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在建筑设计师看来是一种可塑的艺术品,在世界建筑史中产生了不少杰出的建筑。2012年,“Foster + Partners:建筑之艺术展览”曾于上海举办,6年之后,2018年7月24日,由英国福斯特及合伙人建筑设计事务所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可持续人居|共享的未来”展览隆重开幕,揭示了建筑文化的艺术性与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的建筑设计
建筑从诞生之日起,便是作为人的环境出现的,它就是环境艺术。环境艺术是人与周围的人类居住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任何建筑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都处于一定的客观环境之中。1967年,福斯特及其他几位合伙人一起创办了Foster + Partners。其定位为“创新的建筑和综合设计”,而其作品则以“将高科技、生态学与本土文化结合”而著称。
2012年,“Foster + Partners:建筑之艺术展览”曾在上海举办,阶段性地对其在中国开展的项目作了一次总结。相比而言,在北京举办的这次展览,已经非常不同了。Foster + Partners建筑事务所设计总监斯宾塞·德·格雷表示,“建筑之艺术展览”是围绕基础设施、可持续性、高层建筑、城市规划、历史和文化等主题展开的,展出的作品突出了实践工作的多样性,展示了中国越来越多的多样性项目。“6年过去了,我们在中国建造了更多的项目,还有更多的项目正在进行中。我们选择其中部分,连同世界各地的其他项目,说明了实践的整体可持续设计方法,这是本次展览的重点。”
“可持续人居:共享的未来”展通过“可持续人居”的角度,考察Foster + Partners的作品,聚焦人类经验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性。“它反映了‘可持续人居’在建筑、都市和设计方面的综合做法,结合了多个学科的专门知识,形成了适合具体场所、背景、客户和文化的独特解决方案。”格雷先生表示,“可持续人居:共享的未来”是Foster + Partners工作的一次全面概述,它提出了有关建筑环境未来的相关问题。”
建筑艺术是环境艺术的主体,是环境艺术的主要载体的体现者。建筑环境是一个融时间、空间、自然、人文、建筑和相关门类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展览展出的各个项目都是以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这三个相互依存且又相辅相成的小主题,支撑“可持续人居”这一议题。“每个项目必须在这三方之间取得平衡,但是每个项目的实施会根据气候、地理位置、地形、建筑类型以及其物理背景而变化。”格雷说。
现在,建筑能耗逐渐提高,建筑材料逐渐增多,而可持续的建筑却少之又少,使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不利于满足能源长久使用的需要,所以建立可持续的建筑十分必要。 “可持续性是我们所做一切的核心”格雷介绍,可持续设计采取更全面的方法,包括学习当地的传统、考察地形和气候,并延伸到解决全球面临的生态和基础设施挑战。这一做法也开创了能源、水、废物和运输等问题的整体解决方针,并且通过若干项目得以实现:包括柏林国会大厦的重建,阿布扎比马斯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世界上最早的两座生态办公大楼——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和伦敦的瑞士再保险总部,最近的位于伦敦的彭博新欧洲总部——世界上最可持续的办公大楼之一,以及位于库比蒂诺的苹果公园。
因此,可持续发展规划比传统建筑的简单分支更多地是一种文化方法; 它通过有限地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和实施无害材料,从而设计出对人类和环境影响最小的结构,以保持人与建筑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Foster + Partners在执行每个项目时,都坚持“可持续性”这一原则。他们相信,好的设计在于提升建筑和公共空间的使用者的生活质量。格雷表示,事务所始终致力于鼓励和促进建筑空间内部的社会交往与互动。其衡量成功的标准不是建造的数量,而是创造空间所使用的方法及其对社区的影响。“积极影响公共生活,引导环境走向更加可持续、多样化、公平和充满活力的未来,是事务所不断创新的动力。”
福斯特曾言,“可持续设计意味着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成果。遵循‘少即是多’的逻辑,采用被动式建筑手段来减少能耗,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污染。负责任的可持续设计不仅仅是针对单体建筑;而是应该被应用在所有尺度上——从产品设计到城市设计。”
“社会关怀是建筑设计最强大的驱动力之一”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英国斯坦斯特德机场是Foster + Partners设计的第一个机场,也是一个非常具有颠覆性的项目,能够代表Foster + Partners研发创新的工作态度。它创新了如今的机场模式——开放式空间,清晰流线,大屋顶带有自然采光的这些理念,都是在这一机场里面研发出来的。“为机场研发的这一建筑类型的方法,之所以最终会被大量运用,就是因为它非常的有理性和创建了舒服的室内环境。”格雷强调,“必须有助于将航空旅行从一个烦恼的过程变成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
“我们创造了航站楼设计的新基准,实现了环境性能、有效性以及乘客一栋的清晰度的卓越水平。”格雷颇为骄傲地说道:“在每个项目里,都希望以一种新的角度、新的理念来看待它,能够跟现在的科技,人的心态,或者跟市场的变化去发现新的建筑设计。”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
在建筑设计领域,Foster + Partners被称之为“高技派”的代表,因为他一直使用新材料、用技术手段来体现时代特征,但公司领导层从不认为如此,他们强调的是将新的技术与材料,以最适合的方法,产生最大效果,也即Foster + Partners强调的“少即是多”。格雷表示,“我们绝不限定于某一特定风格。每个项目都是根据具体状况作出的反应和设计。然而,我们始终坚持创新,这确保我们的工作和发力总是在用在刀刃上。”
“以人为本”是Foster + Partners贯彻至今的设计理念之一,它体现在公司项目的有很多方面。“对于我们来说,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倾听那些使用和居住在我们设计的空间和地方的人的意见。我们总是不断提问,并试图确定他们的需求,以便我们的设计能够解决这些方面——这对于任何项目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福斯特坚信,建筑是一种社会性艺术——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它关注生活的质量,福祉的创造,关心与分享。“社会关怀是建筑设计最强大的驱动力之一。”
不止于地球
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对于Foster + Partners的设计师而言,设计诞生于人的精神、物质需求,这点一直是设计的指导原则。设计不是“附加”,不是“可有可无”,不是作为粉饰的化妆品拟或橱窗装饰。对他们而言,设计是一项主要的行为,设计就是质疑和挑战;设计可以立足传统,探索新知;设计能够改变人们的健康、生活和工作的模式。
可持续建筑设计和建造建筑物以限制其对环境的影响,其目标是实现能源效率,对居民健康,舒适和改善居住环境的积极影响; 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在建筑物内实施适当的技术来实现。可持续建筑意味着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从项目的最初阶段就考虑所需的时间和自然资源,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环境,通过使空间和材料完全可重复使用来提前规划。
最近几年,Foster + Partners在全球完成的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就有33个,正在建设的项目49个,代表性包括印度Ireo City、科威特国际机场、阿联酋札耶德国家博物馆、中国虹桥万通SunnyWord中心、宾夕法尼亚大学Pavilion等项目。在每个项目里,Foster + Partners都希望能够以一种新的角度、新的理念来看待它,希望建筑能够跟现在的科技,人的心态,或者跟市场的变化去发现新的建筑设计。“每个项目都是针对每一个地方的具体场地、信仰、文化和气候的具体反应,没有一栋建筑是相似的。”
然而,Foster + Partners的探索不止于此,公司与欧洲航空局合作了一个带有未来味道的项目。2012年,公司开启了月球人类居所项目,2015年,又展开火星人类居所项目。因考虑到将建筑材料从地球运输到月球并不现实,所以就以月球本身的土壤作为材料,用一种3D打印功能把这种建筑打印出来,在月球上来建造这种建筑体。
格雷介绍,在月球和火星上的外陆栖息地项目使公司能够进一步思考并推动创新的界限——进而影响到其他项目。“我们在不同材料的3D打印和定制的制作方法等领域进行的研究和开发,强化了‘少即是多’的承诺——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