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亿港币是什么概念?
折合人民币408743557.8461元,四舍五入是4.1亿人民币。
4.1亿可以做什么?
王健林的4个一亿小目标,
以及一幅苏轼的真迹。
苏轼,不用多做介绍,耳熟能详到可谓是“不知道不是中国人”的地步。
然而就在11月26号香港佳士得拍卖专场,一幅苏轼真迹《木石图》在此成交,成交价为 4.1 亿港币,加上拍卖的佣金总价为 4.636 亿港币,创下中国古画最高纪录。
《木石图》又称《枯木怪石图》,是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曾亲往萧县圣泉寺时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
但新闻上说这是苏轼唯一真迹,其实不然,就单拿画作来说,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雨竹》两件作品也是苏轼现存下来的真迹。
潇湘竹石图
我们先不做这幅画作的艺术鉴赏,毕竟模棱两可的语言也引不起大家的兴趣,拥有美术细胞的人还是少数,我们讲一讲苏轼画这幅画的期间都干了些啥。
苏轼这一生仕途起起落落,两次大贬,几次小贬也毫不影响他乐观豁达的个性。他创作这副画时,根据史料记载是任徐州知州期间,北宋熙宁十年(1077),发生在著名乌台诗案(1079)之前的两年内。
“四十不惑”这句话显然不假,那时的朝廷简直就是一个大型的斗殴场,在斗殴场经历了一番折腾,苏轼自请出京,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然而林语堂认为:“苏东坡的政治生命是从40岁开始的。”
苏轼刚到徐州仅三个月,1077年的七月十七日,黄河水抵达徐州城下,水势迅猛,淹了四十五个州县,损失良田三十万顷,徐州城下水涨高过2.8丈。
这种情况任谁都焦头烂额,而苏轼本苏,亲自登上沉楼,调取5000人连夜加固城墙,“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在城内修筑了一条防洪长堤,挡水的防御工事长984丈、高10丈、宽2丈,而这个长堤,被人称之为“苏堤”,正是这建起来的“苏堤”挡住了迅猛的大水,城里人都特高兴,但苏轼觉得不够。
他上报朝廷,请求军队的援助,因为那时候地方官员是没有军队的调动权,他们只听命于皇帝,也就是当时的神宗。后来经过一番恳请,将士们答应帮助抗洪救灾,苏轼与一同前来的苏辙召集了多数人,建议改用坚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并且打开徐州北部的口,将洪水引入黄河旧道。
抗洪七十余天最终取得胜利,为了防止洪水再次袭击,他又向朝庭请求经费,修筑防洪大堤,为此宋神宗还特意特颁圣旨嘉许。
但好景不长啊,刚经历洪水又面临干旱,1077年的年终,徐州迟迟未曾下雪直至来年开春也没有雨水。
徐州北部有黄河故道,南边有云龙湖。
云龙湖
云龙湖有个传说,说湖中有龙,置一虎头于湖中,可以下雨。有传说却不知真假,没关系,死马当活马医呗,于是东坡想来试试,他问了当地求雨的风俗后就带领相关人员到云龙湖求雨,只怪萧敬腾不会穿越,要不然一次就能解决。
他开始考察旱情,还规划云龙湖观察水源:“如能引上游之水流入云龙湖,则此湖风光可与西湖媲美,而徐州俨若杭州。”
不知是不是精神感动上天,徐州在不久之后真的下起了雨,诗人走到哪里都是造诗达人,见了雨的苏轼很是高兴,创造了《浣溪沙 徐门石潭谢雨》,也算以表诚意。
光是治理水灾和旱灾这两项功绩还不够,苏轼还开采了徐州的煤炭资源。在1079年之前,没人知道原来徐州是一块宝地,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为此,苏诗人作《石炭》一首,诗词中说:“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遗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也。”
彭城就是徐州,《石炭并引》中提到的白土镇,在徐州西南 25 公里处的萧县境内。
《木石图》便创作于此,据萧县地方志记载,白土镇因产白色高岭土而得镇名,北宋元丰元年,工匠在挖白色陶土时,发现了煤炭,时值苏轼就在徐州,而萧县是徐州的辖境。
那时的徐州缺乏煤炭,做饭取暖资源不够,苏轼这一挖掘,可谓从根本上解决了百姓们吃喝问题,怎能不受爱戴。
在徐州的两年,确切的说是一年又是十一个月,本苏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逆境对人有塑造功能,前四十年他只是普通人眼里的天才,1079 年后政局大变,他虽有过,但罪名加诸太深。
《木石图》一画恰巧可以展现苏轼的人生哲学,你看,画中绘有一枝枯木,木枯却奋发而上,扭曲的枝干像年迈的身躯,虽是枯木仍坚强如斯,细细想来,竟透出无穷活力,而树脚下有一怪石,模样怪异,既不成方,也不是圆,旋转的姿态像是正在涌动,像不像在说,我虽老,但我不服老。
人生没有捷径,哪怕是众人口中的天才,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与丰富内心,天才也是人,再说一遍,人生没有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