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开始的地方》绢本设色 黄冰迪 (中国)
《共享色彩·之一》布面丙烯 乔治·佩鲁卡其(厄瓜多尔)
《伟大的丝绸之路》油画 娜伊拉·阿玛多娃(阿塞拜疆)
《丝绸之路》油画 维亚切斯拉夫·柳科(哈萨克斯坦)
《露从今夜白》绢本设色 耿红彦(中国)
《多彩世界之生生不息》版画 胡洪波(中国)
人民网北京9月2日电 8月30日至9月20日,第八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如约而至登陆中国美术馆。本届国际美术双年展以“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为主题,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
本届双年展征稿范围扩展到150个国家,成功征集到近130个国家的近九千件投稿。最终共有来自五大洲113国的595位艺术家入选并参展,参展作品共计640件,其中,外国(含特展)作品446件,中国(含港澳台地区)作品194件。涵盖当代绘画、雕塑、装置、影像以及其他多媒体作品,共设有“白俄罗斯当代艺术”“韩国当代艺术”“新西兰当代艺术”“上合组织国家当代艺术”“从西班牙到南美洲当代艺术”“美国当代艺术”6个特展。
特展是历届双年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便于集中地展示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当代美术的独特面貌。另一方面,在双年展主展中无法兑现的效果,如一人多件作品或者系列作品的展示,就可以在特展中自如落实。
针对此次双年展主题“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具体到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这一主题则呈现为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中国艺术家以其作品的独创性,当仁不让地成为全球当代艺术光谱中的亮色;另一方面,中国艺术家所表达出的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与主张,深刻地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意涵。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就是中国艺术家不断融入世界,参与全球当代艺术体系建设的历史。换言之,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是在文明互鉴的框架中展开的。时至今日,中国艺术家已是世界艺术格局中的一员,而非看客。
北京双年展的中国模式,体现在展品形式上坚持以绘画、雕塑艺术形式为主,同时也适当采纳装置、影像等新媒体艺术形式。这是因为绘画、雕塑艺术在中国拥有丰厚的传统资源、大量的创作队伍、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公认的评价标准,同时坚持架上绘画也顺应了当代国际艺术绘画回归的潜在趋势。当代绘画、雕塑艺术并未因新媒体艺术形式的出现而过时或消亡,相反在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中不断完善、更新和丰富自身,在当代艺术中日益焕发出新的活力。 坚持以绘画、雕塑艺术为主的展品形式已成为北京双年展的一个独特品牌。一位参加首届北京双年展的瑞典艺术家说:“在欧美的当代艺术展上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影像、装置,在中国能看到如此众多来自不同国度的绘画、雕塑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因此,北京双年展被誉为“当代国际绘画、雕塑的中国支点”。
据悉,北京双年展自2003年举办首届以来,已成功举办7届,参展国家从首届的45个增加到本届的113个,先后有4千多位各国艺术家参展,累积有百万人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