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明先生在向记者介绍如何鉴别瓷器
到北京,通过法国著名侨领、法中协会秘书长胡宗源先生的引荐,有幸到胡宗源秘书长的师傅田立明先生的瓷室,亲眼看田先生如何鉴宝?听田先生讲述“瓷生”……
如“瓷”人生!
田立明先生一生痴爱瓷器。平时话不多的田立明先生,说到瓷器,滔滔不绝;看到瓷器,两眼发光……
田立明先生毕生的心愿,是把中国的陶瓷文化,正本溯源,毕其一生,苦心钻研,发扬光大。
与瓷器结缘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他只身南下广东闯荡,众多港商一掷千金购买“破罐烂碗”,引起了他的好奇。也许是自幼酷爱绘画的天性使然,他很快感悟到,那些“破烂”身上有着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由此,他发现了“阿里巴巴”的宝洞,一脚踏了进去。
田立明历尽千辛万苦,把藏在天南地北深山老林中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官窑遗址和龙泉、磁州、耀州等十多座著名民窑遗址寻访一遍,挖掘采集了数吨重的瓷片标本,窑口门类多达20多种,其中定窑、官窑、磁州窑、影青、元青花瓷器标本数量在全国收藏者中位居第一,他个人收藏的精美珍品瓷器也多达数千件。
破碎残缺的瓷片标本,在田立明眼里都是解剖中国陶瓷发展的鲜活样本。运用这些碎片标本比对,不仅可以鉴定市面上瓷品的真伪,还可以通过研究整合出我国陶瓷发展的“编年史”和品鉴大全,展现古人的聪明才智,让后人了解先人智慧的结晶,从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2004年9月,淮北市博物馆成立不久,田立明前去观赏展品。那天恰逢闭馆,田立明站在门外十多米外,扫了一眼大厅中央用玻璃罩起来的镇馆之宝——“定窑鸡首壶”,脱口而出:“你们那件镇馆之宝是赝品!”这件镇馆之宝已经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为真品,现在竟被他指为赝品,工作人员觉得非同小可,立即向领导报告。正在外地出差的馆长傅立泉立即赶回来请教,并邀请多名顶尖文物专家集体鉴宝,结果确定“定窑鸡首壶”确实为赝品。傅馆长对田立明钦佩不已,决定聘请他为客座教授,并委托他负责该博物馆及对周边地区收藏爱好者藏品的鉴定。
2009年,田立明牵头在宿州举办鉴宝活动,邀请国博文物鉴定中心著名瓷器鉴定专家李知宴等来家乡鉴宝。活动期间,一位朱姓藏友的一件汝窑洗被专家鉴定为仿品,但田立明却从造形、釉、支钉痕老化程度分析,认定其是珍品。后经仪器检测,田立明的结论被证实。这件汝窑洗被一位行家以400万元高价买走。
田立明收藏瓷器数千件,从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欣赏和保护文物为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他也因此获得了“瓷圣”的美誉。然而,在这位瓷器鉴赏大师的心里,却一直怀有隐忧:瓷器鉴定人才匮乏。为此,田立明决定下功夫培养人才。他受聘担任北京文博学院教授以后,积极向学生传授中国陶器的品赏及鉴定知识,还利用讲座引导瓷器鉴赏爱好者走进陶瓷世界。他为自己制定了计划,准备将自己30多年的研究成果写成10本书,以详实的资料为依据,介绍专业知识,阐明瓷器鉴定、真伪分辨技巧,让普通读者一书在握,便可成半个“陶瓷鉴定专家”。
谈及陶瓷文化,田立明说,起初他是因陶瓷的造型和纹饰的美,才去喜欢并收集它,继而去研究它。在研究的过程中,田立明意识到陶瓷不但是一件艺术品,而且是古代久远文明的载体,它的美是我国文化积淀孕育出的成熟之美。
田立明认为,在瓷器鉴定届风雨数十载,田老先生从未随波逐流为人言所动摇,始终坚持自己的观念,坚持用事实说话,并创建了自成一派的鉴定方法。陶瓷研究是复杂的,它涉及到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以及地域文化特征、区域土质特征和气候特征等。“陶瓷可以体现我们民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他呼吁大家积极宣传中国的陶瓷文化,让全世界都能从陶瓷上了解中国的古代文明,使中国的文化精髓传承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