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对话 “在嵩山”尹朝阳个展于玉兰堂画廊揭幕
信息来源:雅昌艺术网 | 阅读次数:2119次 | 更新时间:2017-11-13 10:45:20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2017年11月4日下午,“在嵩山”尹朝阳个展北京站开幕式在玉兰堂画廊揭幕。展览“尹朝阳在嵩山”是继苏州博物馆尹朝阳个展之后首次与北京观众见面,此次展览除了延续《在嵩山》主题,在作品上梳理艺术家尹朝阳2017年新近创作的油画、水墨、雕塑和装置作品,共展出27件精品,作品探讨了如何在当代艺术语境中实践与传统的对话。
此次展览学术主持漆澜表示,“近十年来,70后非中国画专业的画家逐渐呈现出语言本土化探索趋势,尹朝阳无疑是这个群落中的佼佼者。中央美院版画系毕业的尹朝阳,对于油画界,他可以说是“他山之石”,而对于传统中国画界或水墨圈子,他更是‘过路和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过路和尚好念经。更重要的是尹朝阳相信自己的直觉和视觉经验,‘外行’的身份倒让他清楚地看见‘内行’的问题,不至于停留于浅层次的笔墨技巧和趣味上面,也更能超然地寻找自己的语言。”
尹朝阳《寒林图》2017 布面油画 250×300cm+250×350cm+250×300cm
尹朝阳《寒林图二》2017 纸本水墨 157×180cm+157×265cm+157×180cm
展览现场
谈及展览主题“在嵩山”学术主持漆澜对雅昌艺术网说,“嵩山的太室、少室山,是中国最复杂也最齐全的‘远古地质景观博物馆’,但明清文人画家及至当代画家鲜有涉足者,这正是尹朝阳选择它作为写生蓝本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嵩山那种苍茫、浑朴的气象倒是特别投合尹朝阳的性格。在油画技法上,尹朝阳“嵩山系列”受到了塞尚的影响,物体表现上强调节奏和秩序感。事实上,尹朝阳在学生时代就对塞尚的风景就下过大量的功夫,甚至忠实地临摹过塞尚的写生。最近这两年,他更是一根筋地投入研究塞尚。”
展览现场
艺术家尹朝阳
艺术家尹朝阳,1970年出生于中国南阳,现工作居住于北京。早期作品强调观念性,90年代的作品还有比较强的意识形态寓意,语言倾向于塑造和制作。从2001年《神话》系列开始,逐渐专注于纯语言性的探索,由塑造明显转变为书写,2012年左右开始的《出山》系列,则明显借鉴和吸收了中国传统的书写语言。而从2010至2017年,在这七年的时间中,他投入地对中国古代文人绘画做了大量功课。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尹朝阳《红石图》2017 布面油画 D.250cm
嵩山不仅仅是尹朝阳故乡省份的一座名山,也不仅只承担艺术家的乡情。艺术家尹朝阳表示,“选择嵩山作为创作背景,是因为嵩山的人文气息比较浓郁,方圆百里的从汉一直到明清的文物古迹非常多,可以说是俯首皆是。而嵩山真正打动我的就是这种苍茫,它极大地对应了我这个阶段的心理诉求。我不是个乡愁主义者,不会出现那种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蓦然回首发现故乡热泪两行的自我感动。”
尹朝阳《太室雪霁》2017 布面油画 180×121cm
尹朝阳《雪寺》纸本水墨 170×250cm
尹朝阳就这样,他近乎偏执地喜欢没人注意的事物和地方,偏爱那种苍凉、寂寞的感觉。同时,江南文人式的隐逸趣味和诗意栖居也不是尹朝阳的追求。
尹朝阳《天门谷》2017 布面油画 160×200cm
尹朝阳《早春图》2017 布面油画 200×150cm×4
说到喜欢的艺术家,尹朝阳说,“我钟爱塞尚写生的状态,因为孤独的心境让艺术家与画布和环境对话。当我进入创作的语境时,外物逐渐变得简单化和原始化。画面呈现出内心对事物的认知态度,并且简单明了。”
尹朝阳《雪谷》2017 布面油画 120×130cm
尹朝阳《嵩谷怒云》 2017 纸本水墨 39.5×238.8cm
值得一提的是,尹朝阳经常将黄宾虹和塞尚进行对比,在他看来,他们具有太多共同的东西:他们的语言都是朴素的,手段都是直接的,而他们的视觉形态也有很多共同点,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出于审美趣味和文化性格的亲近。塞尚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语言形态的启发,而是那种庄严的形式和朴素的表达,以及强大而自信的气度。黄宾虹晚年作品更让尹朝阳感受到人们一直追求的自由和随心所欲的作画过程,可对他影响最大之处还是黄宾虹独树一帜的个人判断力,为众人展示出了一种具有高度的视角。因为他清晰的历史观和士气也提供给尹朝阳不一样的创作思路,让他沉淀下与人不同的气息和特质。
尹朝阳《神迹》石头、木头、铁 118×73×46cm 2017年
尹朝阳收藏爱好也能折射出他的艺术倾向,他谈到自己有两大爱好,一是收藏古董,一是收藏中国画文献资料,他钟情于北魏至盛唐的高古石刻造像,“展出的作品《神迹》就是利用我的藏品再创作,一件北宋的石狮子,这些残件是我创作“嵩山”系列的感受来源之一。”尹朝阳对雅昌艺术网说
据悉,展览将展至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