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故宫博物院的王连起先生回忆,在1992年的美国堪萨斯董其昌大展上,方闻先生的两位学生曾就赵孟頫和董其昌的艺术成就进行过辩论,一时间各持己见,争执不下。轮到王连起先生发言时,他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委婉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深度是指格调、气韵和品味,这些因素主观性相对较强,不好比较,但广度是可以比较的,书法是真草篆隶,绘画是山水、人物、花鸟、鞍马。从这个方面来讲,董其昌只能画山水,书法只能写楷书,而赵孟頫真草篆隶诸体兼善,山水、人物、鞍马、竹石、花鸟皆擅,且工写兼能,而且他在元代这样一个中华民族固有的先进文化受到压抑和阻碍的时代,能够通过个体的力量延续和发展中华的悠久文化艺术,不仅在元代是一位“笼罩”性的艺术家,也深深影响了日后中华文化艺术的发展,他的艺术成就和历史贡献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此次故宫博物院的赵孟頫书画特展,联合上海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共分前后两期展出整整107件赵孟頫及其相关作品,这样大规模的展览几乎全面涵盖了赵孟頫一生中的经典书法、绘画作品,而且以一种艺术史的展开脉络,清晰的梳理了赵孟頫书画艺术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及其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和影响,也通过这些作品为观众勾勒出了一位艺术“学霸”的形象。可能我们都会惊叹同期于故宫午门上陈列的《千里江山图》,惊叹于一位18岁少年的天才创作,但可能赵孟頫并非是天才,他只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自我要求,充分成全了自己的天赋,中央美院的邵彦老师在近期的讲座中谈到:赵孟頫并不属于“才子”型的人物,他更像是一位被妈妈逼出来的“学霸”,在文化艺术全面发展的背后,也许还有诸多落寞、苦闷萦绕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