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书法——中国文化的核心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298次  |  更新时间:2025-03-29 12:03:37

    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书画变成了专家书家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命脉的一种艰辛努力,也成了诸多退休老人安度晚年的余光。这两个极端使得书法艺术的大部分文化精神失传和落空,书画文化遭遇到了加速失落的命运。

    现在,一些人过分强调书法技法、结构、形式、视觉冲击力,深究起来,无疑受到百年前形式主义思潮的影响。二十一世纪最新西方理论是“生态美学”“生态文化”,倡导重新回归家园,对反文化反自然状态加以批判,重新确立优美典雅的美学风范。

    中国书法的“先锋”跟随百年前的西方而大谈形式主义,事实上早就成了过时的“后卫”。这真是令人感到恍若隔世的悲哀。

    书法的止于至善

    古代文人从不为写书法而写书法,他们在书法中寄托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和高尚气概。

    如苏东坡《寒食帖》:“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写如此惨痛的诗,东坡却写得潇洒神俊,如果今日书家就会变成一种爆裂情绪的喷发和一片狼藉的书法痕迹。这幅字之所以成为“天下第三行书”,代表了东坡“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中国文人的高风亮节,一种重压之下绝不低头的强悍的精神力量。

    书法家最难的不在于技巧,而在“不自知”和“止于至善”。

    有的书法家得到传统一点笔墨,就狂妄地认为自己超越了王羲之,超越了孙过庭,这种超越应缓行。在西方对古希腊、莎士比亚、歌德从来不敢狂妄用“超越”一词,季羡林先生说,“真正的经典是不可超越的”,只能做到有限的努力在某方面有自我的个性区分而已。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池水尽墨”的张芝,“池水尽黑”的王羲之,“技近乎道”的中国历代书法家,他们所努力臻达的境界就是精益求精、止于至善。至善不仅是技法,因为比技法更高的是道,如果书法离道,书法就浅了。孙过庭对那些歪门邪道的各种奇怪之书深恶痛绝,他反对写字如绘画:

    “龙蛇云露之流,龟鹤花英之类,乍图真于率尔,或写瑞于当年,巧涉丹青,工亏翰墨。”

    而对一些书艺不高,仅凭附权贵名人抬高身价的书家提出尖锐的批评——“身谢道衰”,人死后其书法价值就衰退不堪,实在是警策之论。

    书法的四个维度

    书法有四个维度,在今人心中已经模糊,所以要重新提出。

    第一,书法之“书”应回到《六书》本意,书就是文字。

    如果下个定义的话:书法是“文字表达深度文化内涵的典雅书写”。

    包括三方面:首先,一定要写文字,在篆隶行楷草中笔歌墨舞;其次,它必须包含深度的意义内涵——经、史、子、集名句和自己情感迸发的上乘诗文;再次,它必须典雅地书写,比如写得很烂,写得很怪,写得八病从生,气象很弱,就不能叫书法,只能叫作写字习作,甚至是很劣质的习作。

    如果某位书家不写文字就最好叫作抽象画。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千变万化,穷尽汉字的变化之功能,但必须写的是文字才能叫书法。

    书法被誉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首先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书法将汉字的艺术美发挥到了极致,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在古代,但凡能读书认字,都能写一手不错的书法,可以说书法是中国最具有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一端连着汉字魔方,一端连着经史子集。

    书法之“书”字就是文字,书法是文字的审美书写,文字背后有着伟大的意义。如今,汉字文化圈名存实亡,如果今天不重视汉字,不重新修复汉字文化,不重新再提倡中国汉字文化圈,我辈将愧对历史。

    第二,书法不仅不可没有内容,而且必须是含义深蕴的内容。

    正是书法,将已经中断的古代经、史、子、集重新引进当代人的生活空间。今天在很多地方已经看不到古文,专门保存古代汉语中文化正能量的就是书法:“立己达人”“极高明而道中庸”“心远地自偏”“厚德载物”“道不远人”等,都使已经中断千年的历史,重新走进今天的生活。

    文字尤其是书法书写的文字保存了历代的经典,古汉语被现代汉语白话文所替代,但是书法家写的书法中却保存了先秦诸子、孔孟老庄、唐诗宋词及名言警句的精神气脉。无视这一文化内涵的重要意义,只重视形式主义的以偏概全,将对书法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应注意书法公共空间的问题。

    古人书法作“案上观”,今天书法作“壁上观”,确实,视觉发生了变化,但是要看到更大的变化,那就是公共空间。

    今天人文社会公共空间中书法没有太高的地位,书家题字基本上都是店铺名字,很多地方都是采用美术字,甚至用的电脑字。

    其实,书法的空间很大,公共空间很宽阔,书法的本体是“书写性”,它是中国人在这个机械数字世界中徒手书写的艺术。书法八面出锋,阴阳向背,点化之间,血性毕现,才情勃发,神骏之极。书法成为一个文化人最逼真的心电图,像怀素一样“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完全是敞开心扉,舒散怀抱。

    我们应该珍惜在这直线条的现代世界中独存的徒手线条的艺术。

    同时,在电脑网络时代,需要恢复中国书法的公共空间,使书法不仅在画廊、拍卖机构、书画市场、民间交易中出现,而且应该在中国大中小学课堂中出现,在百姓们日常生活中出现。

    书法是“技近乎道”的——书写的内容是中国接近断根的中国经史子集的文化内核;张挂的地方是亭台楼阁、佛庙道观,大门中堂、酒肆文轩等。普及程度为国人之最,老中青幼皆宜。随着中国文化的重新崛起,书法一定会在东方文化的世界化中大展身手。

    第四,中国在海外宣传中国文化形象中,书法形象的文化软实力不可低估。

    笔者在参加西湖申遗时,一个外国主评委说:“西湖这样狭小不洁的湖凭什么要申遗,北欧这样的湖有两千多个。”我说:“您错了,西湖不是你们北欧的自然湖,它是中国南宋以后的文人湖、文化湖、书画湖、诗词湖。”

    西湖去年申遗成功,就在于外国人真正明白了,原来亭台楼阁那些对联,那些诗词曲赋,那些文人,白居易、苏东坡们构成了西湖之魂。中国的亭台楼阁是书法文化拓展的巨大文化符码,设想一下,如果黄鹤楼没有对联没有牌匾,岳阳楼没有书法匾额,昆明湖没有长联,它们最后还剩下些什么?

    可以说,中国书法发展的最大空间当是整个世界,这要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去看。现在海外的孔子学院培养出了六千多万能够写汉字,读汉语的人,但是不会写书法,应该去做这个工作。

    书法的“正大气象”

    长期以来,中国文化界受美国嬉皮士文化和政治波普艺术影响,有一股不小的审丑之风在艺术界颇为流行。比如书法西化主义,把中国书法的文化根基连根斩断之后,把这根藤接在西方现代艺术上。

    在“西式书法”的展厅里,很多参观者都很困惑,因为不知道书法西化主义要让人看什么。不妨说,书法西化主义在中国,它可以探索,但却是一条书法歧路。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书法今天的出路不在于将自己嫁接在西方现代艺术这“西方的丑学”上,而是让全世界的人学会领略东方书法的韵味和精神深度,起码在多元时代学会尊重中国书法文化,学会尊重和欣赏这种差异性文化形态。中国书法应该拥有这种自我意识和自信。

    书法应坚持“正大气象”。

    要做到书法脉络“正”而又不死板、不僵化是很不容易的。

    做到“大”,“大”不是字要写的大,而是气象要大,内涵要大,这和一个人的人格、精神有很重要的联系。有人摆布的痕迹和匠气很明显,但“正大”实际上也说明了内心高远宽博的展示,自然而然的流露,不是刻意出来的。

    “气”是孟子的浩然之气,“象”是大国崛起的精神形象。有大气象的作品会给人一种鼓舞、一种感动、一种震撼。

    书法家也罢,书法爱好者也罢,走上正大气象道路时也陶养着自己的人格襟抱,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书法就成为自我浩然之气的真实流露。可以说,“正大气象”是书法家的光明大道,也是大国崛起中国家形象的世界展示。

    海派连环画——永不凋谢的艺术之花
    粤港澳青少年写真大熊猫比赛获奖作品展在广州开展
    相关动态
    略谈古董艺术品的保值价值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
    书法家推荐
    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王茵萧蕙郭勇赵永江王春文
    画家推荐
    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洪植煌姚新峰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