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早期丝绸之路上于阗地毯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带有铭文和人物图案的打结地毯,公元5-6世纪,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山普勒镇(照片:齐晓山)
文化理念、艺术传统和审美趣味影响了古代丝绸之路上制作和交易的物品。
张赫
艺术史教授
威廉·帕特森大学
引言
想象一下,地毯的价值堪比黄金。在古代全球贸易网络“丝绸之路”上的中国西部地区和田,羊毛制成的高品质地毯成为了奢华的贸易商品。一块色彩鲜艳的5-6世纪的打结地毯,由羊毛编织而成,用于覆盖床或地板。地毯上描绘了人物、树木,并且织入了铭文(见下图)。边缘装饰有图案、风格化的动物形象和波浪图案。由于该地区干燥的气候,尽管过去了1500年,这些地毯的鲜艳色彩和大部分羊毛仍然得以自然保存。
像这样的地毯揭示了来自印度、巴克特里亚、希腊化世界、早期罗马帝国和波斯(阿契美尼德和萨珊王朝)的多种文化理念、艺术传统和审美趣味是如何影响古代丝绸之路上制作和交易的物品的。
丝绸之路
地图显示了和田(接近中心位置)在构成丝绸之路的贸易路线网络中的位置(地图由伊万·弗里曼博士绘制,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2.0许可)
“丝绸之路”是由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些欧洲人用来描述一个从东亚延伸到欧洲(例如从中国到罗马)的古老全球贸易网络的浪漫术语,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000年(或更早)直至近代早期。尽管其名称如此,但它并非一条单一的道路,而且交易的商品远不止丝绸。这些道路上的贸易包括香料、宝石、珠宝、玻璃、纺织品、奇花异草和动物,以及更多。这个庞大的网络通过众多小型绿洲的驿站连接起来,使得人们能够穿越广袤的沙漠、山脉和其他恶劣地形,同时也通过河流和海洋上的船只进行连接。
一个商人不太可能走完整个路线(除了少数外交官或像威尼斯人马可·波罗这样的探险家和商人)。大多数商人会在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边界上的某些站点交换他们的商品。一件商品——比如一匹丝绸——会在到达最终用户之前,像接力赛一样经过几手甚至多手。
中国在许多世纪里一直将丝绸制作技术保密,因此丝绸贸易几乎都是从中国流向其他地方。然而,除了奢华的中国丝绸贸易之外,其他纺织材料也在贸易网络中广泛地、多方向地交易。来自希腊化和罗马统治下的叙利亚(如帕尔米拉和杜拉-欧罗波斯)的羊毛纺织品,以及来自印度的棉布,已在位于中国西部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许多绿洲城镇中被发现,而本文所讨论的打结地毯正是在这些地区发现的。
由于帝国之间的贸易和军事行动(例如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帝国,以及中国汉朝向西部地区和中亚的扩张),关于政治、哲学、宗教、技术、艺术制作和审美的观念得以融合。这种文化交流和融合几乎发生在全球范围内,已被证明是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影响。
中亚的打结地毯
地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制作。像上面这样的打结地毯是通过在经线上堆叠额外的纱线来编织羊毛纱线,从而产生更厚和更蓬松的表面。经线是织布机上的线,纬线(其他线)在其上方和下方穿过以制成布料。
中国新疆的洋海地毯碎片,公元前1000-700年
已知最早的羊毛打结地毯来自中国的西部地区,可追溯至公元前1000-700年,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地区的公元前500-400年。更多地毯,可追溯至公元前200年至公元600年,在新疆(包括和田)的许多遗址以及阿富汗北部的一些遗址中被发现。它们包括简单的地毯和具有几何图案以及自然图案的彩色地毯。在这些民族和地区中,中国西部的和田发展成为一个著名的地毯制作中心。
和田与和田地毯
和田是世界上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一个绿洲小镇。昆仑山脉的两条季节性河流——玉龙喀什河(白玉河)和喀拉喀什河(黑玉河)滋养了这片大型绿洲数百万年,使其适合人类居住。它也是从东西方向长途跋涉的商队商人和其他旅行者的重要休息站。其多样化的人口包括塞人、犍陀罗俗语印度人、和田塞人、中国人、藏族人和突厥族群体。
在丝绸之路的交汇处,和田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和商业中心。在和田,人们信仰多种宗教,包括萨满教、拜火教、佛教、婆罗门教(印度教)、摩尼教、基督教,甚至可能还有犹太教。许多知名的历史人物曾到访过和田——例如中国将军班超、法显、宋云、玄奘,以及从意大利威尼斯前往中国北京的马可·波罗及其父亲和叔叔。
尽管最初丝绸需要从中国中部进口,但在公元5世纪,和田人似乎掌握了丝绸制作的秘密。据推测,国王娶了一位中国公主(玄奘在其7世纪的日记中描述),她将蚕卵藏在头发中走私到和田。然而,在丝绸到来之前很久,和田就已经以其地毯闻名,被称为“和田地毯”。在现存的文献中,和田地毯作为礼物或商业支付手段出现,甚至可以替代黄金。这些地毯的巨大价值在一份大约公元235-325年的文件中也有记录:
另一次,王后来了。她要求一枚金币。没有金币。我们给了她一块打结地毯,长十三手宽。塞拉卡收下了。这里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作为见证人……
和田国王和王后站在地毯上,敦煌98窟东壁重建绘画,五代,公元907-960年
和田作为地毯制作中心的声誉在和田人的描绘中有所体现。例如,在敦煌的绘画中——敦煌是和田以东甘肃省的一个著名佛教遗址,那里有大约五百个充满壁画的石窟——和田国王和王后被画在地毯上。大多数和田地毯最初用于覆盖床、地板和座位。
敦煌156窟北壁,晚唐,公元827-859年,细节图,舞者和音乐家在地毯上跳舞和坐着
我们还在许多场景中看到舞者和音乐家在地毯上跳舞和坐着(例如敦煌156窟)。这些绘画地毯的设计与在和田和新疆其他地区发现的实际地毯相匹配。
一组地毯
2008年,一组七张地毯,均被定为公元5-6世纪,从山普勒镇(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洛浦县)被盗。其中五张从盗贼手中被追回,包括本文所关注的这张。
这些地毯是和田地毯历史上已知的首次将人物置于自然特征和叙事中的例子。其设计的复杂性和鲜艳的色彩使它们成为世界早期打结地毯历史中非常罕见的案例。
另一张幸存于盗贼之手的地毯。带有铭文和人物图案的打结地毯,公元5-6世纪,山普勒(照片:齐晓山)
作为一个整体,这五张打结地毯向我们揭示了和田共享的文化理念和传统。它们都具有引人注目的鲜艳色彩,独特的具象和自然主义风格(与新疆地毯早期的几何风格相对),每张地毯都有丰富的边缘设计,由花卉、叶子、波浪、动物和一些尚未识别的图案组成。这五张地毯中有四张织入了和田-塞语铭文——例如本文开头的地毯。铭文令人费解:尽管它基于印度婆罗米文字,但它代表了和田语,一种古老的东伊朗语。
左:带有铭文和人物图案的打结地毯,公元5-6世纪;山普勒镇,和田地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照片:齐晓山);右:打结地毯的线条图
让我们更详细地关注这张地毯。它保存相对完整,考虑到其年代,损坏相对较小,这有助于我们识别图像及其叙事关系。在地毯的中心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人物被安排在七行水平的行中。几乎所有人物都以四分之三的视角呈现,具有突出的眼睛和鼻子以及自然的身体比例。
细节图,几个人物,蓝色婆罗米文字在其中,打结地毯,公元5-6世纪,山普勒镇,和田地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照片:齐晓山)
如果某个身体部位与红色背景的对比度不够,会用一条薄的对比色轮廓线——黑色、蓝色或黄色——小心地将其突出显示;否则,通常使用红色。在许多区域,尤其是面部、手臂和腿部,会在外轮廓线内添加一条浅红色或粉色的线条,仿佛暗示某种建模或阴影。大多数人物的肤色是粉红色的。手和脚显得异常大;手指被仔细地描绘出来,所有脚都是赤裸的。
人物是谁?
蓝色的克里希纳在利拉舞中,带有铭文和人物图案的打结地毯的细节图,公元5-6世纪,山普勒镇,和田地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照片:张赫)
尽管地毯是在中国发现的,但其主题和图案与南亚和中亚的艺术有更多的共同之处。例如,有一个深蓝色的小人物,在构图中出现了两次,让人想起印度教中的一个神——克里希纳,他在印度教艺术中通常以蓝色出现。克里希纳的名字在梵语中意味着“黑暗”或“深蓝”,并出现在印度教史诗《摩诃婆罗多》、《哈里瓦姆沙》和《薄伽梵谭》中。
有两个人物的细节图,可能显示雅苏达坐在印度皇家姿势拉利塔阿萨纳中,小蓝色克里希纳在右手拿着一个球形图案。带有铭文和人物图案的打结地毯,公元5-6世纪,山普勒镇,和田地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照片:张赫)
在地毯中,这个蓝色的小人物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所有人中出现了两次——男性和女性、老人和年轻人。
人物似乎穿着印度服装,在树木、水、山丘中,为克里希纳作为牧童在乡村度过青年时期的场景提供了背景。在一个场景中,我们看到一个人物以印度皇家姿势(拉利塔阿萨纳)坐着,小蓝色人物在右手中拿着一个球形图案。这很可能是为了传达克里希纳小时候的故事,他淘气地从母亲雅苏达(一位牧牛女)和其他牧牛女那里偷奶酪来喂猴子。在另一个场景中,蓝色人物在两个牧牛女之间,一个在吹笛子,另一个伸手去触摸另一个年轻人,仿佛在跳舞,这暗示了克里希纳故事中典型的利拉舞。
克里希纳故事的出现使地毯在两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为和田早期的印度教形象提供了证据。其次,这是最早的蓝色克里希纳形象——比印度艺术中下一个现存的蓝色克里希纳形象早了近一千年。融入印度教形象揭示了丝绸之路沿线的思想和艺术传播——地毯的风格也是如此。
地毯的风格
地毯的设计展示了丝绸之路上庞大贸易网络中不同文化的几种艺术风格和图案。我们看到了许多借鉴自印度故事和艺术的视觉元素,如上文所述。除了克里希纳,我们还看到了穿着印度服装(如围裙)的人物,以特定的皇家姿势坐着,并进行印度教仪式(如阿蒂火祭)。
一个男人穿着宽松的裤子,拿着一盏灯,正在进行阿蒂仪式。带有铭文和人物图案的打结地毯,公元5-6世纪,山普勒镇,和田地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照片:齐晓山)
中亚的视觉图案也很明显。例如,一些男性人物穿着长袍,腰间系着腰带或宽松的裤子,这是中亚服装的典型,尤其是与统治公元1世纪至公元3世纪中亚和北印度的游牧民族贵霜人有关。
左:坐在第二张地毯上的细节图,与本文主要地毯的设计相似;主要地毯中的人物已损坏。注意地毯的坐姿和边缘设计中的波浪图案以及希腊花瓶。带有铭文和人物图案的打结地毯,公元5-6世纪,山普勒镇,和田地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照片:齐晓山);右:带有坐着的男性人物和波浪图案的铃形双耳陶罐,约公元前350-325年,归因于Python,陶土,希腊,南意大利,Paestan,高30.7厘米(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还有许多希腊-罗马和巴克特里亚的影响。例如,以自然和自由的方式表现人物和风景,具有自然的身体动作和姿势,类似于许多希腊花瓶和希腊-罗马马赛克上的图案。地毯人物的脸部通常以四分之三的侧面展示,这也是地中海地区的传统。同样,地毯狭窄边缘中的波浪图案也借鉴了希腊-罗马艺术。
十字路口的地毯
这张地毯表明,知识、艺术制作技术和审美趣味与材料一起传播到世界各地,并被不同地方的当地人民所接受和融合,就像和田人一样。地毯展示了5-6世纪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东亚、中亚、南亚和中国交汇处发生的文化互动和融合。
附录
尾注
1. 地毯表面的纱线堆可以有几种打结方式:对称、不对称以及单经线或U形。
2. 打结地毯早在公元前1500年就出现在埃及,但使用的是亚麻纤维,包括在与第十八王朝新王国的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和法老有关的个人墓葬中发现的例子。
3. 最早的样本是在中国新疆的洋海(公元前1000-700年)和俄罗斯的巴泽雷克(公元前500-400年)挖掘出来的。
4. 在附近的一个遗址(丹丹乌依利克)发现了一封8世纪的波斯犹太人的信。还发现了许多中文的儒家文献。
5. Burrow, T.《中国新疆的佉卢文文件翻译》。伦敦:皇家亚洲学会,1940年。
附加资源
Bailey, H. W.《和田塞语词典》。剑桥和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1979年。
Banerjee, P.《印度艺术中的克里希纳生活》。新德里:国家博物馆,1978年。
Burrow, T.《中国新疆的佉卢文文件翻译》。伦敦:皇家亚洲学会,1940年。
Duan, Qing: “山普勒地毯上的铭文。”《内陆亚洲艺术与考古学杂志》5/2010,比利时Brepols。
段文杰(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第五、六、七、八、九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第5、6、7、8、9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和田文管所编著:《和田》。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4年。
贾应逸:《新疆古代毛织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贾应逸、李文瑛、张亨德:《新疆地毯》。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
Schmidt-Colinet, Andreas.《帕尔米拉的纺织品:新发现和旧发现(大马士革研究)》。P. von Zabern,2000年。
Spuhler, Friedrich.《伊斯兰前东方土地的地毯和纺织品》。达哈尔·阿尔-阿赫拉尔·伊斯兰收藏,科威特。泰晤士与哈德逊,2015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新疆山普勒——古代于阗文明的揭示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
岳峰:《新疆历史文明集萃》。新疆文物管理局,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9年。
张赫:《山普勒-和田的具象和铭文地毯:印度教神克里希纳的意外表现——初步研究》。《内陆亚洲艺术与考古学杂志》5/2010:第59-73页。
张赫:《古代中亚地毯的术语》。《中西古典学报》2015年5月,宾夕法尼亚大学。
张赫:《斯坦因的塔克拉玛干地毯发现和新疆的新发现——关于打结技术及其文化关联的问题》。国际会议《马尔克·奥雷尔·斯坦因,特别关注南亚和中亚遗产:最近的发现和研究》论文集,印度新德里印度拉吉夫·甘地国家艺术中心,2017年。
张赫:《中亚地毯的术语》。《敦煌研究》杂志,2018年第4期,敦煌研究院,敦煌,中国。
张赫:《塔克拉玛干的打结地毯:公元前700年至公元700年丝绸之路上的思想和审美交流媒介》。《丝绸之路杂志》,丝绸之路之家2020/03。
张赫:《古代问题》和《单经线打结地毯》。《哈里杂志》2020年冬季,第206期,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