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五味杂陈《丹阳帖》
“丹阳米甚贵,请一航载米百斛来,换玉笔架,如何?早一报,恐他人先。芾顿首。”这是北宋书法家米芾写给友人的一件尺牍,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封信。今天我们要传递一件事,根本用不着磨墨理纸,又写又封又寄地折腾若干时日,但闻拇指击键窸窣有声,然后叮咚脆响,一条手机短信便“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地发送到了目的人。可以负责任地说,倘若米......

-
〓 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山中酬人卷》
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山中酬人卷》局部 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山中酬人卷》 局部 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山中酬人卷》局部 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山中酬人卷》 局部 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山中酬人卷》 题跋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作品真迹《山中酬人卷》,作品极为罕见,被誉为米芾最具“沉着痛快”风格的作品之一。全卷共24......

-
〓 赵之谦行书《中秋诗四条屏》 晚年精品
赵之谦(1829~1884)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庵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倔雄强,别出时俗。赵之谦《峄山刻石》临本再现《峄山碑》的风神并写出了自己的特色,是后代初学......

-
〓 清代大书法家铁保临颜真卿帖册
清代大书法家铁保临颜真卿帖册,纸本24.8×13.5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铁保(1751-1824)字冶亭,号梅庵,满洲正黄旗人,书法早年曾学“馆阁体”,后学颜真卿,纠正“馆阁”带来的板滞之病。与成亲王、刘墉、翁方纲,称为清四大书家。余近得旧拓坐位帖,惜目力渐昏,不能多临写耳。铁保。...

-
〓 米芾行书作品《唐诗五律》
米芾行书《唐诗五律》是其晚年的经典代表作,创作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米芾时年53岁。真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书写内容为唐代武平一的《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作品艺术特色:在笔法上,藏锋起笔,入纸后先逆锋,再衄挫、提按,行笔中侧锋并用,“八面出锋、沉着痛快”,笔画饱满浑厚、绵里裹铁,张力十足。用笔方圆兼备,......

-
〓 米芾早期行楷作品《离骚经》
米芾是北宋著名书法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为“宋四家”。《离骚经》是他在31岁时(元丰四年,即1081年)书写的,内容为屈原的长篇抒情诗《离骚》。此时的米芾处于书法风格的探索形成阶段,此作反映他融合唐人笔法并上追魏晋风格的探索。该作品以小行楷书写,兼具楷书法度与行书灵动。其起笔藏锋,入纸后回锋、衄搓丰富,行笔中锋与......

-
〓 王铎行草《陪泰折坛册页》
《陪泰折坛册页》是王铎于己丑秋月(1649年)创作的行草书作品。作品为纸本册页,纵26.5厘米,横15.5厘米,共24页,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当时明朝灭亡,王铎在清朝为官,处于复杂的政治和人生境遇中。这种经历使他内心充满矛盾与感慨,其书法创作也成为情感寄托的重要方式。此册页是王铎在陪祭泰折坛等相关活动后,有感而发创作的......

-
〓 饶介草书作品《送孟东野序》
饶介(1300年-1367年),字介之,号芥叟,自号醉樵、醒樵等,江西临川(今抚州)人,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书法家。《送孟东野序》是唐代古文名篇,以“物不平则鸣”为核心。饶介生活在元末,当时书坛受赵孟頫“复古”思潮影响,强调回归“二王”传统,饶介作为赵氏书风间接继承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该作品。此作是饶介《草书韩愈柳......

-
〓 明代沈度小楷书法《心经》欣赏
沈度,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是明初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明成祖朱棣执政后,为强化皇权统治,注重文化正统性,沈度因善书被擢为翰林典籍,专司朝廷文书誊录。成祖誉其为“我朝王羲之”,这一评价不仅奠定了沈度的地位,更使其书法成为官方书写的标准范式。沈度的书法根植于晋唐传统,尤以虞世南、赵孟頫为宗,融合了唐代楷书......

-
〓 米芾书法《甘露帖》高清完整版
米芾,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其书法以“风樯阵马,沉着痛快”著称,兼具法度与个性。《甘露帖》(亦称《弊居帖》)为其晚年行书代表作,承载了米芾对居所“宝晋斋”的情感寄托,更集中体现了其书法艺术的成熟风格与独特审美追求。《甘露帖》创作于米芾晚年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时期,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纸本行书。此帖为信札形式,内容围绕......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