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在分析书画“摹古”造假法的来由时我曾说过,因为有些书画名家有“崇古”癖好,他们把摹仿前辈某名家某技法或某具体作品的“像”视作是自己艺术创作能力“高”的体现;而鉴藏界中也有许多持同样观点的人专门热衷于收藏这类名家作品,所以从古到今,既有不少名家公开在从事摹古类作品的创作,又有若干作伪者背地里在“绝对克隆”那些书画。
论“绝对克隆”式“摹古”造假的具体操作手法,其实无非也是先精心选取或原作或画册里影印件之类的“合适”母本,然后不做任何变动地一五一十将其统统复制出来。在古代书画名家中,远的如宋、元时期的不说,稍近的如明代的沈周、文徵明、唐寅、董其昌与清代大小“四王”等那些画家,他们真正意义上的摹古类真迹确实不少,因此在世面上署他们名的“摹古”类“绝对克隆”成品也比较多;现代书画名家如张大千、吴湖帆、陆俨少与陆抑非等,他们个个几乎都是身怀绝技的摹古能手,故而现在便有许多作伪者专做他们这类画作的假,这就给许多鉴藏人带来了诸多辨识困惑。在此我还要特别强调一点,“摹古”与“绝对克隆”本身就都是各具不同作伪理念的书画造假手法,且二者欺骗性都较强,现它们作了“互补”,因此,那必定是“难”上加“难”于被辨识的书画伪制。此外,作伪人在选用母本时一定不会是随意的,而是会充分考虑到“隐蔽”的因素,以便能让伪品不会轻易被揭穿或受到质疑。比如,母本原作被出版或收藏在海外的,伪成品就可能抛售在大陆;或反之,母本原作出版在大陆的,伪成品也许就抛售到海外。还有,所选取的母本原作在出版物中出版的时间长短问题,也将是作伪者必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