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文物古玩

    故宫辟谣:600年来不曾积水,洪水引发现代科技之罪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468次  |  更新时间:2023-08-01 12:31:12

    故宫博物院,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然而,最近一段由网友拍摄的故宫慈宁宫暴雨时积水的视频流传网络,引发了关于故宫600年来是否曾经积水的争议。




    有人将视频与现代科技联系起来,称故宫积水是现代科技的罪恶。他们声称,传统建筑无需担忧积水问题,而现代技术在建造和维护时应做好防水措施。这一说法迅速引发了争议,无论是网络还是实体媒体上都出现了对此的质疑声音。

    然而,故宫工作人员对于这一说法出面进行了回应,澄清了相关事实。他们表示,故宫每年春夏秋三季均会进行清淤,以保持建筑的防水性能,并确保不会积水。

    故宫工作人员还特别指出,尽管故宫并非完全免于积水的可能性,但这种情况并不会给建筑结构造成严重威胁,因为故宫的古建筑都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对于抵御自然灾害有着极高的抗风险能力。




    据了解,故宫博物院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历经风雨数百年,曾多次遭受灾难而未受损。专家指出,故宫的古建筑在设计和建造时已经考虑了水利工程问题,确保了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稳定性。

    对于近期的积水事件,故宫将会进一步细化防水措施,加强对古建筑的维护和保护工作,以确保故宫博物院的文化遗产能够历久弥新,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卓越文化传统。

    综上所述,故宫工作人员对于"故宫600年来不曾积水"的说法予以否定,并进一步强调了故宫的防水与抗风险能力,同时表示将进一步努力加强保护工作,以确保故宫传承久远。对于现代科技的指责,故宫工作人员并未作出评论。



    著名书法家方放写《兰亭序》,美不胜收
    汉文帝霸陵殉葬坑发现大熊猫骨骼:可能因为汉文帝喜爱大熊猫
    相关动态
    湖南长沙:守护左宗棠墓,一家四代人坚守139年山东济南发掘161座战国中晚期至清代墓葬 最新发现!三星堆遗址玉石器原料或来自彭州大宝山地区 探访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本月启动 要求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荆楚文明之光——中国湖北出土文物展”走进新西兰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在苏州开幕故宫举办第六届太和论坛看国家级非遗“错金银”,传统与现代相融320件文物精品展示《西厢记》内涵 第六届太和论坛:探讨国际视野下的文物保护浙江湖州:考古发现晚商时期高等级建筑基址群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