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清代石湾窑白釉苏武牧羊
清代瓷器,高31厘米,广州博物馆藏。西汉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流放到北海牧羊。苏武在苦寒之地十九年,茹毛饮血,仍不改坚贞之志,终得回中原。苏武牧羊的故事代表了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成为无数艺术家创作的素材。这件广东佛山石湾窑的产品即取材于此,苏武手执旄节,面容坚毅;三只小羊偎依一起,活泼传神,体现出苏武与羊的相......

-
〓 商代四羊方尊
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方口,大沿,长颈,高圈,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34.5公斤。口沿下饰蕉叶纹,下为夔纹带,自肩至足四隅为四羊,各露前半身,形象逼真。肩上有隆起龙纹,龙......

-
〓 二羊图卷
纸本水墨25.2×48.4厘米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赵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创......

-
〓 宋代玉卧羊
宋代玉器,长8厘米,宽5.9厘米,高4.3厘米,武汉博物馆藏。质料为青黄色玉。圆雕卧姿,身体卷曲,回首前视,展示出羊的温和、恬淡与宁静的性格。嘴巴抿紧与左后足相连,羊角下垂后卷如钩,左前足和右后足隐去。羊角、背及尾部用玉皮巧做,呈深褐色。通体比例协调,玉质温润,抛光柔和。玉卧羊是宋代常见的题材,其装饰技法和雕琢工艺具有......

-
〓 商代亚丑方簋
殷商晚期青铜器,通耳高20.7厘米,口纵11.9厘米,宽17.6厘米,重4.9千克,出土于山东益都苏埠屯,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在青铜礼器中,簋是用来盛食黍稷的容器。一般的簋形器为圆腹圈足,而本器为罕见的方形,因有铭文“亚丑”二字,故名曰“亚丑方簋”。腹两侧饰以兽吞鸟状耳,侧视如冠羽长卷之立鸟伸展、俯视则如一大口侈张的兽......

-
〓 牧羊图
元/明无款设色绢本立轴...

-
〓 西晋青釉羊
西晋日用瓷器,高13.5cm,长15.0cm,宽11cm,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羊呈卧伏状,昂首张口,体态肥硕。背部饰对称的线条纹。两肋刻划羽翼。釉色青绿,晶莹润泽。羊首上端开一圆洞,应是香插之类的日用品。此种器物自三国至东晋都有烧造,但东晋以后的制作较为粗糙。它的用途是作为随葬的冥器。羊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祥瑞动物,羊形青......

-
〓 商代虎逐羊枓
商后期青铜器,通长17.5厘米,枓深4.8厘米,枓径9.5厘米,重500克。1977年陕西清涧解家沟出土,现藏绥德县博物馆。枓是一种挹酒器,枓体圆形,深腹,斜壁,平底。枓柄端作一羊首,角大而向下曲,双目圆睁,作张口嘶呜之态。扁平柄正中有一长方孔,柄面后立一虎,虎前立一小羔羊。虎尾托地稍卷,脊骨鳞次,作张口垂涎之势。羔羊......

-
〓 羊图
24.8×25.0东京国立博物馆...

-
〓 东汉孙仲乔造石羊
石羊用整块石头圆雕而成,高99cm,长100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羊角侧卷成“C”形,体两侧羊毛为同心圆状,腿跪卧,前部刻有铭文“永和五年大□□□月九日西郭记子丁次渔孙仲乔所作羊”。永和为东汉顺帝刘保使用的年号,五年为公元140年。石羊传出自山东临沂县石羊镇。与孙仲乔造石羊一同入藏故宫的是另一件刻有“孝子徐侯”的石羊......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