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古篆探微”林海珊书法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联合主办,展览共展出林海珊近一两年来创作的60余幅作品,以篆书作品为主体,并展出隶书、行书的临创作品,其中几幅是近五年来入选国家级展览的复制作品。
作为汉字古代书体之一的篆书有着古朴、肃穆之美,以其独特的书写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书法爱好者的目光。古篆如何探微,日前,书法家林海珊接受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专访。
“‘古篆探微’这个展名是几经斟酌最终确定的。”林海珊表示,篆书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又有着古朴苍劲的艺术特点,此外篆书在五体书法中还存在着文字识读的问题,且篆书的艺术表现是从清代以后才开始蓬勃发展,“无论从文字学视角还是从篆书的艺术表现视角来看,篆书都还有很多值得书家挖掘的领域,因此决定将这一展览命名为古篆探微。”
林海珊介绍到,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是她在2023年下半年集中两三个月时间创作的,主要为篆书临创作品以及其他几种书体的临创作品。“我是以篆书为主攻方向,但由于是个展,作品数量大,书体又相对单一,如何让观者不至于审美疲劳,我做了许多思考。”展览中不仅呈现了林海珊新近的篆书作品,也呈现了一些隶书、行书作品,此前展览中她从未以隶书、行书作品示人,她谦虚表示“对于隶书、行书,我尚处于初学阶段,斗胆成作,心存惴惴。”
“看不懂,认不得”是欣赏篆书的一大门槛,普通民众对于篆书相当陌生,尽管篆书已不再日常使用,但是它是我们华夏民族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璀璨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一,我们不仅要继承保护,更要学会欣赏,“书法学界将五真、草、隶、篆、行五体分为静态书体与动态书体,真书,也就是楷书,以及篆隶为静态书体,行草书为动态书体。”林海珊介绍道,“篆书作为静态书体,她的审美要求是苍劲古朴,沉稳厚重,高居庙堂,凛凛之风,但又不失飞逸潇散,婉通玉畅,把静态书体写灵动,对书者的技法要求是很高的,同时也反映书者的艺术敏感度和艺术领悟能力。”
林海珊是江苏淮安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学生时代篆书是一门必修课。篆书是中国文字的源头,也是书法五体的源头,“任何学习,溯源是较为科学而高效的方法,我习书就是从篆书入手的。”林海珊开始习书那年已三十岁了,算是大龄学徒,刚开始学习书法懵懵懂懂,遇到了不少困难,一度陷入迷茫之中,“所幸我的习书是从美院开始的,按照教学设计,谨遵师嘱,慢步前行。本着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的态度,坚持了十几年,个中滋味,唯有自知。”
二十余年来林海珊在习书之路上笔耕不辍,她将自己习书的体悟浓缩为“习书三心”,用于自我勉励。第一心是“敬畏之心”,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承载着中国人几千年来遵循的“道”,尽管当下书法实用功能退却,但教化功能没有改变,林海珊认为我们既不能把书法神秘化,也不能平庸化,“书法不是高不可攀的,但也不能杂耍游戏、漫不经心,每个习书者,都应以修德立义、传道授业为宗要,习书才能给你带来无穷的力量和快意。”
第二心是“求索之心”,先贤为我们留下的丰沛绝美的书法遗迹是当代习书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典范式,近三十年来书法高等教育发展更是蓬勃,“习书亦有方向论和方法论,明理得法,方取赜奥。植根传统、取法乎上,是习书的不二法门。求速达,求离怪,求奇丑,求个性,都是习书的业障。”
第三心是“守恒之心”,坚守初心并非易事,王義之鹅池尽墨,智永高阁七载,习书一途没有恒日持久难有所成,“坚守的动力是信念,不忘初心,首尾一贯,坚守的方法是取舍,闲暇所弃,杂乱所屏。一曝十寒,为业不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唯有坚守,方得始终。”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林海珊看来,习书之路苦乐杂陈,无数次的重复、打破、冥思苦想,这都是习书者毕生的修行。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