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艺术先知

    72岁上海农妇痴迷油画,学画两年办起了画展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  |  阅读次数:3029次  |  更新时间:2019-02-13 09:51:24

    72岁的上海农村老太许凤英“崇拜”两个人: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亨利·卢梭和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尔姆·基弗。

    姜子牙70岁下昆仑山,褚时健70多岁开始种橙子,许凤英也一样,在古稀之年和一个全新的、让人意想不到的领域结缘,并深陷其中。这个斗大的字不识一筐、当了一辈子农民的老妇人,这些年迷上了画油画。不仅临摹,还写生;不仅自画自看、自娱自乐,还开画展。

    数年前患直肠癌后两次手术的经历,并没有打消她对于油画的热情。她说:“我要把全村的房子都画下来。”

    “不就是两根竹子嘛,我也能画”

    许凤英是青浦朱家角林家村人。和油画结缘,是因为生了一场大病。

    数年前,她被查出患有直肠癌,2015年6月动了手术。到了八月末,眼看高秋到来,农忙时节村里人都下地干活去了,当了一辈子农民的许凤英手痒闲不住,也下了地。“结果肚子就开始痛,女儿急坏了,带我去医院一查,刀口开裂了。”一年后,许凤英又动了第二次手术。这次,她的女儿女婿生怕再出岔子,在医院陪了她整整一个月。“回家之后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在家静养,千万别下地了。”

    整天待在家晒太阳的日子有点无聊,许凤英就琢磨着找点事情干。她想起了2014年女儿带她去迪拜旅游时的一段插曲:一天在吃饭时,她看到餐厅墙壁上挂着一幅装饰画,画的是两根竹子。她觉得很好看,就问女儿那幅画大概要多少钱。女儿长期从事文创产业,看了一眼后告诉她,大概要几万元。“我吓了一跳,再好看也不就是两根竹子嘛,哪值这么多钱?我当时就想,这种画我也一定能画。正好,我们村里老有画家老师来来往往,我就有了个念头,想跟着他们学画画,看看自己能不能画出那两根竹子一样的画。”

    朱家角镇水流潺潺,古韵厚重,与昆山淀山湖镇接壤,交通便利,艺术气息浓厚,很对艺术家的胃口,不少艺术家常年驻扎在此从事艺术创作,其中一个重要“据点”就是许凤英所在的林家村。

    朱家角镇。许凤英生活在朱家角林家村。

    许凤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女儿女婿。“我们在村里有一些艺术家朋友,有机会的话让岳母跟着他们学点东西,总好过下地干活吧。不过我们也叮嘱她,每天最多画一小时,不然刀疤还会痛的。”女婿张瑞杰说。

    许凤英至今清晰记得开始画第一幅画的日子:2016年12月2日。当时天气转冷,冬天渐近,眼看着屋外行道树的叶子快要掉光了。“我急啊!这些树多美,叶子掉光了就没有景色了,想着要赶紧把这美景画下来。”当时,许凤英天天向驻扎在村里的一位王姓画家软磨硬泡,最终画家答应了教她画画。

    许凤英崭新而神奇的艺术之旅就此开始。那一年她69岁。

    “师父把我画到一半的画刮掉两次,我委屈地哭了”

    一开始,许凤英非常自信。她年轻时是个很有功底的绣娘,极擅绣花。她的女儿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包,许凤英就用碎布片给她缝了一个,不仅结实还很漂亮。

    可现实是很“残酷”的。许凤英完全没料到,艺术家对于作品有多么严格:她的第一幅油画作品,被“师父”从画布上刮掉了两次。

    许凤英的第一幅画,非常自信地选择了写生,画的是从自家农宅三楼望出去的稻田景色。那位王姓画家教给了她一些基本功,比如怎么打底,怎么上色,怎么运笔等等。“那一天我画了整整一上午,仔仔细细地打底色,没想到中午师父跑过来一看,把我的画从画布上刮掉了,让我重来。我那个心疼啊!当时直接就哭了。”

    没办法,师父要求重画,只能重画。没想到许凤英又画了一半之后,师父又把她的画刮掉了。“说我的色彩不对,比例也不对,再画下去也没用,说得我又想哭了,但我忍住了。王老师看我情绪低落,就问我,你想不想好好画?我说,想!王老师说,那就再来一遍,好好画。”

    许凤英的作品。

    学任何一技之长都是如此:一时兴趣往往撑不了很长时间,要想学有所成,免不了苦熬和坚持。有了两次“打击”,许凤英开始老老实实从临摹学起,临摹最多的是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亨利·卢梭的画。她没有学过素描,没有任何绘画基础,不懂怎么抓形,也没有物和物之间的前后、大小、比例关系等概念,王老师就教了她“画格子”的诀窍:把要临摹的画和自己的画布都打上九宫格,这样就相当于把一幅画作分成了九块拼图,大小比例就不容易出错。

    许凤英尝试的第二幅画,是临摹一幅国外的名画。“画上是一个外国女人,长得非常好看,可是我画不好看,画的大腿和膀子都太粗太胖了,自己看了都不好意思。王老师说,画人太难,让我别再画人了。”

    许凤英坦言,刚开始学画的时候有点“痛苦”,想学却又画不好。“感觉自己走在朱家角放生桥上面,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来,卡在桥当中了。”不过熬过了那段时间,许凤英渐渐总结出了自己的诀窍:“画画其实和打毛衣是一样的:都要打格子,都要细心,油画是一层一层往上铺,打毛衣是一针一针往下织。最关键的是,织毛衣学会之后就容易了,画画也是。”

    之后,许凤英把自己的绘画对象固定在景色和静物上,尤其是乡下的景色,因为“画起来更有感情”。她画门前稻田里飞过的白鹭,画路边树叶由绿变黄的水杉,画屋后静静流过的小河……

    “我管他们叫老师,他们管我叫亲妈”

    后来,王姓画家从林家村离开了。许凤英又给自己找了其他“师父”,只要有艺术家来村里,她总要上前讨教一番。

    她请教一位杨姓画家,干枣要怎么画、鸭子要怎么画,画家告诉他,干枣的颜色难调,要先调出咖啡色和紫红色,然后在把这两种颜色按比例调在一起,干枣的褶皱、光影也很难画,要一笔一笔、一块一块仔细揣摩;至于鸭子,关键是羽毛的纹路,头的羽毛和身体的羽毛纹路不能一样,不然画不像。

    她看到一位驻村开工作室的王姓导演有很多好看颜料,就去问她怎么调出来,王导演直接爽快地送了她一些。“把我高兴坏了,连忙记下了颜料的牌子和型号,发给了我的外孙,让他帮我在网上多买一些。”

    由于许凤英年龄比较大,她和艺术家之间的称谓就很有趣。“我管他们都叫老师,但他们都管我叫亲妈。”“亲妈”,在林家村一带本地话里是“外婆”的意思,艺术家们敬她年纪大,又看她有一股潜心钻研艺术的劲头,都很喜欢她,就跟着许凤英的外孙一起叫她“亲妈”。

    一幅油画画起来非常麻烦,一层一层油彩铺上画布,一层干了才能再画下一层,一幅画起码要画一个月,可许凤英乐此不疲。画得多了,她也总结出了自己的门道:“我最喜欢画树,因为画起来最简单——树干树枝是直的线条,树叶是小色块,但树画好了非常好看。”

    许凤英的女儿也很鼓励妈妈的爱好,2017年10月时,女儿为妈妈在村里办了一场小规模的画展。“当时好多左邻右舍都来看,都说我画得好,我说这没什么,这就和打毛衣是一样的,你们会打毛衣,也一定能学会油画。”最近,许凤英和女儿女婿正在筹备下一个画展。

    许凤英告诉记者,现在她看到什么美景都想拍成照片、回来照着画。“邻居家晒稻柴、农民在田里挖茨菇,都是非常美的,我都想画。”她常常留意身边的各种房屋装修、室内设计细节,感觉好的就拍下来。她每天晚上“眼睛闭起来想到的就是画画”,有时候实在手痒,晚上也会爬起来画,“第二天早上醒来一看,手上的颜料都没洗干净。”她还搜集了各种各样的画册,2017年夏天时,为了去看安塞尔姆·基弗的中国巡展,她特意让女儿带她跑到南京去住了三天,看完展心满意足地回青浦,“太好看了,这才叫艺术!”

    “有的景色不画下来,就再也看不到了”

    油画,让许凤英产生了不少改变。

    以前许凤英总想着下地干活,一旦闲着就焦虑、心情不好,现在没事就在画布上画上几笔,平时翻翻画册、去村里艺术家那儿走走,再也不会闲得发慌了。

    油画让许凤英看到了更大、更深邃的世界。她以往有很多东西都不愿意吃,也不想尝一尝,这几年想开了不少,有时会自己跑到朱家角古镇上去买一杯香浓的珍珠奶茶喝。

    许凤英告诉记者,画画让她变得开心了很多。“拿起画笔,对着眼前五颜六色的画布,心里是非常开心的,愿意一直这么待着。自己情绪也变好了,家里有些事儿难免会和家人发生些小争执,以前我比较容易生气,现在我稍微争上几句就不争了,我扭头就去画画了,专心画上一会儿,就心平气和了。”

    不过,有件事让许凤英有些担心。这些年朱家角的变化很大,发展很快,她怕有些景色如果不画下来就再也看不到了。“比如我画过一幅鸭子在水里戏水的画,其实这是我想象出来的,画的时候河里并没有鸭子——林家村属于水源保护地,家家户户早就不允许养鸡养鸭了。再比如,有些地方的田块、河流也一直在发生变化,这个月画下来是这个样子,下个月再去看就不一样了。”

    正因为此,许凤英现在想多出门看看,发现更多的景色,把美景“固定”在画作中。“我就想多画一些乡下的景色,玉米啊,河流啊,麻雀啊……村里有各种各样的房子,每一栋都不一样,我觉得很有意思,我已经画了三栋房子了,我想要把全村的房子都画下来。”

    范曾先生迎春画展8年卖了4.5亿,今年怎么停办了?
    中央美院书法本科毕业作品展遭质疑:这种水平能毕业?
    相关动态
    衡水内画:盈寸之间勾勒大千世界中国美术馆高馆藏展,百余件美术作品展现科技之美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落成开放美国90后美女画家,画马堪称一绝!70岁上海阿婆拿到中国美院书画双学位!荣宝斋与龙美术馆开启战略合作 2022年将首推“南张北齐”大展珍贵革命文物亮相江西省博物馆毕加索一画作失窃约9年后,希腊警方将其寻回现代书法的标准,是靠沈尹默用这册楷书确立的!写实与写意,光与色的交融!沈阳故宫馆藏帝王书法:你看哪位皇帝字好“90后”残疾画师宋彦鹏:风雨过后就是阳光
    书法家推荐
    刘金友宋爱明边俊金田宗淮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
    画家推荐
    米丰琴陈波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