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藏家李天然与他的百年老字号
信息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 阅读次数:3017次 | 更新时间:2019-03-19 10:24:31
李天然捐赠的长沙窑:年兽和喜鹊第一次见到李天然是在今年湖南文博会的捐赠会上,他捐赠了两件长沙窑,是一件年兽和一件喜鹊。站在捐赠者的队伍中,80后的他是最年轻的一个。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捐赠了。在2018年湖南文博会举办的首次民间收藏家捐赠活动上,他捐出了一件唐长沙窑青釉执壶,是二十多年前在湘江里面挖沙……
李天然捐赠的长沙窑:年兽和喜鹊
第一次见到李天然是在今年湖南文博会的捐赠会上,他捐赠了两件长沙窑,是一件年兽和一件喜鹊。站在捐赠者的队伍中,80后的他是最年轻的一个。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捐赠了。在2018年湖南文博会举办的首次民间收藏家捐赠活动上,他捐出了一件唐长沙窑青釉执壶,是二十多年前在湘江里面挖沙时挖出的。
通过这两次捐赠,有人认为他是长沙窑藏家。李天然表示这个说法不太准确:“我玩的东西比较多,长沙窑、银器、玉器都有,还有现当代书画,主推湖南地区的名家字画。”
李天然在上海古玩市场花200块买的一块奇石
作为藏家,李天然入行很晚。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大学毕业后去了上海,曾在盛大做程序员。“当时盛大还很火,每天工作至少14个小时,空闲了就只想睡觉。”日子过久了,他有些厌烦了。每到周末,他总会去逛逛博物馆或者古玩市场。“我想回湖南。我妈就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还记得历史吗?我一想,当然记得,我上学时候的历史学得非常好。家里就发话了,那就回来吧,可以开个古玩店,家里有个老字号,希望你可以继承发扬下去。”李天然回忆说,这是他第一次知道,家里还有这么一段渊源。
李天然
【五毛钱买下长沙窑】
在李天然的印象里,他是伴着各种文物长大的。李天然生于1984年,妈妈在湖南省博物馆负责外宾接待,爸爸是湖南文物商店的文物鉴定专家,他在文物商店的院子里从小玩到大。
“小时候,爸爸经常下乡去收东西,一走就是两三个月,每次回来都有很多收获,古钱币,瓷器,还有青铜器,全都摆在院子里。收上来的文物要进行清理,大人们人手不够,小孩们就被派了活儿。大人们清理瓷器,青铜器和古钱币这些不会轻易损坏的文物就留给了我们。古钱币是用斗车运的,哗啦啦地全倒在地上,我们拎着水管冲洗。唐代的、宋代的,明朝的,清朝的,都有。正是夏天时节,半是干活半是玩儿,现在想来也十分有趣。”
李天然收藏的长沙窑
这几个长沙窑小物件均是李天然小时候收藏的,不论大小,五毛钱一个
宁乡出土的青铜器,湘江里挖出的长沙窑,进入文物商店后的第一站便是那个小院子,卸货、清洗,然后各自归类,有的送博物馆,有的留存在文物商店。李天然经常跑去看。“那时候从湘江挖出来的长沙窑瓷器很多,大的小的都有。品相好的、很贵重的就进了博物馆,剩下的就留了下来。我看到喜欢的,也会买下来。五毛钱一个,在当时就相当于一包小零食的钱。”这是李天然最早的收藏行为。那时候买下的小物件,他至今仍然非常喜欢,还经常把玩。
李天然也是湖南省博物馆的常客。“放暑假的时候,家里大人都上班,没人管我,我妈就会把我带到博物馆,和辛追老太太一起吹空调。只知道那里躺着一个‘人’,四周摆了好多瓶瓶罐罐。后来上小学了,学习组织秋游去博物馆,老师讲解才明白那是些什么。”
除了看文物,逛博物馆,李天然还曾学过书法。“我爸爸其实是学书画的,后来走了书画鉴定这条路。我开始学了书法,家里请了名师。但是没有坚持下来,上小学之后就没有继续了。”从那以后,除了偶尔买些小东西,李天然和艺术、收藏就渐行渐远,直到辞职回家开了这家古玩店。
【6件藏品开启收藏之路】
2013年,李天然的古玩店在湖南文物商店六楼开业,店名“天申福”来自于他老外公的杂货铺名称,当年以瓷杂、文房四宝为主业。“据说最鼎盛的时候,常德那条街都是老外公的产业。后来因为外公和几个兄弟陆续参军离开,家业无人继承,也就逐渐衰落至关店了。“
从选址到装修,古玩店从无到有只用了短短两个月。开业当天很热闹,李天然的外公也到了现场,看到自己父亲的店在外孙手里重新开起来,八十多的老人家很兴奋,直说要请吃饭。但是藏品展示有些小尴尬:“当时,店里只有6件藏品,我从朋友手里借了20多件藏品摆在店里。”于是,李天然正式踏上收藏之路。
李天然收藏的银壶一只
从小耳濡目染,李天然的转行并不费劲。谈起收藏带来的改变,李天然说,就像突然开窍,以前不爱学习的他,变得主动学习,也会学习了。李天然收藏了两个银壶,做工很精美。壶身表面有梅兰竹菊的浮雕,深浅不一,但是壶的内壁却是平平整整。为了研究这种壶,他买来书学习,仔细研究。“这种工艺,我请教了现在的很多老手艺人,都说做不出这种工艺来。那种浮雕,只说是用煤油制成,但是具体操作方法已经失传。”
李天然参加湖南文物商店举办的培训班
湖南文物商店组织了玉器培训班,他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报了名:“培训课上介绍各种玉的刀法,我把这些刀法画出来,仔细揣摩。现在有很多高古玉,真假难辨,工艺是甄别的一种方式。汉代有切割的汉八刀,超出这个范围之外的,东西肯定就不对。”
李天然请父亲为其掌眼
书画鉴定出身的爸爸,成为他书画收藏路上的“导师”。让李天然印象最深的教导是,书画上手,不管真假,先把它当成是假的来看。然后再去找真的点,一点一点核实。李天然第一次上手的是一幅钟增亚的画。“我第一眼看的是画中人物的手,钟伯伯的手画得都很有劲。那幅作品的手是鸡爪状,只要有这一点,这件作品就不可能是真的了。”前不久,李天然入手了一幅清代的青绿山水,他非常喜欢,“其实那幅画已经很破旧了,但是丝毫不影响那幅画的品质。颜色太漂亮了!”拿到画的第一时间,李天然请来父亲再确认了一次,然后马上送去了装裱店修复,经常打电话查问进度。
“我对收藏的品类没有太大的限制,但是对品质很有要求。我只收精品。行业有一句说,一百件普品不如一件精品,一百件精品不如一件极品。”李天然也会去拍卖会看货,但是更多的是通过朋友圈的熟人买卖,他的圈子有估计3、40人。大家互通有无,消息传递很快。有一次,他接到朋友消息,永州有几件东西还不错,他开了六个多小时的车赶到那里。很遗憾,东西不太对,交易没有做成。
“熟人做事的好处是,大家都相对比较实在。其实我们的圈子很小,如果一旦有人弄虚作假,被人随口一说就全都知道。那人估计要改行了。”他算了一笔账,这些年来陆续买了400多件藏品,共计花了400多万。加上之前的收藏,李天然现有藏品1000多件。
【要建红色收藏博物馆】
李天然经历了古玩市场的高峰期,也迎来了市场的低迷期。近些年生意不好做,李天然也感觉到了:“整个行业是呈L型发展,这是大环境导致的。不过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件好事。发展慢一点,可以稳一点。有国才有家。”从对话中,能感觉到李天然满满的正能量,三观很正:“我不太喜欢土里出来的东西。有市场有需求,就会有人铤而走险。我觉得,这会助长人们盗墓的风气。虽然我做的事情比较少,但是至少我出了一份力。”
李天然(左一)在捐赠仪式上
李天然还会继续藏品捐赠。在首届古籍暨现代文献博览会捐赠仪式上,李天然捐赠了毛泽东宣传画等多件藏品。在他看来,把藏品捐赠给博物馆,有利于藏品的更好保护和文化的传承,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希望被别人称呼收藏家还是老板?李天然想了想说:“还是叫我小李吧。”除了收藏之外,李天然的爱好还有很多,踢球、游泳和旅游。对于将来,他有两个想法。
红色宣传画
第一,好好把这个店经营下去。“这个老字号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1930年曾经在大公报上打过广告。从外公那一脉来看,其余的亲戚都上班了,我现在是唯一做这一行的,我要把它传承下去,传给我的下一代。”
第二是要建一个红色收藏博物馆。红色收藏是李天然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都是我外公留下来的。”外公曾经参加抗美援朝,是个很有故事的老人,几年前去世。外公的离开让李天然很难过,也让他意识到,外公虽然不在了,但他经历过的历史却是不能被遗忘的。“外公这一代人,走一个就少一个,我们应该让后人记住他们。”目前,红色博物馆的选址基本确定,后续工作也将陆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