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文史

    2023北京文化论坛:单霁翔赵声良等共论遗产保护传承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  阅读次数:285次  |  更新时间:2023-09-17 22:28:35

    9月15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平行论坛,在北京饭店金色大厅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甄占民副院长、中国文物学会单霁翔会长、敦煌研究院赵声良书记、中国民俗学会刘魁立会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拉米雷斯,以及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东亚艺术中心蒋人和主任等6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了见解。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多元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此次论坛以“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为主题,设置嘉宾致辞、嘉宾演讲、项目签约、成果发布、圆桌对话等5个环节,突出国际性、专业性和前沿性,展现文化遗产、考古、博物馆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实践经验。

    “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论坛


    论坛现场,单霁翔谈起了令他印象深刻的、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次国际会议。“第一次是2004年在中国苏州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大会出台了很多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但其中一项规定对我们十分不利,要求每个国家无论大小,每年只能申报一项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我们的文化遗产资源很丰富,每年却只能挑一项申报,倍感压力,必须更加积极努力,让更多中国文化遗产走向世界。2014年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大丰收,两项线性遗产——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报成功,因为丝绸之路是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共同申报,用的是吉尔吉斯斯坦的名额。”

    “二是2005年在西安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这次大会以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中国设立了唯一一个国际保护中心,开展了很多的交流和合作,比如我们参加了柬埔寨吴哥窟世界遗产保护行动、蒙古国博格达汗宫的保护修缮等,广泛与国际机构进行考古合作。”单霁翔谈道,“三是2010年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推动了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我们开始引进国外一些重要展览,中国的展览也更多地走向世界。”

    中国文物学会单霁翔会长发言


    单霁翔也回顾了在故宫任职的经历,他谈到2012年刚到故宫博物院工作时,参与了故宫的环境治理工作。令他感到惊讶的是,当时在故宫筒子河内侧与故宫城墙之间的狭长地带,挤进了400多户居民和21家企事业单位,出行十分不便;更为严重的是,居然有465个伸向筒子河的排污管道,每天有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河内。“当时我们喊出一个口号:要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交给21世纪。如今,每天数以万计的中外观众走进故宫,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感受到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如此之健康,感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作出的积极贡献。”

    敦煌研究院书记赵声良发言


    敦煌研究院赵声良书记做了题为“坚持‘保护、研究、弘扬’,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的演讲。

    他介绍,敦煌研究院一直以来坚持“保护、研究、弘扬”六字方针。“保护是基础,如果文物保护不好了,一切都无从谈起。研究是核心,如果我们不研究如何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所在?如何能够发扬它背后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是目标,我们的保护、研究最终是要创造我们今天的文明、今天的文化,我们要朝着弘扬这个目标发展。”赵声良谈道。

    柏孜克里克出土麻布摩尼教幡画


    赵声良表示,对于文化遗产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把保护工作做好,再花功夫去研究它,把它的价值挖掘出来,介绍给更多的人,让全社会能够弘扬、传承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深入人心。

    刘魁立做了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演讲。

    演讲中,刘魁立谈道,我们面对的诸多文化事象看起来和过去没有什么不同,但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性质有了变化,获得了新的灵魂、新的生命,有了自己新的关键词和新的解析,我们也就会以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新的时空观念、新的价值判断,来认识现今这一新事物。这样,就能更有成效地完善非遗保护传承的实践活动,也才能在系统性的保护方面,真正促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关注非物质文化的对象性,我们要善于应用解构和结构的方法来对待非物质文化一切对象。刘魁立对此提出,首先要关注非物质性,善于运用解构方法与结构方法,“以往,我们通常把文化事象看作是一个固定的、静态的、完成性的、自我满足的对象。而如今我们学会了将其视为一个结构性的对象,把它潜隐在物质生活当中、物质形态之前的非物质性文化成分提取出来,解构出来,变成我们专心加以保护的对象,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对象。”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主体性,“能动主体”与“受众主体”的正常互动是非遗保护传承的核心和完整过程。最后,非遗关注传承性,我们要保护好非遗的动态生命。”刘魁立谈道。

    蒋人和的演讲主题是“东西方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方面的协调与合作”,蒋人和介绍,很多中国艺术品都是从它们的原地被带走的,并被带到了世界多地的博物馆中。就美国而言,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前身是弗瑞尔·塞克勒博物馆),和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两家均藏有世界范围内几乎最好的中国艺术品。“大概在20年前,我们开始努力把广泛分散在各地的来自于中国艺术品重新联系起来。首先关注的是来自于中国响堂山和天龙山的中国佛教石窟雕塑。多家中国之外的博物馆都收藏了来自于响堂山的雕像,但是却无从了解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在宗教和历史方面的背景信息。还有一些博物馆,由于藏品太多,不可能使所有展品都得到展示,于是这些中国艺术精品被藏在库房里,基本上不为人知。

    天龙山造像


    在天龙山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天龙山的石窟也是损坏严重。展示了中国艺术品的博物馆没有足够的信息向观众进行介绍。这就需要双方之间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协调和合作。而数字化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进行这些合作的工具。我们的项目包括数字化呈现石窟重建,已经在美国和中国的相关展览当中展出。”

    “最近芝加哥大学东亚中心进一步扩大了和中国的合作,比如,我们与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合作:包括与北京智化寺开展了合作,来修复20世纪20年代末被拆下并出售的两个雕刻精美的大藻井;我们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团队进行合作,团队对万佛阁藻井进行了3D扫描并对其复杂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字化重构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藻井是如何由精巧设计的零件搭建组装而成的。我们的项目想要帮助搭建国家平台,加强国际联系,从而增进国际间对于在重要文化遗产遗址工作中加强合作的理解。”

    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东亚艺术中心主任蒋人和发言


    接下来的两场圆桌对话中,“世界遗产城市与博物馆之城建设”主题对话由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安来顺主持,王春法、刘曙光、张元成和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德国柏林的博物馆馆长讨论了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主要的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场所,对于城市发展、文化建设、文脉传承的重大意义与衔接路径。

    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


    博物馆对城市意味着什么?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化遗产”平行论坛上表示,博物馆本身是随着近现代城市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意义的博物馆既是城市最重要的窗口,也是重要的城市地标建筑,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他表示,由于大多数博物馆都是建立在城市中心,许多博物馆建筑本身甚至就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博物馆建筑的样本反映了城市大众的审美偏好;博物馆的活动及其方式内容说明了城市的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频度反映了城市活跃的程度和城市文化的水平。同时,博物馆可以从环境、文化、空间、活动、设施等方面,为城市营造有魅力、有特色、有活力的富有人性化空间场所。

    “好的城市、优秀的城市,应该是有品位的,而这种品位的养成主要来自于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一座城市有没有博物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它是不是有历史意识或者对历史的态度。”王春法谈道。

    就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王春法表示,首先要支持两三家综合性的国家大馆做大做强做优,切实发挥行业头雁作用,形成博物馆之城国际化发展的引领之势,树立北京博物馆之城的国际形象。

    “考古见证人类文明”主题圆桌对话,在北京联合大学校长雷兴山的主持下,方向明、贾笑冰、李新伟、孙键,和意大利籍教授康马泰一起,分享了良渚、埃及、玛雅、丝绸之路和水下考古的重要发现,讨论了考古学在实证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中的前景。

    作为国家级文化平台,此次论坛面向全国征集具有突破性、国际性和重要影响力的文化领域成果,北京文化论坛期间有“埃及文物展”、中轴线数字文化消费综合体、南锣青年小店示范工程、冀热察后方医院遗址教育基地提升等4个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金额达到4100万元。其中,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现场完成“埃及文物展”合作意向签约,埃及驻华大使阿西姆·哈奈菲先生和国家文物局李群局长共同见证签约仪式。成果发布环节展示了吐鲁番坎儿井保护研究传承利用成果。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示范性项目集中亮相崇州
    2023北京文化论坛闭幕——北京,书写世界文明进步的美好画卷
    相关动态
    新华社权威快报|第30个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大会开启书香之约第五届“大家文学奖”颁出,以四大门类表彰当代文学三门作家新书首发:文学如何承载社会温度?祁云枝、胡运玲等两位中国作家作品入围第二届东京国际儿童文学奖书写时代精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启播 四大名著“一带一路”城市文化巡展启幕 以书为媒,促进文明互鉴成都洛带镇举办首届沉浸式华服大秀 点亮千年古镇推进人才梯队建设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多地叫停“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学习流于形式,加重家长负担数字助力文化共享,“地方志与长三角一体化论坛”在沪举办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