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东汉隶书欣赏《封龙山颂》全图
东汉隶书欣赏《封龙山颂》也称《封龙山碑》,东汉延熹七年(公元一六四年)十月立。原碑在河北元氏县西北之王村山下。清道光27年(1847)为元氏知县刘宝楠访得,移置城中文清书院。隶书,十五行,行二十六字。...

-
〓 汉碑代表作《池阳令张君碑》
汉碑代表作《池阳令张君碑》。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碑刻石为隶书体,存字宛如新刻,书文刻字极有劲力,是汉碑代表作之一。...

-
〓 褚遂良楷书《伊阙佛龛之碑》
褚遂良楷书欣赏《伊阙佛龛之碑》亦称“褚遂良碑”。篆额题《伊阙佛龛之碑》。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宾阳洞内。这里因伊水东西两岸之香山和龙门山对峙如天然门阙,故古称“伊阙”,隋唐以后,习称龙门。《伊阙佛龛之碑》通高约 5.00米、宽1.90米。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是早期传世褚书......

-
〓 汉代隶书《朝侯小子碑残石》
汉代隶书《朝侯小子碑残石》出土於陕西长安县,现藏故宫博物院。《朝侯小子残石》碑阳存十四行,行十五字,碑阴漫漶存十字。残石首行有“ 朝侯之小子”等字,故得名。残石年月无存,曾有人定为西汉刻石,但番其书法,是成熟的隶书风格,应是东汉时期的作品,字体秀美飘逸。笔法劲健。秦文锦评谕此残石说:“书体的《孔宙》、《史晨》之间,逊其......

-
〓 元代龚璛书法鉴赏《教授帖》
元代龚璛书法鉴赏《教授帖》此帖上款称钱氏为“教授”(即教谕),可知应书于元至大年间(1308-1311年)钱氏为吴县教谕时。当时龚璛年约40余岁,应为其中年之笔。此帖书法运笔流畅自然,连贯潇洒,下笔强劲而有力度,可以看出龚璛很善于运用笔锋。书法表现古澹清和,不失晋人法度。释文:记事拜复钱翼之教授足下,客袁州龚璛敬封。璛......

-
〓 褚遂良书法作品欣赏《文皇哀册》
唐代褚遂良书法作品欣赏《文皇哀册》。放大书法图片12张。《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连宋代不以唐书为然的大书画家米芾也用最美的词句称颂他:“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以表明褚的字体结构有着强烈的个性魅力。...

-
〓 北宋李之仪行书欣赏《汴堤帖》
北宋李之仪行书欣赏《汴堤帖》纸本;纵28.3,横35.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鉴藏印记有“宋荦审定”、“淞洲”、“皇十一子成亲王诒晋斋图书印”、“莲樵鉴赏”等。《汴隄帖》是李之仪对友人应酬问候的信札。此帖笔画劲媚,结构紧凑,重心于上,展示了李之仪的书法特点。李之仪(1038-1117)字端叔,乐寿(属河北省)人。北宋......

-
〓 北魏《张猛龙碑》清晰拓片33张
北魏《张猛龙碑》清晰拓片33张...

-
〓 日本空海书法赏析《灌顶历名》
日本空海书法赏析《灌顶历名》;空海从唐归国后,于弘仁三年(812)十一月十五日,在京都雄山寺为前来受金刚界灌顶僧人书写的名录。同年十二月十四日,又于高雄山为受胎藏界灌顶的僧人书写了名录。此幅由于是空海在极不经意之中信手书写的,文中有多处涂改的痕迹,因此更显得自由无碍,妙趣天成。同时也可以窥出有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情趣流......

-
〓 魏碑精品龙门二十品之《太觉造像》
魏碑精品龙门二十品之《太觉造像》,又称《比丘道匠造像题记》,无造像纪年,依据其风格和所处位置,当在北魏孝文帝太和末年和宣武帝景明初年间。释文:大觉去尘,有生谓绝,寻处刊形,则应合无方,升峰由源,思果依本,是以比丘道匠,住与妙因。今悟尽性,竭已成心,造像六区。上为皇道更隆,三宝无点,愿师僧父母,魂与神游,宿与慈会,身终百......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