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网!请
【登录】
或
【注册】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首页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国宝文物
墨客专稿
诗词文赋
国学文化
动漫先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书法课怎可沦为“鸡肋”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473次 | 更新时间:2016-03-14 14:07:52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关于深入推动书法教育的声音特别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改琴委员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研究工作范围和教育督导专项内容。全国政协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也呼吁,要通过让孩子练毛笔字,使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青少年心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则指出,虽然书法已经进了课堂,但效果并不理想。所有的声音都指向一个问题:目前书法课的设置,形式大于内容。
2011年起,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2013年起,书法课正式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尽管从文件到落实一路顺畅,但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很多学校的书法课,由于课时短,并没有招聘专门的教师,也没有设置相应的编制和岗位,仅由美术或者语文教师代课。有些地方的小学,甚至让书法特长生给同班同学上课。
这就导致了被赋予传承中华文化、培养艺术情操功能的书法课,在现实中沦为了“鸡肋”,不少家长说:“有那个时间不如去练练英语。”目前在很多学校,书法课被挤占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都远远背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
承载中华文化的汉字,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文字书写变成艺术的文字。林语堂曾说:“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所以,要弄懂中国的艺术,我们必须从中国人的韵律和艺术灵感的来源谈起……这种对韵律理想的崇拜首先是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发展起来的。”他还认为:“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中国人民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
书法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非功利的。周汝昌曾言,把字学好写好,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完成的课业,亦即“及格”的国民文化教养。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孩子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都处在旺盛阶段,书法教育可能起到深远的作用。
早已有人表示担忧:在互联网时代,孩子们会逐渐默认,汉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拼出来的;如果只在网络上拼字,甚至可能会逐渐淡忘掉汉字横竖撇捺的概念,这对于汉字文化基因的传承是很不利的。因此,让学校、家长重视起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岗位编制上给书法老师以保障,把书法教育纳入考核和监督的范畴,是当务之急。书法进课堂仅仅是一个开始,如何让书法艺术真正走心,形成伴随学生一生的文化修养,教育界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上一篇 ∧
书法家曾翔:好玩的艺术 好玩的人
下一篇 ∨
当代书法名家中收藏谁的作品升值潜力大 藏家必看!
相关动态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
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
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
书法——中国文化的核心
赵晶:明代画院画家的选拔与日常
刘汉娥 :连环画当年的辉煌是怎么出现的?
冯嘉安:容庚书画鉴藏中的身份焦虑
中国画欣赏三大看点:气韵、笔墨、章法!
北大教授朱良志谈中国艺术:从自己的真实生命体会出发,就是创造永恒
曹俊:探索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一个范本
谢丰、杨代春|润物无声 高校如何做到“文化育人”?
古装剧该如何创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书法家推荐
郝乃元
韩智全
王震
刘永健
李茂云
彭海峰
姚勇会
吴以道
杨剑华
华一民
画家推荐
陈碧海
杜五栋
陆越子
王志伟
刘源泉
刘燕声
罗小珊
张迎春
涂紫期
李琳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