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文献书籍

    历史文献中的“赤水”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2377次  |  更新时间:2017-11-01 15:58:26

      渭南市华州区的赤水,历代文献典籍有许多记载,从而见证了其历史的久远。
      赤水本是一条河的名称,后来的赤水街、赤水村、赤水镇等,皆因河得名。赤水河最早的记载见于先秦时的《山海经》,不过当时不叫“赤水”,而是“竹水”、“灌水”。而北魏郦道元(生卒年约470-527)在《水经注》中,称竹水“俗谓之大赤水”,灌水为“小赤水”。“竹水”现称箭峪河,“灌水”现称涧峪河,二河合流为赤水河,向北流经今赤水街入渭。今赤水街一带,《水经注》称其为“峦城”,又云峦城“俗名之赤城”,并追述氐人领袖苻健在挺进关中时,于公元350年曾在赤城驻军,进而占领长安称帝,建立前秦王朝一事。二十四史之一的《魏书》记郑县(今华州区)地理时,也称其有“赤城”。这个城,应是军事要塞。另据《资治通鉴》,南北朝时有许多蜀人,从今四川一带迁徙到关中,一部分定居在赤水,称为“赤水蜀人”。北魏末年发生关陇大起义,在关中西部非常活跃。永安三年(530)二月,北魏派大军从京城洛阳出发,西进关中,前去镇压。赤水蜀人断绝了他们的前进道路,但被北魏将领贺拔岳攻破。综上所述,南北朝时期,赤水河之名已经出现,今赤水街当时称为“峦城”,俗名为“赤城”,但在北魏末年,以今赤水街为中心的地区已开始统称“赤水”。
      唐朝时,赤水河依然出现在历史文献中。如,《新唐书·地理志》记:“永昌中,华州赤水南岸大山,昼日忽风昏,有声隐隐如雷,顷之渐移东数百步,拥赤水,压张村民三十余家。”此指公元689年,今赤水镇之南的高塘镇杨村凹一带,发生大面积滑坡,拥塞了赤水河。在唐朝,今赤水街一带,“峦城”、“赤城”之名已经消失,就称为赤水。如诗人司马扎在《自渭南晚次华州》诗中,有“前楼仙鼎原,西经赤水渡”句。另一诗人韦庄在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中,记述了唐僖宗时黄巢军攻入长安后的社会变乱。其中一句是:“昨日官军收赤水,赤水去城一百里”。赤水在当时设有驿站,以唐末诗人罗邺 的《春夜赤水驿旅怀》为证。赤水在唐朝时仍是军事重地,据《资治通鉴》,唐末大军阀朱全忠(后为五代后梁的开国皇帝),于公元901年攻打华州,其驻军就在赤水。赤水的风景也曾唐诗中出现,如唐末诗人罗衮在《清明赤水寺居》中写道:“榆火轻烟处处新,旋从闲望到诸邻。浮生浮世只多事,野水野花娱病身。浊酒不禁云外景,碧峰犹冷寺前春。蓑衣毳衲诚吾党,自结村园一社贫。”
      北宋以后直至民国时,今赤水街一带一直被称为赤水镇。此“镇”是集镇、镇店之意,指经济比较发达的人口集聚区,不是当今行政区划意义的乡镇。
      北宋中叶的地理总志《元丰九域志》、记载金朝历史的《金史》,都记“华州郑县有赤水镇”。明朝《华州志》卷二记会同坊村之西为赤水镇;记赤水河,提到周处斩蛟的传说,但认为:“盖疑似之事,莫可遐考。”卷四记赤水镇集、会贸易时间为“间日一集,每逢三日则一会”。清朝《三续华州志》记赤水镇集、会贸易时间与明朝一样。闻名遐迩的“赤水桥上桥”是在清朝时形成的,清康熙年间的《续华州志·建置志》记赤水桥始建于顺治十七年(1660),建成于康熙六年(1667)。清光绪年间的《三续华州志·山川志》记,赤水桥建成一百多年后,因泥沙淤积,河床增高,桥眼堵塞,道光二年(1822),华州知州张坦集资派人于原桥之上又砌石增高,另造一桥,遂成“桥上桥”的奇观。
      民国时,刘安国于1925年出版的《陕西交通挈要》一书中,记当时的赤水街:“赤水镇,人口约五百,市况比之华县为繁盛,盖以渭水舟楫之便,一切货物均于此地集合,故凡由山西来此之民船多于此处卸载。工业有缫棉及竹细工等,缫棉用美国之缫棉机。棉、麦、石炭铺各数家。其街心有赤水河,河岸全为道路,附近田地多种稻、粟、棉等。”勾勒出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赤水概貌。1949年4月(华县解放前夕)出书的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在其经济志中记:“赤水依旁公路,为东西冲途,资本较厚之商号特多;又复北达渭北,南通岭南,故会集日商货麕集,人山人海,在全县各市镇,号称巨擘。”又记赤水集、会贸易时间是:逢农历三、七日为会,逢农历单日为集。接着又记:“现在会期,渭北渭南县、高塘,商货辐辏,为全县第一。木料布线甚多。战乱以来,军队不断来驻,市面颇不景气。”对民国时期的赤水经济状况有概括性记述。
      民国时,赤水是华县塬下西部地区的重镇。据《重修华县县志稿》卷五记,民国十四年(1925),全县设5个区,塬下的石堤河至渭南县界为第三区,区办事机构驻赤水街。民国二十九年(1940),全县改设13个乡,赤水乡是其中之一,赤水乡公所、警察分驻所驻赤水街。
      相关历史文献对赤水的记载,证明其悠久的历史,但这记载很少,且零星片断,更多文献资料尚待进一步发掘。

    姜丹丹女士绘画个展“山之诞生”于巴黎举办
    中国书画名家“绘三晋·颂祖国”笔会在北京市山西名优展厅举行
    相关动态
    书写不能穷其万一——《故宫的古物之美,绘画风雅》自序山西博物院展出近500册古籍善本《淮阳太昊陵篆刻书法集》正式出版发行新书推荐|孙晓云《安乐铭》“和古籍打交道,我觉得自己很年轻”中国国家版本馆入藏《百年巨匠》纪录片及系列丛书“典册耀中华——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开幕 1365家实体书店生存调研报告 中国图书亮相2023阿尔及尔国际书展 上海书城将于10月28日全新亮相中国作家海漄获雨果奖《万年中国》:一线考古人踏足中华文明八大核心遗迹
    书法家推荐
    刘金友宋爱明边俊金田宗淮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
    画家推荐
    米丰琴陈波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