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时期,伴随着古丝绸之路清脆孤凉的阵阵驼铃声,被国人称作大食或鬼国窑的珐琅器也来到中国。与此同时也缓缓输入了掐丝珐琅的烧制技艺,即“景泰蓝”工艺。
珐琅器的制作是在铜制器胎上,按先期构思的图案,用细铜丝掐制成各种所需的图纹轮廓,通过粘贴焊接,定格在器胎上。然后用各色珐琅彩釉填入施点在金属丝轮廓内,经过烘烧、打磨、抛光等多道工序后才制作成器。因其底色以蓝色釉彩为主,又于明代景泰年间开始在北京大量烧制,故被称作“景泰蓝”。明中期以后至民国初年,珐琅工艺被争相用于观赏与日用的器物上。
晚清时期,文人士子及商贾帐房的案几上又新增了替代砚墨功能的铜墨盒一族。盒面上除錾凿刻雕外,偶亦施以珐琅工艺。图为笔者所藏清末民初镶嵌掐丝珐琅彩狮子滚绣球纹黄铜墨盒。与众不同的是,该墨盒盖面并非常见的满地遍施珐琅彩,而是以黄色铜面为地,内中铲剔出有图纹的凹陷廓形,再于其间贴丝填彩,焙烧后打磨至与盖面齐平,抛光而成。
引人注意的是,墨盒盖上那金灿灿的底色映衬着的一头鱼尾、虎纹、象牙、憨态可掬的七彩乳狮,正嬉戏追逐着一团五彩缤纷的绣球。从细致入微地刻画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所嵌之物的生动活泼和虎虎生风的兽王威仪。狮首上形同十七八世纪西方绅士卷曲发型的鬣毛,又可窥出当时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印痕。而盒面上曾遭硬器敲击的斑斑残痕,也为这方绚丽的七彩珐琅铜墨盒增添了些许岁月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