙江省“元丰杯”刻字精品展中获一、二、三等奖各1人,优秀奖4人,入展19人;在黑龙江省第二届刻字艺术展中获奖3人,入展10人;在全国第六届刻字艺术展中获提名奖1人,入展6人;在全国第七届刻字艺术展中获提名奖1人,入展10人;在全国第八届刻字艺术展中获提名奖1人,入展20人。 多年来,鸡西的刻字艺术群体一直师承李文宝先生,属于以李文宝为领军人物的东北“墨龙现代书刻”群体的一部分。所以在创作上就自然有着浓重的“东北风格”,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

    一、创作内容选取高雅而富有意境

    常言道:一个刻字艺术家如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就难以创作出精品。鸡西的刻字作者在实际创作时,就非常注重作品内容与意境的把握,对思想性、主题性一般的词句,即使构思出再好的形式也会放弃。这样就避免了“词不达意”等形式与内容不相符的现象发生,使作品的主体性和意境美有了保障。如:本人在第六届全国刻字艺术展中的获奖提名作品《战马》,立意于古代的战争题材,表达了古战场上战马嘶鸣、一片狼藉的悲剧场面和灾难意境。同时,鸡西的刻字作品还特别注重选取《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及成语典故等传统经典中高雅健康、寓意深厚且有可读性的诗词和名言警句进行创作。像第八届全国刻字艺术展中王官平的作品《多言数穷》、崔学顺的作品《岭上白云生奇》等都是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词句。所以,鸡西的刻字作品在选材上专家评委肯定,普通读者更是喜闻乐见。

    二、作品线条书写性强,构思独特而巧妙

    鸡西地区的刻字作品多采用篆书字体来书写后进行二次创作,在深刻理解主题思想的前提下,将许慎的 “六书”造字法,即象形、形声、指示、会意、转注、假借中的相关手法运用其中,赋予作品以丰富的内含与寓意,使其产生意境之美。如:第七届全国刻字艺术展中杨一平的作品《釜中求环》中的“环”字即运用了象形手法进行的构思与创作,整幅作品给人感觉热烈奔放、韵味绵长。第八届全国刻字艺术展中李继欣的作品《凿壁借光》更是这方面的佳作。刻字以书法为载体,这的确是一句名言。起初,鸡西有些刻字作者书法水平较弱,故其刻字作品的线条要么软弱无力、要么工艺设计性太强,连省级刻字艺术展览都难以入选。经过几年的篆书练习之后,刻字作品的线条质量提高了,省展、国展也自然就经常入展了。由此看来,书法作品的节奏感、线条的力感与质感在刻字作品中同样不可忽视。

    作者在毛笔书写水平提高后,刻字作品的构思是否巧妙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写字不等于刻字,所以鸡西的刻字作品都非常注重字的疏密、大小、粗细、虚实、主次关系和笔画的借用、叠加、挪移、变形等变化。本人在第八届全国刻字艺术展中获提名奖的作品《笔法系列之 一:方圆结合》就格外注意上述这些关系。同时,鸡西的刻字更加注重作品整体文字构成的和谐统一,使刻字作品既来源于书法又有别于书法和篆刻,成为书法大背景下的独特艺术形式。同时,在构思上还最大限度地去表现刻字作品的主题思想与文学意境,为作品创作的最终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雕刻粗犷豪放,平面与立体构成合理

    鸡西地处祖国东北边陲,作者性格大多都具有粗犷豪放之气,故其作品的创作也是如此。鸡西的刻字艺术秉承师道,起初很少雕刻上小字,大多都是几个大字的反复叠加与变化。但从中却能透出一种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粗犷豪放之气。本人的得意之作《竹林七贤》就是以此种优势吸引了评委的眼球,荣获了第七届全国刻字艺术展的提名奖。然而鸡西的刻字作品“外粗里不粗”,每一件作品的草稿往往都是几易其稿、反复推敲而成,刀刻的过程实际上是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待定稿雕刻时,先在笔画的半厘米外雕刻三次左右,达到一定的深度后,再沿着笔画的外线一“切”到底。在保证线条书写性的前提下,随时注意体现其刀痕感,使人能“透过刀法看笔法”,且刀法处理的干净利落、痛快淋漓,给人挺拔有力、质感强烈之感。至于刻字作品的底纹肌理的处理,依文字内容而定,或方刀法或圆刀法或挑丝法,但必须与作品的整体感觉协调、完美、统一。

    同时,鸡西的刻字作品还非常注重处理好阴与阳、主与次以及点线面和“骨骼”结构的变化关系。作品“残破”也是依循一定的美学原理进行,一切为突出主题而服务。在平面与立体构成,乃至于空间构成上尽量趋于合理和完美,最大限度地去烘托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内涵,使刻字作品在着色之前即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如第八届全国刻字艺术展中王冠军的作品《梧桐雨》、 第七届全国刻字艺术展中董华丽的作品《有仙则名、有龙则灵》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四、色彩质朴、厚重又和谐统一

    鸡西的刻字作品和东北地区的大多数作品一样,在色彩上属于凝重、质朴而厚重一路,但又比较注重画面的和谐与统一。首先,鸡西的刻字作品着色后使刀痕感更加强烈、线条的锐度也更加明显。刻字的主旨是把所刻的文字突出出来,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文字是作品的主角、主旋律,所以在着色方面,必须把它放在作品的主导地位上来处理。像第六届全国刻字艺术展中赵雅峰的作品《潭影》、第七届全国刻字艺术展中崔学顺的“全国奖”作品《唯心所见》及王官平的入展作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就突出表现了这种特质。其次,鸡西的刻字作品着色基调或冷或暖,但基本都能与作品的内容相吻合。因为色彩是为文字服务的,为突出作品的主题与意境服务的。所以,每一件作品因其内容不同而色调也会有所变化。如第六届全国刻字艺术展中,王官平的作品《为善》运用了暖色的渐变处理,而没有使用冷色调就是这个道理。三是鸡西地区的刻字作品色彩协调、统一,很少有冷暖对比强烈、反差较大的处理手法。依照中国书协刻字研究会倡导的主题刻字要求,鸡西的刻字作品在色彩上追求色调和谐统一,体现一种主基调,运用色彩深浅层次上的过度变化,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统一的整体,避免因色彩混乱、色不对题而失去作品的主题性和思想性。如第六届全国刻字艺术展中程晓海的《精鹜八极》、曾长江的《吹尽黄沙始到金》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体现。

    近年来,鸡西的刻字创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省内、甚至在全国有了一点小名气,但离“墨龙现代书刻”的群体的大气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离中国书协刻字研究会新提出的“义形刻字”有更大的不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鸡西的刻字艺术事业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创作中,无论是选题、立意、构思,还是构成、雕刻、着色等各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学习、研究和提高,力求在“墨龙现代书刻”群体和全国刻字研究会的影响与带领下,使鸡西的刻字艺术有更大、更快的推动与发展。

    画因心而生——记著名画家牧野先生
    艺术史上经典裸体风格
    相关动态
    略谈古董艺术品的保值价值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
    书法家推荐
    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王茵萧蕙郭勇赵永江王春文
    画家推荐
    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洪植煌姚新峰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