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陆上主要有三大游牧民族:东亚蒙古系、中亚雅利安系和中东闪米特系。
闪米特系,指活跃于中东的游牧民族,包括阿拉伯人、犹太人、腓尼基人、库尔德人等等。他们擅长创造宗教,犹太教、基督教、摩尼教、伊斯兰教都是他们的杰作。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宗教信仰,均源自于闪米特系游牧民族。
雅利安系,起源于乌拉尔山以南的中亚大草原,向南入侵南亚和中东,摧毁了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及古巴比伦文明。雅利安人在印度创建了印度教(印度本土人创建的佛教,在和印度教的博弈中失败),在波斯创建了拜火教(最终被闪米特人创建的伊斯兰教摧毁)。
雅利安人南下之后,中亚变成闪米特系与蒙古系游牧民族向外扩张的交汇点。雅利安人南下的路线,也成为此后蒙古系游牧民族征伐南亚和中东的必经之路。所以吃瓜群众可以从印度数千年连绵不断的被征服历史中看到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的身影。
蒙古系,主要指起源于中国北方的马背民族,包括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与蒙古人。蒙古系游牧民族天然的本能是南下进攻华夏农耕文明区域,因为那里气候温和,人丁兴旺,财富众多。有些南下比较顺利,如鲜卑人、蒙古人、女真人,建立了国家甚至王朝。有些被击败,比如匈奴人与突厥人,便会向西去。
古代中国北方有一个游牧民族,叫丁零人;最初在贝加尔湖以南的苦寒之地游牧,臣服于匈奴。匈奴在和汉帝国的战争中遭遇重创而西去,东亚大草原出现了权力真空。丁零人趁机在蒙古高原扩散,向西远至阿尔泰山一带。
丁零人有很多部落,维吾尔人的祖先回鹘人、突厥人广义上都属于丁零人。公元540年,突厥这个词开始在中国史册出现突厥人在和匈奴人、柔然人、鲜卑人的博弈中日渐壮大,发展为准超级帝国。
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立隋朝。突厥趁隋朝立足未稳,从甘肃一带向隋朝发起大举进攻,隋文帝不得不发兵抵御,并修筑长城。隋炀帝的残暴征敛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内乱、分裂严重削弱了华夏,而突厥则因内部统一而转向强大,东起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都降附于东突厥。东突厥控弦之士多达百余万,达到了"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空前强盛程度。
由于东突厥沙钵略可汗即位,西突厥达头可汗拒绝承认沙钵略可汗名义上的宗主地位,583年东西突厥正式分裂并内战。
大唐贞观三年(629年)秋,唐太宗命李靖率李绩、柴绍、薛万彻,统兵10万,分道出击突厥,大败突厥军,东突厥灭亡。
大唐龙朔元年(661年)西域吐火罗归附唐朝,原来西突厥强盛时期统治区域也基本归入了唐朝的统治。
大唐天宝四年(745年)正月,后突厥白眉可汗被杀,后突厥毗伽可汗妻骨咄禄婆匐可敦率众归唐。
至此,存在了近两百年的突厥,在唐朝和回鹘的联合攻击下,国亡。从此以后,突厥在中国北方退出历史舞台,继之而起的是回鹘汗国。后突厥灭亡以后,突厥部分并入回鹘,部分融入唐朝 ,突厥一词逐渐少见于中国史册。
突厥虽然从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消失了,但同时也开始登陆在世界的历史舞台上。
突厥残部从天山以北向中亚迁移,和当地很多民族(如雅利安人、波斯人等等)融合,于公元975年建立了强悍一时的加兹尼帝国(首都加兹尼,今阿富汗加兹尼市)。巅峰时代的加兹尼帝国统治范围包括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伊朗、乌兹别克斯坦部分地区、巴基斯坦与印度北部。
突厥人整合了那些地方的语言,所以如今中亚的哈萨克语、土库曼语、乌兹别克语等等,都属于突厥语系。
随着加兹尼王朝在内斗(游牧民族国家的老传统)中式微,王朝北部有一个突厥部落趁机发展壮大。由于该部落酋长名叫塞尔柱克,他们在历史上被称为塞尔柱人。
塞尔柱克有位孙子,叫图格鲁克,是一位能力和野心兼具的人物,带领塞尔柱人造反,并在1040年与加兹尼军的决战中获胜。但图格鲁克并没有击溃加兹尼王朝,而是率领塞尔柱军队进入西亚,创建了塞尔柱帝国,并于1055年控制巴格达哈里发,自立为苏丹。塞尔柱帝国对西亚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土耳其、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国的语言突厥化,变成突厥语系国家。
而加兹尼王朝于1189年被另外一支突厥人建立的古尔王朝所灭。古尔王朝又被花剌子模所灭,花剌子模后来被蒙古人所灭。
塞尔柱王朝的旁支,一个突厥人控制的部落,在小亚细亚(如今的土耳其附近)建立了一个罗姆苏丹国。后来蒙古人西征,击碎罗姆苏丹。
突厥人在东亚,是纯粹的黄种人;在中亚和当地的雅利安人、波斯人等部落混血,兼有白种人与黄种人特征;而南下印度与中东的突厥人,在当地人口占比越来越少,黄种人特征就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