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文化人物

    谢无量:不盖章的书法家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2254次  |  更新时间:2018-01-26 08:54:35


    桂下漫笔
      中国书画讲究诗书画印一体,不少人把印章作为欣赏、鉴定书画必不可少的部件。但是,历史上也有书法家不喜盖章。谢无量就是其中一位。他的书法有不少是不盖印的。我手头有一本最近出版的《神霄真逸——谢无量诗书文稿》,收入谢氏书法作品不少,其中相当一部分没有章,只有“无量”等落款。据说,篆刻家朱其石以为谢无量不喜用名章,就刻了一方章“无量寿”给他,这也可谓煞费苦心了,既嵌入了谢无量的名字,又像是一枚闲章,不过,谢无量仍然搁置不用。也有人说,谢无量不喜用章,是因为书法已自成一派,无须再用印章来“验明正身”了。我想,不论这种猜测是否为谢无量的真实想法,他的字具有极高的识别度,却是毋庸置疑的。
      谢无量出生于1884年,去世于1964年,阅世80载,横跨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中年时他的书法已受很高的推崇。张大千誉之为康南海之后第一人,于右任也自叹不如。当然,文人之间的称赞时有溢美之处。不过,直至今日,当我们静下心来品读谢无量的书法,仍然感到一番独特的味道。好比弘一法师晚年绝笔“悲欣交集”四字,看来不事雕琢,但一经寓目即深印脑中,难以忘却,言语难述其妙,思之回味无穷。
      谢无量或弘一法师的书法,何以有如此高的识别度,我想,主要不是在形式上下了多少工夫,或者说形式上给人的新鲜感并非根本原因。最重要的在于他们的经世胸襟与文化修养,也就是所谓“字外功”。同为书法家的吴丈蜀评谢无量有云,“成家岂是临摹得,造诣全凭字外功”。和今人把书法当作一种纯粹的艺术不同,在谢无量那个时代,书法的实用性还比较强,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中的艺术”。而真正的文化又都是浸润于生活之中的,表现为一种人生态度。或许因为这个缘故,在那个年代,书法表达人的精神世界更加直接。一落笔,格调就分出高下来了。
      书法史上有这么一段公案。书法家沈尹默说:“廿五岁由长安移家回浙江,在杭州遇见一位安徽朋友,第一面一开口就向我说,‘昨天看见你写的一首诗,诗很好,字则其俗在骨’。”听闻此言,沈尹默乃苦练书法。这里的“安徽朋友”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皖人陈独秀。为了去俗,沈尹默在技法上下了很大功夫,力求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用大羊毫蘸着淡墨勤临汉碑。应该说,自古书家不乏重视技术路线者。梁同书就说,“心正笔正,前人多以道学借谏为解,独弟不以为然,只要用极软羊毫,落纸不怕不正,不怕不著意把持,浮浅恍惚之患自然静矣”。这话可能有些道理。据说,谢无量写字用鸡毫笔。冯其庸回忆说,谢氏写的最好的《自书诗稿》就是用鸡毫写的。“笔毫软如棉花,根本无从着笔”。因此,对于腕力的要求就很高。
      不过,在传统的书法品评中,俗与不俗不但是书法的首要问题,而且首要也不是个技术问题。这就难怪陈独秀在后来写给沈尹默的诗中,依然语带批评地说:“论诗气韵推天宝,无那心情属晚唐,百艺穷通偕世变,非因才力薄苏黄。”写诗的水平高低在诗外,书法的道理也是如此。在写给台静农的信中,陈独秀更直言沈尹默虽“工力甚深,非眼面朋友所可及”,但是“字外无字,视三十年前无大异也”。“字外无字”,就是缺少“字外功”,或者说没有嚼头,回味不够绵长。谢无量的书法就不一样了,虽然看似随意写来,不讲究技巧,有的字甚至如酒醉欲人扶,被称为“孩儿体”。通篇看来,却趣味盎然,令人大起玩味之心。
      当然,谢无量是重视基本功的。他师法二王,游心篆隶和南北朝碑帖,积学酝酿,自成一体。他曾对女儿说过,写字要笔对鼻梁,大拇指和食指执笔时要能放上一杯水,写时水不溢出,才算合格。还要女儿熟读各种字帖,一直到闭上眼,字的一切能出现在脑海中。这些无疑都是练“技”。不过,除了技巧,还有一点更不容忽视,就是胸襟。谢无量并非书斋里的文人,更不是困守笔墨纸砚的书法家。他的志业在治国安邦。早年他主持《京报》笔政,评议时事,又与汤寿潜、章太炎等人交游,参加立宪运动,还做过孙中山的秘书。这每一个名字,都不啻为垒起现代中国大厦的一块基石。这样一个朋友圈,已是今天的书法家无法企及。何况谢无量还写了《中国大文学史》《中国妇女文学史》等许多著作。正因为这样,他才做到了笼天地于笔下吧。

    “红楼梦华——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画册展”将在河北博物院北区开展
    彭玉香寿文化书法展 请父母来剪彩
    相关动态
    王玉玺在书画领域的传承与发展 书法家邢继顺——“隶书,古拙之美,返璞归真” 唯美细腻,画家吴兴华的写实油画 Lexkon Liu —— 潮流艺术家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工笔花鸟画大师喻继高张伯龙——宫廷界画《京门画派》掌门人刘志贤--现当代艺术家、古文字文化学者、敦煌画派创始人朱寿友在书法领域的卓越成就与深远影响 傅继英书法《雄才大略》探析:智慧与远见的璀璨光辉 姚一因:禅画艺术的领军传奇孟弘:致力金石传拓 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把美术创作写入民族复兴的历史上|谭和平专访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