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主办,波恩国立美术馆前馆长迪特·荣特(Dieter Ronte)教授策划的“王璜生:痕/间”(WANG Huangsheng : Tracespace)展览,于2019年1月19日在波恩当代艺术馆开展。
开幕式现场
波恩当代艺术馆艺术总监任戎主持开幕式
来自英国伦敦、意大利威尼斯以及德国各地的嘉宾和艺术爱好者欢聚一堂,策展人迪特·荣特教授、德国科布伦茨路德维希美术馆长贝亚特(Beate Reifenscheid)教授、中国驻德杜塞尔多夫领事馆文化处何文波参赞在开幕式上致辞,德国哈根国立美术馆长贝尔京(Tayfun Belgin)博士,德国联邦国家美术馆前馆长雅格布(Wenzel Jacob)博士,伦敦苏富比学院亚洲艺术课程主管、策展人何凯特(Katie Hill)博士,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Martin Fleischer先生,海德堡大学美术史家赵洲博士等专程前来参观并给予热情评价。哈根国立美术贝尔京馆长还邀请了王璜生教授2020年夏季在该美术馆举办个展。开幕式由波恩当代艺术馆艺术总监任戎主持。
科布伦茨路德维希美术馆馆长贝娅特博士致辞
展览策展人迪特·荣特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言
本次展览策展人、波恩国立美术馆前馆长迪特·荣特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长篇评论性发言,他说到:
“在王璜生先生这个展览里,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人们是可以在政治和社会批判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作为一个世界公民,一个艺术家可以去回应世界遇到的问题,同时并不使艺术的自由受到限制。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展览,但同时又包含很多情感。在这里,你会反思,会恐惧,会有自由的感觉,也会有压力。这取决于观众个人:你会如何讨论墨西哥,你会如何讨论特朗普,你会如何讨论台湾,你会如何讨论朝鲜和韩国。世界各地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哪里都有无法跨越的界限。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隐喻,一种精神之墙,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呐喊,同时又是试图克服问题和困难的洞察力。同时,王璜生先生作为学院的教授,你可以看到中国的学院体系是跟得上时代的,它吸收所有的现代科技,同时也吸收所有的问题。所以那句话‘艺术家画画,但不要说话’是完全错误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艺术家既能画画,也能说话。
参观现场
参观现场
王璜生先生是一个打破传统的人,或者说,克服传统的人,但同时,他又不是一个没有根基的。这在全球范围都很罕见,这也正是他是一个极重要的艺术家的原因。作为一个全球公民,他以一种非常批判的眼光看待社会,从他自己的经验出发反思这个社会,创作了这些作品,没有一件是曲意逢迎的。”
王璜生与德国哈根国立美术馆馆长Tayfun Belgin博士
王璜生与德国国家美术馆前馆长雅格布博士在展场
伦敦苏富比学院亚洲艺术主管何凯特教授参观展览
王璜生接受电视台采访
另外,德国联邦国家美术馆前馆长雅格布博士评论道:
“在展览中,我无时不想到战争与和平,伤害与保护,隔离与突破等,令我非常感动!”“在他的大型装置作品中,强聚光灯照射在闪亮的金属条束上,墙壁上的阴影是此起彼伏的线的流动诗意,并通过彼此重叠的表面形成对话,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锋利的金属线和充满伤害的倒钩形成了隔离区,这些铁丝网标志着对外的保护,并在同一时间对内产生了障碍。只有聚光灯的光芒,作为知识的象征,弥漫在整个空间,泛滥着影子的戏剧,附着在政治的边缘。”
“王璜生:痕/间”展览根据波恩当代艺术馆独特的展厅空间,展出了《缠》《界》《溢光》《谈话》等四件大型装置影像及雕塑作品,及新近创作的《痕象》《箴象》《游象》等纸本作品十余件。与波恩展览的同期,在德国德累斯顿美术馆正展出“王璜生:边界/空间”展览,波恩和德累斯顿曾经作为东西德重要的文化政治重镇,王璜生的“边界/空间”与“痕/间”两个展览,在这样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地方举办,探讨“边界”“空间”“伤痕”“间离”“控制”“自由”“战争”“和平”等问题,引发着对历史、现实与生命的更多思考。
搬运作品
王璜生与德国工人一起布置《溢光》作品
布展:纱布包扎铁丝网
专业的德国工人协助布展
布展中
好不容易一起将笨重的《谈话》作品搬到位
“王璜生:痕/间”展览于2019年1月19日至2月19日在波恩当代艺术馆展出。
王璜生先生曾任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海德堡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曾获法国、意大利“骑士勋章”。其作品先后被英国V&A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曼托瓦博物馆、德国霍夫曼收藏馆、中国美术馆等收藏。
海报
附:本次展览策展人迪特·荣特教授在开幕式上的发言
2019年1月19日 下午5点
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
Dieter Ronte 教授 (策展人)
女士们,先生们,
我非常高兴“王璜生:痕/间”展览能在这里开幕,因为这个展览告诉我们如何对社会发声。任何看过上一届卡塞尔文献展的人都会知道,艺术作品只是被用来纪录文化的,经济的,社会的,或者政治的议题,也即艺术作品被看作是文献,而人们被剥夺了使用开放的语言去思考问题的自由。在王璜生先生的这个展览里,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人们是可以在政治和社会批判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作为一个世界公民,一个艺术家可以去回应世界遇到的问题,同时并不使艺术的自由受到限制。也就是说,做活着的艺术。
王璜生在展场
展场
在我问候王璜生先生的时候,我说,在德国,我们也许还不太习惯:艺术家除了讨论视觉的问题,还可以讨论思想的,智识的问题。与德国大学相比,他们的教育更加包罗万象,而我们德国的大学,每个人都被限制在单一的学科之中。作为一个德国博物馆工作者,当你到国外,和其他国家的艺术家交谈时,你会发现他们都有难以置信的教育背景,这是在今天的学院教育所得不到的。你可以和那些艺术家产生非常有效密集的对话。当然,在中国,有这样一个文人教育的传统,比如书法练习是精英教育必不缺少的一部分。王璜生先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研习书法,他在传统的中国艺术中浸润已久。与此同时,你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这种传统的熏陶又是怎么被转化成新媒体,又不失去传统的内核。如果各位看了展览入口处的艺术家介绍,你会知道王璜生先生曾经是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馆长。25年前,当我们刚开始接触中国艺术的时候,很多艺术家和画廊主这样说,“中国人不会画画,不应该展现中国艺术”。因为他们总以为中国艺术一直在重复古代的东西。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的历史和文学,他们只知道中国以朝代纪年思考,这和欧洲不一样。在欧洲,我们可以说,“这张画作于1632年8月15日,中午12点45分”,但是在中国艺术中,他们说,“我觉得这幅画应该创作于某某朝代,某某朝代……”,而这个朝代可能持续了300年。当然, 科技重塑了这个世界,并且把这个世界变得非常不舒服,这也影响到了中国人,就像它影响到我们每个个体一样。一切变得更加匆忙,迅速和个人化。中国艺术一直追求的梦想—--亚洲人所追求的和谐已经被我们所吸收,而在今天的中国艺术家那里却很难找到答案。这是一个很个人化的答案:让我们去重新思考个人的自由,个人的传统。而在王璜生先生任教的美术学院,他曾经是中国最为著名的美术馆馆长,与此同时,他还得到意大利,法国授予的诸多荣誉,这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我认为这非常棒。而他在谈及学院教育的时候也有批判的眼光。他说,如果讲中国传统艺术和非传统艺术,在非传统艺术中, 绘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还有雕塑,今天还有影像,而今天人们往往从技术而非内容开始。
展场:《界》装置影像
展场《界》局部
在这个展览中,有一种很强的艺术家自传性质。它们可以是视觉的运动,视觉的痕迹,视觉的隐喻。比如,这件装置《对话》,你可以坐下来,思考,怀疑,或者提出问题。楼上的另一件极好的作品《缠》,让它开始运动时,会发出强烈的声音。另外,《界》的作品还有一段影像,你可以在影像中看到逃亡路线,以及边界翻越的情景。这件作品与时事关系十分密切,但同时又不失去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元素。投影创造了一种复制的感觉,而且处在运动之中。你可以看到小铃铛,他们可能是来自天上的铃铛,是自由,也是封闭,也可以是拒绝。这些作品都是关于冲突和矛盾,企图将解决方法以视觉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被人们更好地理解。
王璜生先生是一个打破传统的人,或者说,克服传统的人,但同时,他又不是一个没有根基的。这在全球范围都很罕见,这也正是他是一个极重要的,伟大的艺术家的原因。作为一个全球公民,他以一种非常批判的眼光看待社会,从他自己的经验出发反思这个社会,创作了这些作品,没有一件是曲意逢迎的作品。即便是那些报纸上创作的作品,还有对面墙上的这些书画作品,可以看作是对于书法的绘画性反思,当你阅读报纸上的内容,你会发现这些报纸中的夸张描述。你会突然认出克林顿夫人正在介绍他的新书,或者你会读到追溯到世界源头的犹太文本,这其中有很多关于宇宙起源的问题。当你走上楼,会发现很多噪音——作品《缠》发出的噪音。为什么呢?然后你会看到很多箱子,箱子上有带锋利钩子的铁丝,还有飘动的绷带,因为它们被箱子里的力量作用。你可以看到危险,也可以看到安全;可以看到美丽,也可以看到丑陋;可以看到质疑者,也可以看到确认者,但是你看不到任何我们欧洲所理解的中国绘画,没有似曾相识的东西,在这里正在发生全新的艺术形式。
展场:《缠》装置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展览,但同时又包含很多情感。在这里,你会反思,会恐惧,会有自由的感觉,也会有压力。这取决于观众个人:你会如何讨论墨西哥,你会如何讨论特朗普,你会如何讨论台湾,你会如何讨论朝鲜和韩国。世界各地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哪里都有无法跨越的界限。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隐喻,一种精神之墙。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呐喊,同时又是试图克服问题和困难的洞察力。同时,王璜生先生作为学院的教授,你可以看到中国的学院体系是跟得上时代的,它吸收所有的现代科技,同时也吸收所有的问题。所以那句话“艺术家画画,但不要说话”是完全错误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艺术家既能画画,也能说话。祝贺王璜生先生展览开幕!
王璜生在波恩展厅
王璜生:破灭诗意的线条
文/Wenzel Jacob(雅格布博士,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美术馆前馆长、德国当代艺术史学家。)
在那些亚洲大城市狭窄小巷的照片中,王璜生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美学。他的摄影展现了那些彼此缠绕的电线与通信电缆的“迷宫”。像藤蔓一样,沿着墙壁延伸,经过封闭的窗台,朝向失落的天堂。而那些天空及光线的剪影作为一种暗示,象征着自由的最后一端,走向永恒。
王璜生将这些电缆的纠缠转移到另一组作品中,以报纸为媒介,在这里可以找到有关全球政治形势的文章。伴随着中国水墨画数百年历史的传统,凝结成团簇,盘旋上升,而原有介质的关键信息几乎丧失殆尽。
展场《溢光》装置
在他的大型装置作品中,强聚光灯照射在闪亮的金属条束上,墙壁上的阴影是此起彼伏的线的流动诗意,并通过彼此重叠的表面形成对话,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锋利的金属线和充满伤害的倒钩形成了隔离区,这些铁丝网标志着对外的保护,并在同一时间对内产生了障碍。只有聚光灯的光芒,作为知识的象征,弥漫在整个空间,泛滥着影子的戏剧,附着在政治的边缘。
在另一组作品中,王璜生显然摘下了缕缕青丝,从天而降。在这里,线状的光束最终变成了浸满鲜血的纱布绷带的残余物,最终凝结成高而黑暗的墙壁。
王璜生在他整个艺术创作中表现出一种诗意,同时又以非常令人震惊的方式,让我们联想到交流、自由和排斥的危险。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话题,带给我们新近的悲剧,在当下,与政治相关,并在世界范围内找到了认同——这直接触动了我们。
2018年7月于波恩
(沈森译)
王璜生在波恩当代艺术馆展场
磁感线:王璜生的“游·象”
[英]Katie Hill
“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姤卦·九五)。”-《周易·易经》[i]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河中的水花溅起,它们聚集,汇合,流淌……相互吸引、接近,又再次排斥、分离。”——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ii]
“FLUX”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为“流变”
- 液体、粒子、或能量在特定表面积上移动的速度
- 万物皆流变,无物常驻的状态(赫拉克利特)
- 物理及应用数学中的常用概念,用于描述某一物理特性在空间中的变化、变动
I
我们在空间中的运动是日常生活的常态之一,当代社会中的旅行者更是常常穿梭于世界各地,在不同的目的地之间不断往返。“流变”(Flux)的思想取自于东方和古希腊哲学的精华,也关涉近代物理学与数学的概念,这次展览所呈现的王璜生近期作品是对“流变”的另一种诠释:对传统的迷恋和出离,在变动不居的时空中游走,召唤自然和物质的有形或无形世界。王璜生运用传统的笔墨宣纸成就一幅幅精致的水墨绘画,这些作品既保留了中国绘画在过去几百年间传承的诗意传统,又深入到水墨在当代艺术实践中所打开的广阔领域。
II
此次展览中王璜生的作品(创作自2010年之后)与他早期更偏向传统的水墨画有着明显的区别,譬如,2006年创作的纸本扇面作品《月光如水清》(天地系列)描绘了园林中的亭台,以及周围点缀着花草的古旧椅子,这幅画的技巧则来自于自元代以来的文人画传统。《天地系列》和《悠然系列》作品在松动的笔触中透露出浪漫的梦幻之感,与近年文人画传统的复兴不谋而合。在展览《磁感线》中,《游象》和《线象》在真正意义上脱离了具象,这些作品不再描绘诸如瓶中盛开的花朵等抒情题材,而是不断趋向抽象的状态。因此,书写和绘画性成为王璜生创作旅程中的转折点,既连接着传统的渊源,又让他走向对线条本身的探索,这些线条仿佛是在空中漂浮、纵横交错。
痕象170921-2 纸上水墨拓印 54x58cm 2017
痕象170921-3 纸上水墨拓印 54x58cm 2017
箴象180223 纸本设色拓印 45x50cm 2018
游象
在王璜生的水墨绘画中,弯曲的线在画布上相互缠绕、交织,它们游弋于画布上空,有节制的运动和速度感呼之欲出,或者说是绵延的线条穿透空间,在其中来去自如,织成一幅幅充满张力的图画。笔墨线条上下交叠,穿插而行,仿佛织成一个松散的线团,在画面上投下微弱的阴影。可以想象,若是观者试着将这些线条拉直,它们仿佛会永无止境地延伸,直至走入视野之外的另一度空间。这一团线条从空白中浮现,空旷的背景占据了画面的上半部分。线条似乎受到磁力的牵引,辗转不定,在物质与非物质之间产生的张力,赋予线条以独立的生命感。
《游象》系列的作品形式具有一种纯粹的特性,奇特、轻快,而又节奏紧凑,它们创造出奇幻的感觉,让我们的视野从可见的、具体的现实世界深入到粒子物理的世界,而诸如空间和引力的作用一般仅仅在物理学的专业领域内才会被提及。吴洪亮教授在一篇画册文章中谈到,“《游象6》除缠绵的线条之外,其构图形式基本上是四周暗,中心亮,呈放射状,有如光明从远方而来,抑或吸着观者的目光向远方而去。背景中常常晕开的彗星般的托尾,恐怕是对光芒的聚拢以及对未知的探寻。”[iii]画面本身的确散发着光芒,或是蕴含着幽深的空间感,除此之外,这种画面的宇宙/形而上的结构生发出对“对未知的探寻”的另一种解读,即“永恒流变”的思想——万物恒久变动,空间与时间交错不止——这一思想是古希腊哲学的概念之一,也可以追溯到中国古典哲学,尤其是以“变”为核心的经典著作《易经》。俞懿娴教授认为:“《易经》是儒家经典的六经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关于时间和宇宙变化的哲学,为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形而上学的基础。”[iv]
如果说“易”和“变”是这部经典的精髓,那么王璜生则是通过他的作品将其深厚的人生经历、底蕴转化为一种不断变化的艺术创造力。内心的自由潜藏着无限变化的可能,这样的自由所驱动的力量不会消减,因此也成为艺术家在创作上不断追求和探索的原动力。1980年代徐冰、黄永砯等艺术家在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批判性思想中探索新的艺术语言,王璜生的作品也触及包括现象学、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抽象和观念艺术、以及最近用科学及人文角度探讨宇宙的新兴议题等等,但这些关注点都最终回归于艺术家的中国身份和视角。王璜生自身的中国传统艺术与哲学修养让他的作品自然地流露出道家的影响,而道家的思想源头之一便是《易经》。《易经》对六七十年代西方当代艺术同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代表则包括约翰·凯奇(John Cage)、劳申伯格(Rauschenberg)和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等重要艺术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被翻译介绍到西方,对于美国的影响则可以这样概述,“来自亚洲审视世界的新方式对美国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激起了重新评估个体的存在、自我的意识,以及那充斥着男子气概的美式精神的浪潮”[v]。
在王璜生的作品里,个体的自我意识看起来并不明显,然而在充满爆发力的水墨绘画中,王璜生似乎在情感上回应了911事件的毁灭性和灾难性,浓重的水墨在纸上挥洒,印刷的痕迹似乎重现着坍塌的建筑和散落的残片。因此对于王璜生来说,他以富于变化的水墨作为表达的媒介,创作出极为丰富和广阔的视觉语言,其中既包含着一种强烈的主观性和流动的绘画性,同时又可以是具体的、或是半再现的。
展场:《痕象》
展场:《谈话》
展场:《游象》
展场:《箴象》
线象
以水墨和报纸为媒介的《线象》系列作品更进一步地脱离了文人绘画的传统。王璜生运用不同的笔触创造出形态各异的线条,由此一种特异的空间感被创造出来,印刷报纸上重叠的笔触痕迹似乎是一种遮盖、一种干扰,回应或消除那受大众媒体所驱动的日常政治的“嗡嗡声”,而这似乎是中国古代文人雅集的传统——譬如退居官场隐于山林的竹林七贤——在现代的回响。
曼声
白噪声或白噪音,是一种功率频谱密度为常数的随机信号或随机过程(这种声音听上去是很吵耳的沙沙声)。
当代日常生活中总是存在着一种微弱不歇、无法断绝的低音噪声,这些噪声的来源混合着各种人类活动,包括车辆行驶,电视播出的肥皂剧或新闻报道,车载收音机传出的音乐,电话中的喋喋不休,还有敲键盘的声音等等。
王璜生的绘画作品捕捉了一种更为轻柔平缓的“曼声”,散发着一股持续而不引人注目的力量,以及对时间、空间的双重感受。虚空体现在类似文人绘画中画面上留白,为作品的气势或精神性留下了空间。“书写”于其上的线条以一气呵成的动作来完成,仿佛悬浮于立体的空间中,线的动势偶有转折,创造出书法性的画面张力。[vi]
德国汉学家威尔翰(Richard Wilhelm)将《易经》翻译为德文(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翻译,他的文本随后又被翻译成其他语言),他认为《易经》最基本的思想之一是“对立与协调在时间之流中相互生发”,这也暗指存在于人类意识中的对立——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在内在的自我与外在的环境之间。《易经》的这一观点所强调的是中道的态度,让我们对于冲突、对立的理解和把握不至限于任何极端,在自我与世界之间保有一种和谐的关系。[vii]
王璜生以他的笔触将二维的线性与三维的空间相互融合,这也是中国山水画的经典图式,线条的形式感和空间的视觉感共同构成了其核心。王璜生的作品具有一种很强的诗意和感性,时间的静止在中国哲学中并不是某种对本质的追寻,而是把对时间的思量置于宇宙思维之中。
王璜生是一个有创造力的思考者,他对中国当代艺术事业的贡献推动了文化上的创新,这份事业同时也让他深入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美术馆合作,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等等。这次展览为展示出王璜生作为艺术家的创造力,他的想象力世界与现实世界一样的丰盛或“繁忙”,在与文化的对话中轻声曼语。
[i] 《周易·易经》,姤卦(第四十四卦 ),九五
[ii] 俞懿娴,“易经,怀海德,与时间哲学”,《易学新探》,第16页。
[iii] 2015年5月21日作者与艺术家于英国伦敦对谈内容
[iv]吴洪亮,“游心于物之初:王璜生的’游-象’系列”,《无边:王璜生作品2009-2013》, 第142页。
[v] 俞懿娴,“易经,怀海德,与时间哲学”,《易学新探》,第17页。
vi Geri de Paoli, “冥想与幽默:艺术心印”, 《无形的线:近代美国艺术史中的亚洲哲学》, 滨州大学出版社,1990,第15页。
vii 2015年5月21日作者与艺术家于英国伦敦对谈内容
viii俞懿娴,“易经,怀海德,与时间哲学”,《易学新探》,第16页。
Katie Hill (何凯特)博士
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耕耘多年,她曾以策展人及研究者的身份策划筹办过众多展览。目前她不仅是伦敦苏富比学院亚洲艺术及市场的课程主管,还兼任《当代中国艺术杂志》(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副主编一职。近期,她在英国泰特现代艺术馆(Tate Modern)与艾未未进行现场对话,担任伦敦海沃德画廊(Hayward Gallery)《变化的艺术:中国艺术新方向》(Art of Change: New Directions from China)展览甄选委员会成员兼作者,并任菲登(Phaidon)出版社 2013 年出版的《中国艺术》(The Chinese Art Book)特别顾问兼作者。她同时也身兼中国当代艺术办公室(OCCA)主任,该机构是一家致力于在英国推广和展示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咨询公司。
波恩当代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