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踏歌图》 马远 局部
南宋画家马远夏圭的山水画,先不讲作品的构图,我们只看画面的内容(马远 《踏歌图》绢本,水墨,谈设色),画面中高山直插云霄,树木茂盛,《踏歌图》表现了劳动的场面。此画主体内容是田埂上一群老少农民作欢笑踏歌状,用笔自然舒展,与画面气氛搭配一致。远处,高峰对立,宫殿隐现。从对自然物的处理方法看,是典型的马派“一角山”的特点。完全取景自然。“自然”这一概念,在中国古代绘画(尤其是山水画)中,是一个极至重要而又富有哲学内涵的范畴。对于古典山水画来说,“自然”就是“道”,就 是“真”,就是“美”,就是“生命”。“妙造自然”“同自然之妙有”、“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等等命题足以佐证。
那么,“自然”这一范畴在中国古典山水画美学中是什么概念,意义何在呢?追根溯源,在老、庄美学思想体系中可以找到其最早的归宿。《老子》曰:“人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所谓“道法自然”就是指“道”以“自然”为法则,“自然”是整个宇宙的普遍规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必须遵循这一法则才能达到和谐。艺术无疑是以表现人生,表现人之心灵世界,表现宇宙万象作为对象和目的的。在中国的古典艺术中至魏晋南北朝,老、庄之学大兴,不管是在诗歌领域,还是在书画领域都纷纷地倾向于“师法自然”,“表现性情”,以通向对“道”的观照和把握这一特点。从而把自然当作至美,至真的对象来如以描述和表现。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 于天地之谓也。”(《知北游》)圣人“观于天地”就是观照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因为美就在于大自然之中,观天地之万象,于此获得美的感觉,从而进入与自然融 为一体,并把握住“道”的审美境界,所以大自然成了求道者探源寻根的故土,是求美,求真者赏心悦目的审美形象。因此,“道”在自然,“美”在自然,“真” 也在自然。所以刘勰说:“心生而言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文心雕龙·原道》)
马远 《踏歌图》
北宋灭亡,迁都杭州的南宋王朝开始领略到迥然不同于大山大水的江南山水的魅力。他们开始着力于描写这种恬静的江南山水,但从技法上仍然还是北方传统的方式,于是形成了一种用北方笔法描写南方山水的情况,于是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画风,不再描写大山大水,而是只描写边角之景的“残山剩水”这种风格变化到南宋后期的马远、夏圭时达到了顶峰。马远早年继承家学,后学李唐,他的画多取边角,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削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此边角之景也。现存有作品《踏歌行》、《水图》等。另一代表人物夏圭也任职画院,但时间略晚于马远。他师承范宽、李唐,喜用秃笔蕉墨点燃,皴法苍劲,干净利落。其他表作品有《山水十二景图》等,与马远合称马、夏“马一角夏半边”。马远和夏圭的“残山剩水”式的画面构图,虽然景物稀少但是依然是“师法自然”,但是中国山水画师法自然也有其特有的方式和原则。在中国的古典绘画美学发展史上,宋代的郭熙和其子整理的郭思《林泉高致》不得不提。在美学史上的地位不可轻视,漏掉了这一个环 节,中国山水绘画美学史就不可能得到完整的表达。郭熙说:
“学画花者以一株花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则花之四面得矣。学画山水何以异此?盖身即山水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林泉高致·山水训》)
又:“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尽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 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景正矣。真山水之风 雨,远望可得,而近者玩习,不能究错纵起止之势。真山水之阴晴,远望可尽,而近者拘狭,不能明晦隐见之迹。”(《林泉高致·山水训》)山水四时有异,观照也必有四时之分;而观照者之立点不同,自然山水之形状也必不同。所谓:“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至朝看、暮看、阴晴看、又 如此。”可见,只有对自然山水作直接的并且是多角度的观照,才能把握其气势,把握自然山水的真面目和丰富的审美形象,并使主客体与宇宙浑然一体。马远夏圭的山水画作品题材丰富,春夏秋冬,江河湖海皆有涉及。如马远的《梅石溪凫图》绢本,设色画,纵:26.175px,横:28.150px。
《梅石溪凫图》
图中画山崖侧立,腊梅倒垂,薄雾蒙蒙的涧水中,一群野鸭正在游戏。山石以斧劈皴法画之,方硬峭拔,与用笔轻快、毛羽松蓬的野鸭形成鲜明的对比。右下方的野鸭既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又是全图的点睛之笔,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景象,无限生趣,跃然绢素。生于悬崖的梅树倒悬而下,梅花怒放,溪水碧波中,群鸭嬉戏,处处都洋溢着春日活跃的生机。
总之从马远夏圭的山水画我可以看到中国的山水画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老庄美学思想——师法自然。老子,庄子以道为宇宙世界之本源的哲学思想,为其以道之美,即以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体系的建构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的哲学精神强调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因此中国古典美学就要求中国山水画要“ 师法自然”,万里江山收于纸上,所画的山水要可观、可游、可居、可行,给观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此外中国的山水画是以气韵为主,在充份表现气韵的同时,兼顾经营位置。形似要有生气,神采要不离规矩,得意可以忘形。这对绘画的形神问题阐述得十分清楚了。因此,真正的完美的艺术形象,应该是神形兼备。形神兼备是为了达到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精髓和灵魂,就如诗歌创作一样,诗歌的意象是要求“情”和“景”的统一,同样的绘画也是要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要把山水画“活”,把作者主观的情意灌注到客观的山水景物之中,可谓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提高画面的意味。这就是中国古典美学在传统山水画中的体现,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