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趣闻杂谈

    黄庭坚在鄂州创作《松风阁》:后人评价是其书法巅峰之作

    信息来源:网络  |  阅读次数:549次  |  更新时间:2023-10-17 11:28:12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九月,当时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在鄂州市鄂城区西山上写下著名诗篇《松风阁》。今年10月,鄂城区特举办首届“松风阁”杯全国书法大赛,缅怀先人,憧憬未来。

    黄庭坚的书法作品曾被拍卖上亿元,《松风阁》被誉为“天下第九行书”,其书法既代表了宋朝的最高水准,又是中华传世经典。10月15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陈志平,探讨黄庭坚书风的形成和其书法的艺术价值。

    今鄂城西山松风阁内的《松风阁诗帖》摹本

    书风形成的三阶段

    古人在书信中常说,“见字如面”。收到书信,从信笺中的话语和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对方写信时的情感和状态,仿佛斯人即在眼前。

    可见古代书信传递的信息是丰富的,除文字意思外,其所用纸张和文字形态,都能传递对方的心境,因此书法作为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更能展示作者人文风貌。

    黄庭坚晚年所作《松风阁》,诗工情深,书法绝美,正是他豁达心境的有力佐证。《松风阁诗帖》是一首七言诗,纸本,纵32.8厘米,横219.2厘米。诗稿中作者有几处笔误后又修改痕迹,黄庭坚不会想到,当时随意写就的书卷,在后世会被名仕贵族收藏,且价值连城。钤有“乾隆”“嘉庆”“宣统”三方“御览之宝”等鉴藏印。曾刻入《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酣古堂法书》《谷园摹古法帖》《三希堂帖橅本》《宋黄文节公法书》等丛帖。此帖宋为向氏所有,后归贾似道,至元时归大长公主祥哥喇吉、明项元汴得此,清孙承泽、安岐、卞永誉庋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松风阁内黄庭坚像

    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陈志平认为,黄庭坚书风的形成与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060年到1093年,33年时间,黄庭坚从16岁成长到49岁,这一时期先后学习周越、苏轼等人;第二阶段从1094年到1099年,尤其在1098年,黄庭坚在船上看到“长年荡桨,群丁拔棹”,于是大悟笔法,主要表现为草书的长枪大戟似的撇捺,从而进一步悟到笔与意的关系;第三阶段从1100年直到1105年去世,黄庭坚书风已全面走向成熟,美学思想也达到了崭新的高度。

    黄庭坚在一则跋文中说:“元佑间书,笔意痴钝,用笔多不到。晚入峡,见长年荡桨,乃悟笔法。”黄庭坚的行书的代表作《松风阁》正是黄庭坚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的作品,也是他晚年书风走向成熟的表征。

    书写内容流于肺腑

    陈志平教授著有《黄庭坚书学研究》一书,他本人就是湖北鄂州人,书中附录《黄庭坚武昌行实考》一节,证实黄庭坚《松风阁》写于“下武昌”(今鄂州),并认为黄庭坚到鄂州的重要主题就是怀念已故恩师苏东坡。

    陈志平认为,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黄庭坚的《松风阁》是他行楷书的代表作。黄庭坚对于书法用笔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元祐末,他在检讨自己的作品时,发现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笔不知“擒纵”“起倒”,故“字中无笔”,也就是用笔不醒,痴钝无神,后来稍得改观,但又失之于“太露芒角”,于是矫之以“曲折”,又因“曲折”而“绵弱”,乃辅之以“顿挫”。

    《松风阁》节选(图源网络)

    “大概而言,黄庭坚腕力较弱,‘顿挫’是他增强笔力的重要手段。”陈志平说,黄庭坚用笔的“顿挫”之法得益于李煜和柳公权,其切入点就是墨竹画法。从结构上看,《松风阁》诗的字形体现了一种内紧外松的特点,这与《瘗鹤铭》和柳公权的楷书结字有关。关于结字的紧密和宽松,是一对辩证的关系,在黄庭坚看来,“焦山崩岩《瘗鹤铭》”是“结密而无间”的代表。

    黄庭坚喜欢书写前人的文学作品作为书法创作的内容,其崇古情结和道德自律的思想使得他的书法作品具有一种古雅脱俗的面貌和内敛矜持的气息。《松风阁》诗是少有的黄庭坚自书诗的作品,这件作品的意义在于书写的内容乃从作者肺腑中流出,而不像那些抄别人诗文的作品,需要经过文学接受的过程,来兴发其书。

    长枪大戟似作画

    陈志平认为,书法有很强的依附性,“书以人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书法在艺术上取得独立的价值是很晚的事情,直到现在,书法仍旧依附于作者的声名、地位以及人格,这在宋代表现得尤为明显。欧阳修、文彦博、范仲淹、杜衍、韩琦的书法之所以常常得到苏、黄的赞赏,绝不只是因为艺术上的原因。

    知名画家、诗人和作家蒋勋在点评《松风阁》时说到,从“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两句诗中,“夜”“屋”两个字的笔画,可以感觉到毛笔在纸上拉拖过去的时候,它里面有一种力道,这种力道就像打太极拳,时刚时柔,有时又像山上的藤蔓,线条里有粗有细,感觉它在扭动,从扭动中,似乎对应了作者和生命的顽强对抗。

    《松风阁》节选(图源网络)

    蒋勋认为,看黄庭坚字的时候好像打开了一个将军的武库,库里放了很多刀枪,有一种腾腾正气,暗示黄庭坚虽然是一个文弱书生,可是面对当时环境的压迫,他丝毫没有动摇。

    郑板桥在《题画》中评价黄庭坚《松风阁》:“山谷(黄庭坚)写字如画竹,不比寻常翰墨间。”《松风阁诗帖》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劲健挺拔、沉着痛快的感觉,风格清劲,出锋锐利,笔画挺拔,纵横穿插。线条一波三折,气势开张,结体舒展,笔笔精到,心手调合。


    《松风阁》全文如下: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泉枯石燥复潺湲,山川光辉为我妍。野僧旱饥不能饘,晓见寒溪有炊烟。东坡道人已沉泉,张侯何时到眼前。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刘玥谈宣传画中的新中国女性形象与叙事空间
    我要动身了——刘元玺个展
    相关动态
    陈独秀写给青年毛泽东的这幅对联,一语双关,书法堪称“天花板”!15岁少年邓为用画笔对话星辰与时光 个人画展“想象界”启幕一幅非真迹书画,转手卖出三个多亿,一个字750万,专家:没想到这个“贰臣”的书法,专家认为远胜赵孟頫,启功、沙孟海也这么想透纳仍是英国最好的艺术家,浦东美术馆有他的画展杨紫韩东君新剧守护文化瑰宝,李祯含泪制墨成功怀素书法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颜真卿一语道破,难怪他比不过张旭!日本画家大竹彩奈用毛笔造出东方骨相美人元代一洁癖画家,给梧桐洗澡,厕所铺鹅毛,因爱干净终生未娶张馨予写书法,这水平有的意外!民间一幅“不知名”古画,拿给美国人鉴定后,一举卖出60亿元天价“书法可怡情,不能当饭吃”?90后小伙靠它7年还清2000万元巨债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