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杨涟信札欣赏
杨涟(1572-1625),字文孺,号大洪。应山(今湖北广水)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累官至左副都御史,以敢言著称。泰昌元年(1620),与左光斗等反对李选侍。天启四年(1607),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次年为魏忠贤诬陷入狱,受酷刑死。崇祯初,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烈”。有《......

-
〓 李元度手札欣赏
李元度(1821-1887),字次青、笏庭。道光间就读于岳麓书院,与曾国藩同窗。道光举人。湘军初起时,得曾国藩赏识,应邀入曾国藩扩办的团练,李为营官,咸丰年间,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曾疏陈筹防筹饷之策,中有建议福建巡抚专驻台湾,以防法、日逞凶等策。官至贵州布政使,著作甚富,其中以《国朝先正事略》尤为巨著,还主纂同治《平江......

-
〓 左光斗手札欣赏
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共之,号浮丘。安庆桐城(今属安徽)人。万历进士,授中书舍人,擢迁御史,奉命办理屯田事务,在北方大兴水利,垦水田,种水稻。泰昌元年(1620)他与杨涟等反对李选侍。又与杨涟同因弹劾魏忠贤而下诏狱、受酷刑死。此札与前杨涟札内容相近,都是意气相投朋友间相约聚会之事。而书法较杨涟字写得飞动......

-
〓 冯煦书法手迹欣赏
冯煦(1843-1927),江苏金坛人。字梦华,一字孟华,号蒿庵,晚号蒿叟,又号蒿史,辛亥后自号蒿隐公。室名蒙香室、蒙香馆、养真室。光绪十二年(1886)中探花,授编修,官至安徽巡抚。民国后,以遗老自居,被任命督办江淮赈务,受聘纂修《江南通志》,任参政院参政。善诗词骈文,世尤重其词名。著有《蒿庵类稿》、《蒿庵随笔》,又......

-
〓 黄道周致韫生手札欣赏
黄道周(1585-1646),字幼平、又作幼玄,一字螭若,号石斋。福建漳浦人。明天启二年(1622)与倪元璐、王铎一同中进士。选庶吉士。崇祯年间,擢为大学士;南明福王朱由崧于南京即帝位后,任礼部尚书;唐王聿键被拥立于福州时,任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一生不谐流俗,为人严冷方刚,以文章风节高天下。后复明无望,被俘于南京,不肯......

-
〓 益龄信札手迹欣赏
益龄是梁鼎芬的学生加表弟,信中“番禺表兄师”、“节师”等称谓已明明白白地传递了这一信息。再细审其书法,无论用笔、结体都明显受到其师的影响。梁鼎芬早年习过欧阳询、柳公权和黄山谷,在益龄的笔下也很好地得到传承。不过他没有了梁鼎芬晚年的率意和恣肆,代之以清新隽永,如山泉汩汩流淌......

-
〓 吴锡麒信札欣赏
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谷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曾为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后以亲老乞养归里,主讲扬州安定乐仪书院至终。其诗笔清淡秀丽,亦能词,以骈文著称。著有《有正味斋集》七十八卷。此札为吴锡麒致画家尤荫(1732-1812,号水村,能山水、花鸟......

-
〓 温肃手札欣赏
温肃(1879-1939),广东顺德人。字毅夫,号檗庵、清臣,室号百甓斋,近代岭南著名书家。温肃的书法得益于宋代黄山谷行书最多,长枪大戟,仪态可掬。或许是性格使然,他写行书没有黄的开张气度,笔致间多了些温润的成分,因此他的这种书风在清末民初的书坛中很难凸现出来。...

-
〓 袁枚书信手札欣赏
袁枚(1716-1798),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苍山居士,晚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今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著述以终老,世称随园先生。有《小仓山房集》、《......

-
〓 张季鸾手札欣赏
张季鸾(1888-1941),陕西榆林人。原名炽章,以字行。笔名季鸾、一苇、少白、榆生。清末留学日本,出版《夏声》杂志。辛亥革命后在京创办《民立报》,在沪开办《民信日报》,先后任京沪《中华新报》总编辑。一九二六年与吴鼎昌等在天津接办《大公报》,任总编辑。一九三六年主持上海《大公报》。张季鸾的行书颇似晚年梁鼎芬的笔致,率......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