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文化人物

    海派大家曾熙临《瘗鹤铭》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987次  |  更新时间:2018-03-06 10:48:09

    《瘗鹤铭》原石拓片(局部)


    临《瘗鹤铭》(局部) 曾熙

    位于江苏镇江焦山之上的《瘗鹤铭》,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摩崖石刻。传奇之处不仅仅是它的书写者、书写时间之谜,还有千年以来附着于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被发现至今,《瘗鹤铭》受到文人墨客的极大追捧,连“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也曾发出过“大字无过瘗鹤铭”的赞叹,清人叶昌炽更将其比况为“书仙”,可见其在书法史上的显赫地位。

    曾熙传世楷书中,最多的就是以《瘗鹤铭》风格面貌为基底的作品。作为清末民初的海派领军书家,曾熙堪称“碑学运动”的得力践行者,其楷书得《张黑女》、《瘗鹤铭》之神髓,形成了圆秀蕴藉、气势飞动的典型风格。事实上,就曾熙的取法倾向而言,与其说他是清末碑学运动健将,不如说他是沟通南北、碑帖融合的探索者。《瘗鹤铭》正是书法史上沟通南北书风的杰作,它既有北碑的雄强浑穆之气,又有南帖的温雅灵秀之韵。曾熙选择《瘗鹤铭》作为楷书的主攻方向,正是由于他认为瘗鹤铭笔法和右军笔法是参通的:“唐太宗评书,称王右军笔法,势似欹而反正,惟此石足以当之”。《瘗鹤铭》作为南北津梁的历史地位也得到了黄庭坚、何绍基等大家的认同。

    董其昌曾云:“山谷老人得笔于《瘗鹤铭》,其欹侧之势正,欲破俗书姿媚”,正如董氏所言,黄庭坚学《瘗鹤铭》在得其势,遂而形成中宫紧收、四周辐射独特风格。黄庭坚盛赞“大字难为结密,唯此书无点检处”,也再次印证了他对该碑结字之长的关注。而曾熙临《瘗鹤铭》,除了关注其宽绰舒朗的字形外,对其用笔和取势也有独到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线条的质感。曾熙说:“《鹤铭》如画家画松,各有奇骨耳”,这种“骨”正是篆籀线条所表现出来的高古气息。我们知道,曾熙的“震颤”(涩笔)笔法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褒之者谓之有逶迤之气,碑味十足;贬之者云其乏自然之美,造作求奇,争议颇多。其实,我们如果结合众家评论,再赏析《瘗鹤铭》原石,就不难理解曾熙的用意了。《瘗鹤铭》作为摩崖石刻,历经千年,“火气”已泯,又有仙道色彩,其金石气和苍茫感也许只有通过这种涩笔的运用才能完美表现出来。比如,“遂吾”二字的每个线条,都没有稚嫩单薄之嫌,反而圆浑凝练,有飞动之势。

    二是圆笔的运用。“中和”之美是后世对王羲之书法的至高评价,“中和”是一种蕴藉含蓄、不主张扬之美,也是一种从容不迫、张弛有度之美,而“圆”正是其精神内核之一。曾熙以擅“圆笔”著称,他临《石门铭》、《张黑女》等北朝作品,都非常注重这一原则。也可以说,“圆”中生“秀”是他对魏晋风度的独特诠释。图中“胎禽”二字的包围结构中都注重内圆外方,由此可见,在曾熙看来,碑的方严凌厉、剑拔弩张必须与帖的圆转蕴藉相调和,这样才能达到“中和”之美。

    三是以欹反正的取势。曾熙评《瘗鹤铭》曰:“此石从篆出,且可悟以欹反正之法”,颇有见地。构形上,“胎”的“月”和“台”明显呈平行状,且每一个横画都是右上倾斜,而“禽”字“丿”的“乀”倾角非常微妙,临摹中如不留意,很容易忽略这一细节。

    《瘗鹤铭》历经千年,残损严重,加上版本优劣互差,初临书者如不审慎,很容易误入歧途,但如参照曾熙等名家的临摹之作,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明清以来《石鼓文》拓本与传承
    从弘一法师书法演变摭谈书法家艺术风格的生成
    相关动态
    王玉玺在书画领域的传承与发展 书法家邢继顺——“隶书,古拙之美,返璞归真” 唯美细腻,画家吴兴华的写实油画 Lexkon Liu —— 潮流艺术家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工笔花鸟画大师喻继高张伯龙——宫廷界画《京门画派》掌门人刘志贤--现当代艺术家、古文字文化学者、敦煌画派创始人朱寿友在书法领域的卓越成就与深远影响 傅继英书法《雄才大略》探析:智慧与远见的璀璨光辉 姚一因:禅画艺术的领军传奇孟弘:致力金石传拓 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把美术创作写入民族复兴的历史上|谭和平专访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