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大彬款“如意”紫砂壶
时大彬(1573--1648),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与供春、陈鸣远,并称三大名匠。据称︰时大彬的创作态度极其严肃,每遇不满意的作品,即行毁弃。即打碎十之八九也在所不惜,当时茶风盛行,对壶艺要求很高。
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时大彬制壶技艺全面,在泥料配制、成形技法、器形设计以及属款书法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陶乡丁蜀镇,以紫砂陶业为特色的专业村落星罗棋布。而作为中国紫砂艺术的发祥地 ,历代紫砂陶艺家摇篮的紫砂村,始于明,盛于清的紫砂陶制作生产已有六七百年历史。紫砂村名人辈出,代不乏人,窑火生生不息,陶业代代相传。紫砂村微信公众号将定期推出紫砂历史名人系列介绍,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紫砂资源,以及“中国紫砂第一村”这块“金字招牌”,更好地传承绵延千年的紫砂技艺和陶瓷文化,推动紫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紫砂壶是中国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茶,清香悠远,源远流长。在沏茶、赏茶、品茶的过程中,紫砂壶成了不可或缺的佳伴。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款近来工作室出品的独具匠心的紫泥全手工紫砂壶——大彬如意,一起领略它的泥料、容量和全手工制作难度,探寻紫砂壶的魅力世界!
大彬的制壶风格,不求妍媚悦目,而追雄阔气韵,看似稚拙,实为超凡脱俗。明代后期,中国的饮茶风格为之一变,封建士大夫阶层大多追求淡雅不凡的韵致,茶与文化的结合发展到极致。时大彬原先主要制作形制比较大的紫砂壶,这也是当时民间所需,文化阶层也十分喜欢。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社会上的审美情趣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大彬也日益不满于自己的创作。历史上有“娄东派”文化人,以董其昌、陈继儒、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等人为核心。时大彬与他们都有很好的交往,尤其与陈继儒、王时敏、王鉴交好。时大彬登门拜访,他们以诚相待。陈继儒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书法家,王时敏是“清初画坛四王”之首,明代宰相王锡爵的孙子。他们十分喜好饮茶、品茶,对“世间茶具之首”的紫砂壶当然更加钟爱。他们认为:饮茶之妙在于得趣与韵致,而非“牛饮”。时大彬心领神会,尽欢而归。这是一次紫砂艺术与文人与文化结合的里程碑式的活动,使紫砂艺术有了质的飞跃。
艺术点评:
此藏品盖呈凸圆形,为压盖,做工讲究。大气浑厚、壶韵饱满、色调沉稳。整器造型虽简练有致,但细部富于变化的雕琢刻划纹样则格外显眼而雅观,更渗透着浓浓的如意氛围,把吉祥这一主题充分地诠释出来,既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趣味,更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的心愿夙求。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虽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独运,朴雅坚致,妙不可思。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欣赏价值!
以上全部内容为平台主观观点摘录或原创文化广告包装,不代表任何藏品实际价值与真伪鉴定,藏友自行看待与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