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火(赠沈睿)
            
            正文:
  电话里的杂音影响倾吐的
  勇气,象一只跃入池塘的青蛙
  回答却是干脆的,使人对于陌生
  产生一种戏剧性的信心。黄昏
  正用灰黑色的涂料,修饰着这个城市
  最初的冬夜。奔驰而过的轿车
  象一只只滑翔的海鸥,被天空的音箱
  放大了鸣叫的尖锐度∶而她喑哑的语调
  因一种饥饿的有效频率,缓冲着
  我们兴致不减的全方位问候。
  那些不断跌出的词语,从她的齿间
  象一阵流星雨,陨落在我们的肩头
  一个天文爱好者陷入一阵惊喜中。
  夜已过半,话题象一只特别好使的
  方向盘,轻松地转向令人晕眩的
  (当然不是晕车)、荒诞(但不荒凉)的
  某个角落。生活以震惊常人为乐!
  带着合谋者的笑容,浮在我们头顶
  上方,那隔了一层天花板之外的夜空
  天堂并非遥不可及,只是空着上帝的
  座椅,当我们围拢在一张方桌旁
  她摊开着双手,一束光降落在上面
  而那些年轻的指甲紧抓在衣袋里
  象是要把掩藏的拳头阻止∶谁又能
  把这场期待想象成一次缺席审判?
  在美国,象流水对土地的渗透本性
  她定居生根,建立了一棵树的地基。
  而听得见的回答却是在审判之外
  建立起城堡∶是否正由一只甲虫
  演习着判决的程序?而她享受着的
  是那悦目的、流放地的阳光吗?......此时此刻
  用难以涂改的黑暗,夜色加重了离别时
  内心的喧嚣∶粗大的水泥柱门廊
  重现着古代∶长亭还是都城?刘兰芝还是
  林黛玉?但更象换岗的卫士,她拥抱了我们
  把她银亮的耳环和眼睛里明洁的光
  静静地披盖在三个夜行者的身上......
  
  1999.1.19初稿,2.2改定
译文赏析:
作者介绍:
周瓒,
  周瓒(1968—),江苏人,1985年考入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大学时代(1985-1989)与朋友们组织诗社、创办刊物,自印诗集《七月潮》(1987)。1993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1998年,与友人创办女性诗歌同人刊物《翼》(至2001年已出版四卷),并参与北大同人诗刊《偏移》的编辑工作。1999年从北大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9年,获安高诗集整理奖,出版诗集《梦想,或自我观察》。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有诗集《影片精读》、《梦想,或自我观察》等。
         
        -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