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艺术教育正正“名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中,艺术学是含在文学门类之下的四个一级学科之一,但在实际教育格局中,各类专业艺术院校、各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远远不是文学能统摄。
在国际上,艺术学是与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等并列设置。全国政协委员、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因此提出,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实践证明,这样的设置不尽合理,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艺术学科的健康发展。彭志敏说,从我国现行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应用型、实践型的拔尖艺术专业人才大都集中在独立设置的专业艺术院校。但由于艺术学科所处的地位现状,绝大部分优秀的单科艺术院校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上与综合性大学艺术院(系)的地位不对等,从而失去平等竞争和均衡发展的机会。彭志敏为此建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参照国际惯例,根据中国国情,科学推进学科目录修订,把艺术学上升为与文学平行的学科门类。教育部可单独设立专门管理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司,或在高教司中分设专门管理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处,并单独制定适合专业艺术院校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的积极政策,以具体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保证艺术学科建设和专业艺术院校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教育,但很多地方在实际工作中艺术教育却处于次要地位,甚至出现“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黄河的感受。
“现在的艺术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重视艺术比赛的结果和成绩,而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宗旨;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文化素质的培养等。这些做法都偏离了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应试教育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特殊反映。”黄河因此建议,要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到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去,真正确立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尊重艺术自身规律 国家教育机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大推动了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才能等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完全照搬一般普通高等教育模式来规范艺术教育,对艺术教育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制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说,艺术教育应该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能用理工科的标准来衡量所有专业。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评弹艺术家盛小云也认为艺术教育要坚持符合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在就业过程中过分注重学历和文凭,这一点对个性较强的艺术专业教育带来的影响尤为突出。对于专业艺术学校的学员来说,学历和文凭固然重要,但作为从事表演的学生更多还是要注重在舞台上积累经验,经历过舞台上的打磨后,再回到学校深造,这时对老师所教的内容,因为在表演实践中有了切身感受,所以学习起来效果就更好,这是比较适合艺术发展规律的。相反,如果直接经过几年的学习得到大专乃至更高的文凭,很多学生由于一点演出经验没有,不清楚表演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观众需要什么,这无疑是违背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盛小云还认为,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对于许多门类来说,相对有效和科学的教学方式是老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式的教与学。
但现在很多学校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师资力量有限,无法保证以前那样一对一式的小课教学,很多情况下都是一个老师同时为多个学生教学,这个培养过程好比是一种流水线性的操作,培养出来的生源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还有,艺术学校学生按照普通教育模式来招生,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年龄一般都接近20岁了,如此“高龄”才开始专业的艺术学习,对于很多艺术种类来说都错过了最佳学习时机。盛小云由此建议,在大力提倡教育规模化、系统化发展的同时,要充分注重艺术教育的特殊性,而不是“一刀切”。要合理尊重各艺术门类自身规律,对于包括曲艺在内的许多艺术门类来说,“小而精”的教学方式要比“大而全”的教学方式更具合理性。只有根据各个艺术门类在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生源情况去培养人才、吸纳人才,才有可能对艺术教育的发展形成一种真正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