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投资收藏

    书画创作和收藏误区——以尺论价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940次  |  更新时间:2017-10-27 09:11:36

    春天(42×35cm布面油彩) 林风眠画于1960年,上海美术家协会藏。

      前段时间,北京画院展出的《清寂鹜影——林风眠艺术精品展》是我第二次看林风眠的个展,上次是在中国美术馆。看后有不少感慨,其中最深的一点就是——好作品不一定需要很大,小画面依旧可以打动人,甚至远比一些空洞的大画、巨制更有力量。可见,画的好坏高低并不在于画幅的大小,而是取决于画的内涵与作者的技法,在于画传达给观者的感受。

      反观当下画坛,画家们一味追求展览效果,画越画越大,现在4尺整张8平方尺的画都算小的,6尺整张18平方尺很平常,还有人画丈二的巨制,仿佛只有画越大才越有气势,越能夺人眼球。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在书画创作和收藏中也存在不少误区,其中“以尺论价”的现象尤显突出。

      其实,自古至今历代书画名作皆不乏小品。在书法珍迹上如王羲之《兰亭序》(24.5×69.9厘米)、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的唐颜真卿《祭侄稿》(28.1×72.3厘米),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墨宝晋代陆机《平复帖》(23.7×20.6厘米)都尺寸较小,但却以高超的笔墨技巧和非凡的格调韵味令人陶醉。绘画上如唐韩幹画马名作《照夜白图》(30.8×33.5厘米),元倪瓒《六君子图》(61.9×33.3厘米)也都凭借出色的富有个性的笔墨形式与深邃的意境而名传后世。

      此外,中国的文人画历来讲究近距离把玩,“小中见大”是其所长,如宋人小品尺幅都不大,多为团扇、册页,但清新隽永的风格为世人所称道,笔墨精微,意境营造更是独具匠心。清代八大山人的许多书画册页小品皆小而精,让观者大叹其笔墨苍茫高古出尘之奇,这样的“小品”并没有遭人歧视,反被历代的大收藏家们奉为至宝。不难看出,中国古代书画中的许多旷世杰作都是一些尺幅很小的作品,但这并不妨碍后代书画家欣赏和膜拜,小品反而因受到历代书画家的重视而屡有佳作问世。

      近代的不少国画大师也皆以擅长创作小品画闻名。如齐白石的《草虫册页》,尽管尺寸很小,但却精微毕现,令人叹为观止。傅抱石的山水画尺寸以小品居多,但在拍卖市场上表现抢眼。钱松喦的名作《常熟田》也很小(53×35厘米)。李可染的名作《万山红遍》不过区区3平方尺,但在2000年竟拍出501.6万元的惊人高价。可见,尺幅大小并不是衡量决定作品质量与价值高低的标准与关键,小未必差,大不一定佳,“以尺论价”是没有道理的,脱离作品本身而以尺定高低论好坏,显然是不科学的,违背了真实的书画价值观。

      “以尺论价”对国内书画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危害实在不小。一些书画家为了迎合这种市场喜好,不再一心专注于在作品的内在质量、笔墨、格调上下功夫,而热衷于投其所好,盲目求大,捞取实惠,加工生产“大尺幅”,于是大而空、缺乏笔墨与内涵表现的“巨制”不断涌向市场,既扰乱了市场,也使自己离真正的艺术创作距离越来越远。

      近两年来,书画市场的火热吸引了大批对艺术品经验欠缺的新投资者加入,由于他们对书画的价值判断缺乏认知,误以为画越大,价值一定越高,而不加选择地购藏了一些毫无价值的“大作”,最终将上当受骗,叫苦不迭。如今漫步市场,人们不难发现大尺幅书画占多数,多是一种工匠式的“画师”之作, 没有赏心悦目之感,如此以尺论画诱发出来的“大作”,何谈投资价值可言?

      衡量一件书画艺术含量高低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具有真正的投资价值?在艺术品市场化的今天,收藏爱好者与投资人应该抱有怎样的投资理念才能使作品保值增值?书画该不该以尺论价?古今的历代书画大师杰作已给我们做出了有力的回答与启示。

    绛县南樊镇展出100多幅农民书画作品
    侯德昌:把锄头放下,用笔来耕耘
    相关动态
    字画收藏指南|书画艺术品是如何定价的?书画收藏沉思:藏品出手为何举步维艰,好出手藏品何以流转不息?书画收藏:当恶丑成风,何以正本清源?陆蓓容:从《书画目录》与曹振镛的旧藏管窥清代书画鉴藏史专家称李佳琦直播间和田玉只值100多直播间和田玉遭打假,是真是假不能各说各话潍坊当代万印楼藏品数量突破2.1万件 金石文化煜煜生辉10月21日至22日,西泠拍卖上海公开征集藏品千余件经典红色藏品亮相潘家园,两百余个摊位可交流 民间收藏:地摊淘宝五忌 当代青年收藏家的文化苦旅民间文物收藏渐热 山西太原施政规范文物交易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