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子湖畔有一家百年老店叫“福贺祥”。“福贺祥”以经营茶点为主,店里卖的茶点香甜可口,价格实惠,传承至今已百年有余。
相传当年的创业老掌柜名叫李百川,原为山东聊城人,因受当地豪绅排挤,不得已携家眷逃难至此。
老掌柜在老家时便是从事餐饮生意的,三个儿子也都被他派出去各学一门行业内的手艺,一来可以帮他做买卖,二来以备不时之需。大儿子李福炒得一手好茶。他炒的茶,不老不嫩,干而不脆,火候到家,遠近闻名。二儿子李贺主攻点心制作,他所做的点心甜美沁香,入口柔绵,堪称一绝。小儿子李祥主攻经营管理,在生意场上见解独到,深得老掌柜赏识。
一家人到了杭州西子湖畔后,老掌柜一眼就看中了这里优美的景致,觉得这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方,于是就以三个儿子的名字命名,创办了“福贺祥”茶点老店。
正所谓家和万事兴,一家人在老掌柜的带领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白手起家,生意越做越大,逐渐站稳了脚跟,成为杭州一带最具实力的商贾之一。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五年后,正当“福贺祥”如日中天、顺风顺水之时,老掌柜李百川却突发急症,一句话没说便撒手人寰,临咽气时只伸出了三个手指。
这个动作让众人浮想联翩。李福说:“很明显,今天的‘福贺祥’已今非昔比,我们有能力,也有实力独占一方了。可是现在总在一起混着,只会越来越没有竞争力,父亲这是让我们从此三分天下,各干各的。”李贺说:“父亲这是让我们提价三成。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价格定得这么低,连同行都看我们不顺眼了,提价也是应该的。”李祥则说:“我觉得父亲的意思是要我们扩大经营。我们不如借机推出当地三款名酒,‘竹叶清’‘女儿红’和‘一缕香’,这应该就是父亲伸三个指头的意思。”
一时间,三兄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难以达成一致。
最后,还是李福站出来说:“有父父为大,无父长为先。既然大家意见如此不同,不如依各自意见,各试行一段时间,最后看谁的效果最好就采用谁的,并且以后由他来当家掌舵,如何?”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于是,依长幼顺序,先按李福的意见,把父亲多年经营的产业三等分,各自开店。
李福开了一家茶楼。李贺开了一家点心铺。李祥则开了一家鲁菜酒馆。
或许是大家在一起久了,难免生厌,产生分歧也是在所难免,尤其是在财务分配上早就有矛盾,现在分开,总算是轮到自己当家做主了,大家还挺高兴。
可惜好景不长,本来李家在杭州便是外来户,受人排斥,只是因为老掌柜为人谦和,从不与人为难,当地人也就给几分面子。可现在见李家四分五裂的,其他同行便纷纷想方设法挤兑起来,一时搞得三家全都生意惨淡,门前冷落车马稀,只能勉强硬撑。李福一看这样下去可不行,便找来两个弟弟商量对策。
李贺说:“既然分开不行,那咱们就合起来,这回按我说的,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价三成,一定要把前面的损失赚回来。”
就这样,三家又合为一家。开业之日,更是请了当地最有名的戏班连唱三天大戏。店门前一时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李福在戏台上大声宣布,即日起“福贺祥”全新开业,提价三成,然后解释了提价的种种原因,希望大家理解和捧场。可是,话虽说得明白,三天大戏过后,“福贺祥”还是随之冷清了下来,别说新顾客了,连一直在店里喝茶的老顾客也因为提价全都走光了。
看来,李贺的主意也同样不成。现在只有试试李祥的方案了。究竟结果会怎么样,大家心里也没有底,可是又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何况父亲生前也挺爱喝酒的,也许李祥更了解父亲吧!
就这样,哥仨在店里隔出了三间酒房,专门用来经营“女儿红”“竹叶清”和“一缕香”,希望这三款酒能给店里带来转机,让老店再活起来。可是眼瞅着一个月过去了,店里的生意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有所改观,反而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兄弟三个坐在店里一筹莫展。
一日,店里忽然来了一位白胡子的山东老客。哥仨一看,认识。此人乃是父亲生前好友,名叫葛洪壮。想当年,他可没少在李家白吃白住,哥仨一贯觉得他就是一个“泼皮”,是父亲交友不慎,才被他粘上。可是父亲却不这样认为,他总是说“穷的可交,富的可维”,老葛嘴馋不假,但也给店里提了不少好的建议,是可以交的朋友。
现在,这位老兄又从山东追到杭州来,想必是来蹭吃蹭喝的。哥仨虽然心里不高兴,可嘴里也不好说啥,毕竟人家不远千里而来,总不好赶出去吧,仍得以礼相待。
当得知老掌柜已然辞世,老葛大为伤感,潸然泪下。可是,当他得知老掌柜留下“三指”遗训,无人能理解其中深意,兄弟三人一番折腾却使生意越做越差,眼看着就要关门的时候,老葛长叹了一声:“你们兄弟三人虽各怀绝技,可有一样,你们加起来也不及你们的父亲。”
老葛呷了一口茶,接着说:“你们父亲的意思我知道。他这是让你们不要贪心,为人要大度,要懂得感恩,每单生意只赚百分之三。”
兄弟三人闻听此言,恍然大悟。回想起当年,父亲一直就是这样做的,只是没有明说罢了。自此三兄弟也把老葛奉为上宾,而父亲那“三指”遗训也成了“福贺祥”的祖传规矩。
时至今日,“福贺祥”依旧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