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梁世雄先生接受南都记者专访。
梁世雄画作《不尽长江滚滚来》。
南都记者从梁世雄亲属方面获悉,10月22日上午,著名画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梁世雄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92岁。
梁世雄,1933年生,广东南海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中国画系主任、岭南画派研究室主任、岭南画派纪念馆副董事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常务理事,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专家小组成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广东省政协书画院顾问,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09年以来其分别向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公共机构捐赠代表作品及手稿文献,共计330余套逾千件。
师承岭南画派大师
作品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
梁世雄先生师承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并得其岳父容庚教诲。早年以中国人物画创作为主,20世纪70年代后转入中国山水画。任教职40余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美术中坚人才。
他在艺术上注重继承中华民族绘画的优秀传统,博采众长,努力探索中国画之时代精神。作品先后由国家选送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约旦及东南亚各国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展出。并先后在日本、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举办个展,新加坡及我国港澳等地举办联展。2019年4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心随江山——梁世雄中国画艺术展”。2021年5月在关山月美术馆举办“岁月雄风——梁世雄中国画艺术展”。2021年11月在岭南美术馆举办“河山闳廓——梁世雄中国画艺术展”。2023年12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河山在望——梁世雄捐赠作品展”。作品载入《中国艺术家辞典》《中国美术家词典》等权威出版物。
其作品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和国家机构收藏。2009年以来分别向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公共机构捐赠代表作品及手稿文献,共计330余套逾千件。
原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评价梁世雄时说道:基于岭南画风之根脉,兼取北方画派之雄浑,数十年笔耕不辍、初心不改,尽一己之画事,展祖国江山之宏图。
2021年4月,梁世雄先生曾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专访,谈自己当年随队赶赴新疆胡杨林采风的经过。
入藏写生绘成巨制
《雪山雄鹰》“飞进”人民大会堂
60年前,梁世雄等七位艺术家曾受原文化部委派踏上西藏高原,在雪域神奇土地展开采风写生,并担负着为人民大会堂西藏厅创作主题美术作品的重任,在数月的西藏之行后,他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国画巨制《雪山雄鹰》。
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梁江回忆起梁世雄等人的这段入藏经历时曾说:“几十年前的交通状况复杂,进藏写生需要非一般的决心和勇气,这背后承载着几代艺术家不畏艰辛求索的精神历程。”
离开西藏18年后,梁世雄还创作出水墨设色山水画《布达拉宫》。画作上布达拉宫高耸入云,画面下方晕染出缭绕烟云。广州美术学院副研究员赖志强告诉记者,这是一件以西藏为主题、能载入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册的重要山水画作品。
西藏主题的创作贯穿了梁世雄此后的艺术生涯,如《春耕》(20世纪70年代)、《红色的种子》(1976年)、《拉萨朝阳》(1983年)、《高原金秋》(2010年)等。
文化世家“接力”捐赠
《大盂鼎全形拓》填补国博馆藏空白
多年来,梁世雄及其家属陆续整理出大批不同年代创作的美术作品与文物收藏,频频向国家机构进行“大手笔”捐赠。在广州美术学院70周年校庆上,年逾九旬高龄的梁世雄曾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作品捐给国家,我心安理得。”
2019年,容庚诞辰125周年,梁世雄将自己一生创作的各阶段最具代表性作品全数捐出。其中,中国美术馆就收到了51幅、20件(套)作品。2023年10月26日,广州美术学院70周年校庆上,梁世雄偕同夫人、容庚之女容璞,向校方捐赠了60件、16套画作。事实上,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曾有德国收藏家斥资向梁世雄收购《不尽长江滚滚来》,他舍不得卖。后来一次家乡要办画展,梁世雄竟将它连同20多张作品送给了南海博物馆。梁世雄还曾向国博捐赠了多幅来自容庚、高剑父、关山月的作品。容庚1932年所得的《大盂鼎全形拓》,上有唐兰、商承祚、吴子馨题跋,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认为,此件早期的《大盂鼎全形拓》实属难得珍贵,填补了国博馆藏的空白。
广东省文联主席、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李劲堃表示,著名岭南画派画家梁世雄的离去是画坛的重大损失:作为画家,梁世雄笔墨精湛,擅长山水,其作品融合传统与创新,意境深远,展现出岭南山水的独特魅力;身为导师,他诲人不倦,培养了众多优秀艺术人才;作为岭南画派纪念馆的创始人之一,为岭南画学的传承作出积极的贡献。“梁世雄以其艺术成就和高尚品格,在中国画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