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鉴赏、收藏和投资中国古书画者而言,除了辨别真伪外,一个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评估中国古书画,也就是书画的买卖价格与投资回报问题。
根据过去古玩界流传的定价标准,一般情况是:前代的高于后代,大名家高于小名家,有款印的高于无款印的。在同等情况下,书画作品的题材、内容、质地、幅式、保存状况、题跋藏印等,都对价格有着影响。以绘画与书法比,作画难于书法,故价高于书法。与题材内容论,书法中楷书高于行书,行书高于草书;绘画中山水高于人物,次为花鸟竹石,再次为走兽虫鱼。以质地论,纸本宜于久藏故高于绢本,续本最下。以幅式论,立幅高于横幅,其中尤以高四尺宽二尺的最优,太大或太小的价格就低;横幅五尺以内称“横披”,五尺以外称“手卷”,手卷以长达一丈为合格,越长价格越高;册页与屏条不能足数者称为“失群”,价格就低。以保存状况论,纸绢完整不破,面上清洁白净、精神实足,对光照视,背后无贴衬的为上品;表面完整而背后多有贴衬,但原神不失为中品;纸绢破碎零落,片片凑成,背后满缀贴衬,面上又以墨色补描,或有污损受潮等为下品。以题跋藏印论,题字越多越好,名人题跋及鉴藏印能抬高作品的价格。
旧时古玩业这些定价标准虽然不完全适应今天,但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此外古书画的价格与审美风尚有大的关系。元明以后,文六画有地位。清代书画市场,越是时代近的,反越能高价出售,如消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挥、王原祁)、吴历,挥寿平等人的作品,十分昂贵,每幅作品动辄值三五百金,卷册类高以千金计。而明代沈周、文微明、唐寅、仇英等吴门派的作品反倒不受欢迎,每幅只能卖数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