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18位专家集中论述:中国油画——后起者的自觉
信息来源:雅昌艺术网 | 阅读次数:2802次 | 更新时间:2016-10-14 10:02:17
2016年10月13日,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归国汇报展暨2016中国国家画院年展油画院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62位油画艺术家的152幅经典创作,包括靳尚谊《晚年黄宾虹》、詹建俊《雪域高原》《天界》、钟涵《饮河者》、全山石《盛装的塔吉克姑娘阿依古丽》、闻立鹏《无字碑》、妥木斯《岁月》 、闫振铎《荷泥》等数十件美术史里的重要作品。此次展览是“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在巴黎展出之后的归国汇报。
展览开幕当天,雅昌艺术网全程直播以“中华意蕴”为主题的中国油画发展研讨会。发言嘉宾包括靳尚谊、詹建俊、邵大箴、水天中、钟涵、闻立鹏、张祖英、王镛、尚辉、郑工、徐虹、高天民、陈明、朱其、魏薇、顾黎明、宛少军、菲利普等十八位嘉宾。
张晓凌:油画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研讨会由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担任主持,他首先谈到了此次研讨会的探讨主题:一、当代中国油画的艺术特色、精神内涵和文化贡献;二、在世界视野中,当代中国油画与西方油画的学术比较;三、当代中国油画未来发展的学术导向。雅昌艺术网并对研讨会进行视频直播。
张晓凌介绍,以上三个话题是在“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在法国举办之后,引发的关于中国油画发展至今的思考。从第一代油画家发展至今天,中国油画历经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变革,经历了本土化之后形成了特有的面貌,但此时再来思考中国油画一直存在的问题其实一直都没有被解决。例如百年来的中国油画发展并未得到很好的梳理,关于中国油画的系统专著处于空白阶段。尤其是中国油画的本土化、民族化和现代性这些问题也没有梳理清晰。
王镛:中国油画艺术在巴黎获得的探讨与评价
“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展在巴黎也举办了一次研讨会,获得了一个突出的成绩就是向巴黎的专家和观众介绍了中国油画的发展概况。在巴黎的研讨会上,整体介绍了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的整个过程,并探讨了油画进入中国之后经历的变化和新的开拓。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油画学会在当代中国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组织和推动作用。中国的老一辈艺术家的努力让油画真正能够在中国本土文化土壤中扎根并取得成果。
同样,在巴黎这个艺术之都,我们看到了当地观众对于中国油画的肯定和赞扬。例如郑工、尚辉等学者还与法国的专家,对油画发展当下的状况和多元性进行介绍,并将话题指向了与西方古典油画、印象派的高层次对话。
靳尚谊:中国油画该如何出走?
此前,中国油画整体的对外呈现有过几次。中法文化年时,法国有一次展览,但并非是纯粹的油画展览;中俄文化年,中国油画在俄罗斯美术馆展出;另外是1994年左右,美院的留学生组织的一次中国油画展,在纽约展出;据我了解,中国油画在这些年来整体对外呈现以这几次为主。
相比之下,我们能够看出来如今的海外观众对于中国油画开始关注,说明中国油画在近30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当然这得益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能够到西方看到美术馆的原作了,学油画的艺术家,看原作与不看原作差别非常大。由于时代的变化,当代的年轻一些的画家接触的社会和生活,让他的油画更具有现代的意识或者当代意识。油画本来是西方的品种,我们总是认为中国发展的再好,也超不过人家。如何走出去?怎么走出去?都值得探讨。
詹建俊:油画艺术多年来的实践缺乏理论与学术支持
当下的油画状态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我们一直所认定的方向,那就是把中国文化精神和西方油画语言的表现力相结合,在坚持我们自己的路。所以,作为油画艺术家,尤其对油画艺术语言的魅力是很着迷的。我们的画虽然很多都有传统的面貌,甚至有一些是很传统的技法,但是我们体现的精神是中国审美观,语言运用的手法也是中国的。尤其是我们讲意向,跟西方写实的路数是不一样的。
我一直期盼,理论界能够给中国油画的发展一些指导,但从目前看来,中国油画艺术家还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摸索。我们需要理论界给我们在学术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能让我们在实践中有极强的理论支撑,但严格来说,当下的理论建树依然并没有特别的专著和研究。希望理论界能够帮助我们推动中国油画艺术向更深层次发展。
邵大箴:当下中国油画发展的两种不同意见
当下中国油画基本保持了一个方向,那就是保持了一个稳定的群体,这个群体既学习欧洲油画的经验,又坚持具有中国气派,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的方向。当下中国油画界有两种意见,一种像全山石先生强调油画要从基础着手,油画必须注重油画的基本语言。中国老一辈的画家他注重这方面,对这方面不断的研究学习。另外一种则是强调中国油画的气派和中国特色,当然这个也很重要,因为中国人画油画是要把外国的语言创造成为反映中国人感情的、中国情景的艺术。
但是却不应该在坚持学习西方之时受到束缚,如今,应该在尽可能符合油画基本规律和原理的情况下,在这个基础上把西方语言的模式转换成既有普遍原理,又有中国特有的中国艺术家所赋予的新的思想、感情,与写意性、意向性、生动性,这种细腻结合起来。中国油画离不开油画的普遍规律、普遍原理,但是还要有新的时代的特色,有民族的元素,这样中国油画才能向前发展。所以我认为两种意见的争论实际上是一致的,要把二者融合起来。
水天中:中国艺术家早期留法阶段恰是法国艺术辉煌时期
中国文化五千年发展至今,其中有一个重点就是不断的变通和发展,这是中华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根源,不变通就没有办法延续下去。在中国当代的艺术上也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我们还是要不断的吸取新的东西,不断反省自己的缺陷,不断的珍惜有限的成果。
中国艺术家到法国去学习,取回了法国艺术家多方面的经验,重大的成果的意义可以与汉唐引进佛教相媲美。尤其是从20世纪初期的留法开始,他们学到了法国的各个方面艺术,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法国的艺术。现在再回想这个阶段,确实是在中国艺术发展中的很重要阶段,凑巧这一个阶段也是法国艺术非常辉煌的阶段,尤其是法国古典写实折中主义向法国现代艺术转变的辉煌时期。
即使那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但是这一段对中国的艺术有非常大的影响,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在每一个方面都可以找到非常微妙的或者不是很清楚的、很朦胧的那种法国艺术的脚印或者足迹。现代的传播学认为要复制或者要延续、要传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和变异。没有选择和变异的复制是不存在的,每一种复制都存在着一种选择和变异,而中国也是这样。
钟涵:后起者的自觉
对于油画来说,我们是后起者。西方绘画的潮流已经过去了,在我们想要学习的时候它已经过去了,我们把后现代和当代全部混在一起。西方的传统我们不必全部学,但要基本了解,然后在艺术实践中有所体现,这就是我们共和国成立之后开头20年所走的路,一定意义上完成了那个时期的任务。那个时候就是写实,写实就要深入生活,成为一种突出的美术史分析。
水先生说的很有道理,民国时期那一代人学习西方传统和西方现代艺术价值很大。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命运,跟他们走的不是一样的路。从民国初期一步一步到现在,中国油画是中国自己主动去迎接西方的,不是传教士带过来的,这样一来艺术家本人接受的东西他的方位就很重要。
后来解放以后,苏联的理论对我们影响太大。改革以后这40年慢慢的在变化,形成了新的格局。中国画家、理论家对于西方的看法比较自主了,我们对西方的绘画的确理解的比以前深,但这并不是从书本上道听途说来的,我们可以超越历史上各种看法。我们可以自主的面向现代,这个时候我们是后起者。后起者会有我们的自觉,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当然我们也有不足,但是这种状态出现了。
王镛:中国式的表现主义更倾向于法国表现主义
德国有一个艺术史家维尔纳哈弗特曼,写了一本非常有名的著作叫《二十世纪绘画》,这是西方研究现代绘画的一个代表作。他把表现主义绘画分成两种变体,一种是法国变体,包括巴黎画派、马蒂斯画派,还有一个是表现主义德国变体,他有一个论述非常经典,他说表现主义的法国变体强调形式的方面,表现意在形式。德国变体强调题材,形式意在表现,形式是为了表现。德国表现主义要关注人的生存近况,用的是德国现代哲学存在主义的一个术语,即生存近况和社会问题。突出表现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激发人的心理骚动。这是他划分表现主义的两种变体。
法国的表现主义是一种形式化的表现主义,德国表现主义是一种批判性的表现主义,中国的写意油画和他们不同的地方是什么?我觉得中国式的表现主义或者中国的写意油画,更倾向于法国的表现主义,而不是德国的表现主义。尽管我们很早就介绍了德国的表现主义绘画,但是在油画领域主要还是吸收了法国表现主义那种形式化追求的东西。在哲学上近现代中国主要是受德国哲学影响,而在艺术上主要受法国艺术影响或者还有苏联的影响。相对来说中国的表现主义或者中国的写意油画追求形式者多,批判社会者少,接近法国的变体而不是德国变体。
尚辉:中国油画的价值和发展路径是当下讨论的关键
中国油画没有一个真正的学院主义和学院派,显然中国现代性不是西方的现代主义,中国艺术史的演进是必须要走自己的路,因为你插入不到西方艺术史的系统,因为西方的艺术史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这就形成的中国油画发展的一种独特性。
当下讨论中国油画,一个重要话题应该是中国油画的价值和中国油画的发展路径,中国油画的发展也必然要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应该分成三个方面,第一,不断地回到欧洲油画体系和传统中学习欧洲的油画来反哺中国的油画。第二,向现代和当代性突进。第三,中国特征的写意油画或者意向油画。我认为这三种路径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会形成中国油画发展的不同的探索取向。
郑工:油画家的时代性很重要
巴黎的油画有其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从古典主义17世纪一直发展到19世纪到20世纪初都是占主流。20世纪以后,格局起了非常大的变化,美国的抽象主义出来了,各个国家和地区有很多分派和支流出现。中国当代油画在巴黎能够受到关注的原因,原因可能是当下的这批画家代表了中国当下,这种基本面貌其实也是世界艺术中的一个分派,它体现了在油画的领域当中的一种中国学派。
就中国学派的概念来说,包含两个方面,包含精神,也包含技术语言本体。当下的艺术家表现的现实的人文精神还是存在的,跟那个时代有结合点,有温情和浪漫的想象。这种温情和浪漫,虽然没有那么激烈,但这正是这个时代造成的,完全反映了从50年代一直延伸到现在,时间跨度也在60多年,中国油画在语言风格上的取向。正是在这样的取向当中可以看到我们一步一步的走出来,其实已经显示了中国油画在现代以来发展的路径。
余虹:西方绘画死亡的话题之下 中国油画方兴未艾
中国的油画已经开始以个人面貌开始逐渐在世界艺术中显现出来。这是20世纪中国艺术家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包括整个中国美术如何屹立于世界之林,能够在世界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中国艺术发展到今天的努力。
中国油画的发展史上有两次悖论。第一次是在20世纪初,当西方美术开始向现代转型的时候,中国却到那里把他的古典的美术接受过来,并且形成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主流。第二次就是今天,西方美术早已在60年代就提出绘画死亡,甚至美术死亡。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油画在中国却方兴未艾。这两个与西方的背道而驰给中国美术特别的启示,实际上中国的美术一直是按照自己的情境在发展,当然这个情境我们在今天还要把它放到整个世界范畴里来进行考虑,特别是近些年谈到现代性的问题。我觉得到现在我们可以放弃现代性的问题,更多的讨论当代性的问题,因为现代性问题的讨论有一个很重要的思考点,就是如何为20世纪中国美术正名的问题。
菲利普:中国油画不应当让位于时下的潮流
一个世纪以前中国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家选择来到巴黎,徐悲鸿先生是第七位。1914年到1955年当中有超过130位中国艺术家来到法国学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的中国浪潮。在这一个时期我们通常会认为是美国艺术家或者说是日本艺术家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人数众多的,实际上是中国艺术家占了多数。
西方油画发展至今,不像中国油画在当下的状态,西方油画并没有一个东西去推动,特别是在它的背后没有另外一个文化推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在现代的创作当中油画在西方是属于脆弱的原因,不是很稳定。这就是为什么油画艺术家在当今属于很分散的状态,在近30年的时间里面,我有很多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和其他学院的朋友,他们都说油画艺术在西方已经结束了。但是在现在这种思想却产生的一种变化,大家认为油画在回归。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中国的油画应该保持其优势和完整性,依靠在中国水墨画基础上。这也是处在自身形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以及表现艺术框架之中的,在中国这一历史的沿袭,这一种回声应该得到保护。在西方,甚至于在全世界的范围,中国的油画传统都必须被传扬下去。中国油画不应当让位于时下的潮流,尤其不应受制于国外的艺术市场。国外的艺术市场一些风向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我们时下所要关注的情况。
朱其:西方油画百年来受到亚洲传统的影响
中国油画一直被描述为受到西方油画单向的影响过程,我们总是认为受西方影响,把他们的语言改造成本土的语言。所以,这是一个压迫性的话题。其实可以反向思考一下,实际上西方油画也受过中国的影响,比如1950年代美国欧洲抽象表现主义的书法派,50年代现代抽象绘画线条表现对中国书法的表现方式的吸收。曾经有一度他们绘画的画面跟我们草书的局部非常像,所以我们也不要那么压抑的讨论,我们如何在单向的被动的受西方的影响。
实际上西方油画百年来也吸收了亚洲的绘画传统,从最早的印象派吸收日本浮世绘。实际上美国学界也认为美国抽表是受中国影响的。另外,以塔皮埃斯为代表,也是在抽象绘画的书法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中国传统的一些抽象元素和综合材料的影响。
魏薇:当下艺术要回归到何处?
罗丹所说艺术家一切都是美的,每一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在任何人物和事物上艺术家总能发现其性格,发现其外型下透露的内在真理,而这个真理的本身就是美。从当下中国油画的发展中能感觉到一种艺术的回归,但是在国际艺术思潮的影响下,我们也有很多的当代艺术、装饰艺术等等,但是这个艺术终究有一部分,或者很大一部分不能离开二维和架上画的。这是一种回归,但是是不是一种完全的回归传统,可能不是这么简单。它要回归到何处?这就是当家艺术家和艺术史家、艺术评论家所要探讨的问题,也是新的青年艺术家们所要去创造的东西。
杨松林:当下艺术家面临的是如何在庞杂的信息中去选择
当下油画发展概括成五种语言:造型语言、色彩语言、材料语言、构造空间语言、时代语言。艺术家们出生在不同的时代,面临着不同的问题,而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选择这些庞杂的西方现代以及西方当代的信息,去选择它,并且筛选它、使用它,把它融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作为中国当代的绘画者,应该和中国的水墨和水墨的意蕴和情怀要有一种相连,不管这种相连是材质上的相连、精神上的相连、笔墨上的相连,这就是中西的结合和融会贯通。
顾黎明:艺术死亡并非是艺术形态的死亡
油画的概念是一个大概念,油画进入中国不仅仅是一种画作的方式,而是人对五色斑斓世界的一种触摸的方式。无论是具像还是意向,这个概念引入中国是一个大的艺术概念。当下谈油画,说的艺术死亡主要指的是叙述方式的死亡,并不是说形态死亡。材料是没有先进和过去之分的,油画可以作为一种现象,作为一种存在的文化延续的一种观看方式,从这个角度上,从文本、从思考多种角度来看媒介的技法,过去、现在没什么不同。
如果说绘画没有自己的原创性,从过去的叙事角度来讲,完全是文化符号的拼接,要表现世界文化传达给他的自然与文化符号之间表现的关系。现代的油画强调的是一种人和信息化时代视觉文化的不同性,信息化时代恰恰是过去叙事化油画时代的致命性的东西。还有本土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由里到外、由外到里的过程。把现象作为本土也是好的,不一定从形式语言表现来说。
陈明:中国油画核心无法与西方割裂
中国油画的核心,在语言上与西方油画是无法割裂的。在风格形态上,风格形态不是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它是一个文化观念和语言相结合的体现。当下中国油画的问题在于如何运用西方的艺术语言来表现本民族中华民族的风格特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中国油画的发展脉络就可以看到,都是围绕着形式和观念来谈,显然无论是形式和观念都没有扎下根。到20世纪末,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发展以后,又跟着市场跑,市场推动哪个类型的油画,这个油画就获得青年学子的青睐。原来只是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一家独大,现在是多种形式,这使得我们的油画具备了多元化,但问题似乎更多。
宛少军:重视艺术家个人精神深度的挖掘
在西方写实油画势微之后,中国的写意油画在发展、在壮大。壮大的核心是写实主义,20世纪中国油画取得的巨大成果就是把西方的写实引进中国,在中国发扬光大。今天写实主义在中国如何发展的,写实油画在中国也趋于衰落了,这一百年西方油画在衰落,我们中国在发展,主要是有三个原因:一是徐悲鸿这一代人去了欧洲以后,基本上学到了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的技术。第二个阶段是苏联的苏派,教学的方式提供了我们写实的能力。第三,我们的写实进一步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大批的画家有机会到西方,看到西方的原著之后,促使写实达到高峰。但是,写实达到高峰以后,这三点就不复存在了,我们的写实油画也会趋于势微,如今的年轻人已经不能再与老一辈油画艺术家相比。
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中国的写实油画会整体上衰落下去,写实说到底不是目的,只是一个表现的手段。在今天我们中国油画和西方相比起来,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写实,相比较起来把我们顶级的写实油画家和西方顶级的油画家相比较起来,不是我们的技术比人家差,最重要的是在精神深度上的差异。如果将来我们的油画进一步的发展,一定是在精神深度上面的挖掘,我们多少弱化或者忽略了艺术家个人精神深度的挖掘,将来我们有可能是在这一个方面继续的深入挖掘,使得我们的油画有可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 金秋十月 衡水市书画院举办迎国庆书画展览
- “听雨文余-高贞白书画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
相关动态
张旭光:书法如何才能创新?孙甘露:连环画是我的文学“启蒙课”之一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总监沈晨:要保持创新姿态 创作体现中国精神的艺术精品“黄宾虹”与“成双”喜获两项大奖 成都市美术馆何以破圈? 傅军丨将生命体验转化成时空的诗意重构丁申阳:《平复帖》与中国书法鉴赏之道广东美术馆:筑就广东美术新高峰许晓生谈策展:传承与发扬院风力量 促进当代美术研究范迪安谈主题创作:面对图像时代,艺术不能仅从艺术史中来 以书画展现“阅读之美” 没有情趣的画家,就是匠人充满创造性的欲望,却拥挤在只为“创造性”而创造的窄路上
- 书法家推荐
李文行熊廷刚陶锦忠祁亮包良达徐和平廖宏斌匡青海姜寿田刘健
- 画家推荐
王子彬蒋庆北郭玉莲侯树林吴思林孙玛侬李学松吴上炜俞朝富李德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