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投资收藏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稀世珍宝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2855次  |  更新时间:2017-12-15 10:03:05


      孔达达 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院长。
      几个星期前去故宫,看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天才少年”王希孟所创作的这件作品确实是一幅宏伟巨作,能在半年之内凭一己之力完成近12米长的长卷实属不易。
      《千里江山图》最妙之处当然是它的构图,如何将一幅高度只有半米,而长度近12米的绢本长卷巧妙而合理地布局,确实需要天赋。但是仔细观看画面,会发现这幅作品表现的山水特征忽南忽北,风格多变,既有典型江南风格的披麻皴,亦有宋代画院流行的斧劈皴,既有典型的二李一路的青绿山水,又有文人的水墨情趣,绘画风格相当复杂,而在技法上各部分的表现水准亦不太统一,时好时坏。
      整幅画,画法最出色的地方当属后景的渲染部分,为了达到雾气萦绕的效果,画家通常会在完成山体之后,增染一层淡淡的水色。渲染的难度在于如何染得均匀、轻薄又不留痕迹,因此染色的时间、用笔的干湿程度要非常讲究。画面太干时染,色彩会浮在绢上渗透不到山体之中,融合不自然,而如果画面太湿时染,则山体已有的颜色容易走样,画面不够清爽。在绢本上进行渲染要比纸本的难度更大。《千里江山图》后景的晕染非常出色,非几十年功力,无法实现。
      相比之下,前景部分某些树石的画法则略显稚嫩,比如树的枝干、茅屋和桥的线条力度较弱,画家对于笔的控制能力也有欠缺,更像是学画不久之人的手笔,与后景老练的渲染技法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禁令人怀疑这几部分是否出于同一个人之手。
      观此画后,又读到学界一直有质疑此画为集体所作,而并非由王希孟一人所画。最早将此画与王希孟联系在一起的文字是蔡京题在画后的这段题跋:“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蔡京的跋中提到此画为徽宗所赐,蔡京的这段文字与其说是赞赏希孟的画功,不如说是变相地称赞徽宗调教有方,一位十八岁的画院学徒经徽宗半年的指导便进步神速,达到如此之水准,除了自身的努力,与老师的教导自然分不开。
      宣和时期,徽宗定期组织大臣们聚会观摹书画,这是宋代皇室的一个传统。太宗开创了北宋的御书文化,仁宗开始染指绘事,至北宋晚期徽宗将御书与祥瑞的理念融合在御画创作中。内府的书画观摩活动有助于促进君臣关系,有着很强的政治寓意。在这种场合下,受宠的大臣们会得到御赐的书画,这对于臣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荣耀。
      我们无法确定蔡京是在怎样的一种场合下受赐此画,但是必定是将受赐一事视为一件值得炫耀的喜事,因此作跋于画后,对画作进行赞美亦在情理之中,但是此跋中却不见明显的溢美之词,而只是对赐画的时间和希孟的背景做了简单的交代,即使是这样也未写明希孟的姓氏。如今,我们是通过清初收藏家梁清标的题签和宋荦的题画诗确认了此画的作者,但是二者的考证过程我们并不清楚。
      当然,要搞清楚一幅宋代古画的全部传承经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便是这样,也很有可能只是得到有缺憾的结论。如果只是单纯地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此画还是非常值得近距离观赏的,毕竟今天流传下来的宋画精品不多,如此的巨幅之作更是凤毛麟角,一幅北宋的长卷融合了南北风光,院体和文人绘画的特点,既保留了唐法又具有典型的北宋山水特征,的确算是一件稀世珍宝了。

    唐伯虎真迹罕见亮相 为何会有两幅同名作品?
    草书虽美奈何看不懂 诗书相通或能神融笔畅
    相关动态
    字画收藏指南|书画艺术品是如何定价的?书画收藏沉思:藏品出手为何举步维艰,好出手藏品何以流转不息?书画收藏:当恶丑成风,何以正本清源?陆蓓容:从《书画目录》与曹振镛的旧藏管窥清代书画鉴藏史专家称李佳琦直播间和田玉只值100多直播间和田玉遭打假,是真是假不能各说各话潍坊当代万印楼藏品数量突破2.1万件 金石文化煜煜生辉10月21日至22日,西泠拍卖上海公开征集藏品千余件经典红色藏品亮相潘家园,两百余个摊位可交流 民间收藏:地摊淘宝五忌 当代青年收藏家的文化苦旅民间文物收藏渐热 山西太原施政规范文物交易
    书法家推荐
    刘金友宋爱明边俊金田宗淮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
    画家推荐
    米丰琴陈波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