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文化人物

    周韶华:我为什么要向国家画院捐赠163件作品?

    信息来源:雅昌艺术网  |  阅读次数:2193次  |  更新时间:2017-06-04 12:41:15

     

    周韶华捐赠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

      89岁的艺术家周韶华先生,向中国国家画院捐赠163件创作,是他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艺术捐赠。此次捐赠代表了周韶华各个时期的创作成果,从巨幅鸿制到精细手稿,涵盖了周韶华从1963年的作品到最近几年的新作。毫无疑问,这是美术界的大事儿。

    89岁的周韶华在开幕式现场致辞

      几十年来,周韶华热衷于艺术捐赠,不断向各地美术馆、院校捐赠他的艺术创作。谈及艺术捐赠,他这样认为:“我觉得国家收藏很重要,是保护国家文化的重要环节,它的价值远远大于我个人的收藏价值,而捐赠将丰富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周韶华历年来公开捐赠记录

      在公开捐赠记录中显示,周韶华曾经在早年一次捐赠给家乡山东荣成85件80年代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品;2002年,再次给荣成博物馆捐赠国画作品39件;2005年,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作品46件;2010年7月,周韶华向湖北美术馆捐赠了他收藏的27件湖北版画作品和5件书法篆刻作品;2013年12月,周韶华向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捐赠作品《神游星空》;2014年,周韶华先生向湖北美院捐赠四幅作品,以供学生临摹与学习。90年代以来并陆续向武汉美术馆捐赠了国画作品,2000年,向陕西美术博物馆捐赠1国画作品;2011年向岭南美术馆捐赠1件国画作品。

    周韶华

      关于此次捐赠,周韶华以《如是我心》为题写下一篇短文,细数他多年来的捐赠心路历程以及此次向中国国家画院捐赠的心境:

    如是我心

      过去我对捐献作品有很高的积极性。大规模的是三位数,中规模的是二位数,这两类捐献有五次。但后来一想到捐献之事,涌上心头的是:恼恨自己,悔不当初,盲目热情虽高,深思熟虑太少,失败教训太深。但恩格斯说:“从自己的错误中接受教育,是最深刻的教育”。失败是我交的学费。

      因此,这次决定把作品捐献给国家画院,是经过郑重严肃的思考,绝不是感情代替政策,而是运用法律手段,不但保证了作品的安全,而且还要发挥作品传播的效能。最主要的是我信任国家画院,并预见到他们将会做些什么。他们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自从国家画院新的领导集体登台后,画院整体呈现出强烈的国家意识、国家观念和国家意志,表现在对“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创作谋划与艺术实践,都做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成果非凡。他们要把国家画院做大做强,与大国文化相匹配,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再者,画院的研究力量很强,展示传播功能也会越做越强。我的作品落户国家画院是适得其所,它们会与国家画院同行同命运,前景必定是光明无限。

    周韶华

    2017.5.30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致辞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致辞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致辞

    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邓长青致辞

      2017年6月2日,周韶华捐赠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此次捐赠给国家画院的全部163件作品。按照捐赠门类,展览划分为绘画、诗稿书法、采风手记、创作素材、手稿五个部分,展览将持续到6月12日。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为周韶华先生办法捐赠证书

    原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伯舒与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共同为周韶华艺术研究所揭牌

      展览开幕式由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主持,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艺术家周韶华等嘉宾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同时还举行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周韶华艺术研究所”揭牌仪式。据了解,这是国家画院首次以艺术家的名义成立研究所,“周韶华艺术研究所”的成立将以周韶华的捐赠为基础,对周韶华以及他所代表的艺术进行进一步研究。

      中国美术经历了清末以来的巨大震荡,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依然还有很多课题需要探索和研究。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艺术家们更愿意用自己的创作来探索和表达,但无疑,继承与创新依然是艺术家面临的共同课题。杨晓阳在周韶华捐赠展之际谈及,此次借“中国国家画院周韶华捐赠作品展”的机会,有必要再一次审视和研究周韶华先生的艺术。他认为,周韶华杰出的艺术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缜密的理性思考。在约100万言的理论文字中,形成了自己从文化理想到方法论完备的美术理论体系。如果周先生没有从事艺术创作,那一定是一位卓有建树的理论家。

    周韶华《秦岭深处》 纸本水墨 90cm×96.5cm 1983年

    周韶华《仰韶韵古》 纸本水墨 68cm×69.5cm 2002年

    周韶华《走出仰韶二》 纸本水墨 68cm×67.5cm 2002年

    周韶华《家园系列之一》  纸本水墨 182cmx245cm 2003年

    周韶华《游走迁徙是三江源人的生存状态》  纸本水墨 32cm×44cm 2009

      周韶华1929年出生于山东,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年过半百的周韶华先生开始了自己的艺术长征。从黄河到长江,再到大海;从长白山到帕米尔高原,行程约20万公里,亲身体验了中华文明的绚丽、雄浑和博大。这种体验式的文化寻源,已经超越了默记心识的采风和对景写生的搜索,而是在富有寓意的长江黄河的寻源中,在艰苦的山水跋涉中,踏着祖先的脚印,思考华夏文明的精神所在,思考恰当表达这种精神的图式。周韶华从文化的深层探讨中国画的继承和革新问题,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艺术成就,创作了大量既面目一新、又有文化意蕴,可以为这个时代代言的优秀作品。

    周韶华《我爱阿尔金》 纸本水墨 68.5cm×69cm 2010年

    周韶华《高山流水落玉盘》 纸本水墨 68cm×136.5cm 2011年

    周韶华《群山之母之一》 纸本水墨 123cm×247.5cm 1995年

    周韶华《丝路风景线》  纸本水墨   142cmx360cm   2015年

     周韶华《横断秋魂》 纸本水墨 88cm×349cm 1993年

    韩必省先生将与天津市集邮公司合作推出《丹青墨韵》邮票珍藏册
    四川美术学院迎最大规模毕业展
    相关动态
    王玉玺在书画领域的传承与发展 书法家邢继顺——“隶书,古拙之美,返璞归真” 唯美细腻,画家吴兴华的写实油画 Lexkon Liu —— 潮流艺术家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工笔花鸟画大师喻继高张伯龙——宫廷界画《京门画派》掌门人刘志贤--现当代艺术家、古文字文化学者、敦煌画派创始人朱寿友在书法领域的卓越成就与深远影响 傅继英书法《雄才大略》探析:智慧与远见的璀璨光辉 姚一因:禅画艺术的领军传奇孟弘:致力金石传拓 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把美术创作写入民族复兴的历史上|谭和平专访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