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米芾书法艺术赏析《陈揽帖》(大图)
释文:昨日陈揽戢戢之胜,鹿得鹿宜,俟之。已约束后生同人,莫不用烦他人也。轸之只如平生。十官如到部,未缘面见,欲罄绅区区也。芾顿首再拜。简介:米芾《陈揽帖》(昨日帖) 纸本 行书 纵25.9厘米 横20.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所云无一事可考,只知此帖之笔意与《参政帖》近似,当是同一时期之作。《陈揽帖》,《墨缘汇观......

-
〓 宋代米芾书法《小楷千字文》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定居江苏镇江。因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

-
〓 苏轼行书欣赏《啜茶帖》
苏轼行书欣赏《啜茶帖》书于1080年(元丰三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曾编入《苏氏一门十一帖》。内容是通音问,谈啜茶,说起居,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 释文:道源无事只今可能枉顾啜茶否有少事须至面白孟坚必已好安也轼上恕草草...

-
〓 米芾草书《吾友帖》艺术赏析(大图)
米芾草书《吾友帖》艺术赏析(大图) 释文:吾友何不易草体?想便到古人也。盖其体已近古,但少为蔡君谟脚手尔!余无可道也,以稍用意。若得大年《千文》,必能顿长,爱其有偏倒之势,出二王外也。又无索靖真迹,看其下笔处。《月仪》不能佳,恐他人为之,只唐人尔,无晋人古气。 简介:米芾《吾友帖》(草书九帖之四) 纸本 草书 纵25.......

-
〓 蔡襄草书尺牍《陶生帖》
蔡襄草书尺牍《陶生帖》,1051年。纸本,纵29.8cm、横50.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陶生帖》为草书翰札。潇洒劲逸。结体欹正大小,重轻疏密,随心所至,一气呵成。黄庭坚说:“君谟真行简札甚秀丽,能入永兴(虞世南)之室”是很正确的。释文: 襄:示及新记,当非陶生手,然亦可佳。笔颇精,河南公书非散卓不可为,昔尝惠两......

-
〓 苏轼书法赏析《致季常尺牍》(一夜帖)
苏轼行书书法赏析《致季常尺牍》,又名《一夜帖》,30.3 X 48.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致季常尺牍》是苏轼谪居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写给朋友陈季常的信札。陈季常是苏轼老长官陈希亮的儿子,喜谈佛法,晚年隐居在黄州、光州之间,因为与当时谪居在黄州的苏轼时有往来,便成了好友。在这封信札中,苏轼托陈季常向王君转达:王君......

-
〓 米芾晚年成熟书风代表作《德忱帖》赏析(大图)
米芾晚年成熟书风代表作《德忱帖》赏析(大图)释文: 五月四日,芾启:蒙书为尉(通慰),审道味清适。涟,陋邦也,林君必能言之。他至此见,未有所止,蹄涔不能容吞舟。闽氏泛海,客游甚众,求门馆者常十辈,寺院下满,林亦在寺也。莱去海出陆有十程,已贻书应求,倘能具事,力至海乃可,此一舟至海三日尔。御寇所居,国不足,岂贤者欲去之兆......

-
〓 米芾书法大图《久郁帖》拓本
米芾(1051-约1108),北宋,字元章,号襄阳漫土、海岳外史。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史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他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确实是个早熟的怪才。在书法上,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

-
〓 米芾草书《元日帖》艺术赏析(大图)
米芾草书《元日帖》艺术赏析释文:元日明窗焚香,西北向吾友,其永怀可知。展《文皇大令》阅,不及他书。临写数本不成,信真者在前,气焰慑人也。有暇作谱,发一笑于事外。新岁勿招口业,佳。别有何得?泗戎东下未?已有书至彼,俟之。简介:米芾 《元日帖》 纸本 纵25.2厘米 横40.5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此书约书于元符二年......

-
〓 米芾草书《焚香帖》书法赏析(大图)
释文: 雨三日未解,海岱只尺不能到,焚香而已。日短不能昼眠,又人少往还,惘惘!足下比何所乐? 简介:米芾《焚香帖》 草书 纵25.2厘米 横25.2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米芾《焚香帖》,又作《海岱帖》,草书九帖之九,为米芾知涟水军时所写之尺牍,以帖中有“焚香”二字,故取之以名。后又有人以首三字「两三日」为名,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