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勿做评论界的混子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981次 | 更新时间:2017-11-08 09:10:48
最近参加了几次艺评家的专门活动,却每次都感觉味道怪怪的,不太像是真正评论家聚会的那种氛围和状态,倒像是误入了一般形式的社交场合,从中你很难找到评论家身上所理应具有的那股人文气质和精神风貌。研讨会上也少有开诚布公、直抒己见的学术碰撞与专业批评的影子,倒多了些官话、套话、空话等。会后就更不用说了,基本是侃侃大山、吹吹牛皮、拍拍合影、加加微信之类的镜头。
按理讲,评论家们聚会不应该过多出现这样俗气、无趣的场景。尽管评论家也是人,也需要人际交往,但应该分清场合、注意方式、把握分寸,毕竟评论家不同于一般的人,不同于一般的文艺家,职业和身份已经决定了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能做的事情应该怎么做等等,这些都是有讲究的。假若连最基本的自觉意识都没有,连最起码的自律精神都不具备,还有什么资格去评论别人,又怎能获得外界对你的认可和尊重呢?
尤其是一些张口闭口就自诩为评论家、批评家的人,实际上却是个完完全全的“江湖形象”,彻彻底底的评论界的混子和油子。说起话来油腔滑调、闪烁其词、唯唯诺诺,做起事来优柔寡断、拖泥带水、婆婆妈妈,没有点评论家的样子,更不见真正的评论意识与批评精神。一个原本应该有胆气、有性格、有主见、有态度的评论家,非要追求所谓的妥当,总发表一些无关痛痒的泛论,抑或四平八稳的空论,把自己弄得像初进贾府的林黛玉,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惟恐出现半点差池。
更有甚者,则是满嘴的吹捧、满纸的赞歌,不惜违背文艺良心,降低人品尊严与文品格调,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俨然一副吹鼓手的作派、软骨头的形象,却依然大言不惭,称自己为评论的行家里手。当今评论界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人,毫不客气地讲,这类人不仅损害了评论家的整体形象,还拉低了评论所应有的姿态和风度。
没错,评论是有姿态和风度的,是评论家基于良知、责任和学理,对评论对象做出准确的判断与评价,这其中既有肯定的一面,也有批评的一面,甚至是严厉的批评。但毫无疑问,庸俗媚骨之人肯定做不了批评,圆滑世故之人肯定做不了批评,胆小怯懦之人也肯定做不了批评。而真正有水准、有价值、有分量的批评,一定属于高尚、正直、果敢且深刻之人。
当然,对于评论,尤其是批评,不排除绵里藏针的方式,但问题是究竟有没有“针”,以及“针”的强度、硬度到底有多大,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和效果,特别在当今鱼龙混杂、普遍浮躁的心态下,又有多少人能在意到你的“针”。而作为评论家,倘使声音引不起别人的注意,观点得不到有效传播,产生不了一定的辐射和影响,那么评论又有什么意义,在学界和业界的话语权又如何体现?
说到话语权,就不得不提到如何建构的问题。笔者的观点是,作为评论家首先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品格修养、文艺理论修养,以及积累必要的实践经验。毫不夸张地讲,现实中有太多评论家看似道貌岸然、一本正经,实则表里不一。一方面体现在生活上,公开言行与私下言行的“不一”,说一套做一套,难以服众。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学术上,理论阐释与现实情境的“不一”,以致于“口号式评论”“标签式评论”“概念式评论”“隔空式评论”等屡见不鲜。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讲理论要联系实际,但很多评论家要么只投身理论研究,从未进行过相关文艺实践,仅跟着自己的认知走,想当然地理解,想当然地评论,特别是一些文字功底还不错,但没有任何文艺创作经历的评论家,倚仗自己差强人意的文笔,什么门类都敢评,什么门类都能评,却总评不到点子上去,或云里雾里,让人不知所云;或隔靴搔痒,难以切中要害。须知,好文笔对评论来讲固然重要,但却不是万能的,在自己不熟悉的学科、领域,千万别乱评,虽然各文艺门类之间存在一定的相通性,但毕竟隔行如隔山,要做出深入、到位、精彩的评论,并非易事,稍不注意,就会暴露出自己的肤浅,甚至无知。
还有一类评论家,讲起大道理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一旦面对实际问题便束手无策。满足于自己的一知半解,喜欢生搬硬套,或者在一些名词、概念上兜圈子,做表面文章,却拿不出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实际案例,解决不了现实创作中存在的真正问题,这样的评论也便无异于纸上谈兵。
再回到话语权的建构上来。笔者认为,作为评论家,还应注重评论观点的对外传播,要充分利用媒介来有效传递自己的声音。曾见过很多标榜自己为“著名”评论家的人,不过是一种自命不凡的认为,实际上出了他所在的那个小圈子,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他,也很少看到过他的文章,这怎么能叫“著名”呢?总以为写几篇不痛不痒的套路化的、伪学术性的评论发表在报刊上,或加入到某个与评论相关的社团组织,就算万事大吉,便以此为由头,以评论家身份自居,开始从事所谓的“圈子评论”“红包评论”“坐台评论”等,不思进取,只思进钱,俨然把评论当成了“发财致富”的方式和手段,而彻底忘记了一个评论家的真正职责与担当。试问,这样的评论家不是混子、油子,又是什么呢?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即有些年轻的评论家,虽然有学历,有眼光,有胆识,但也容易走评论格式化、程式化的路子,抑或容易偏激,发表一些不负责任、故作惊人的言语,以达到出名或吸引眼球的目的,且稍微取得点成绩就开始轻浮自傲。其实评论最忌讳的就是复制、套路,就是浮夸、不扎实、耐不住性子。一定要清楚,做学问、搞研究,需要的是敬业,是定力,是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躁动、轻狂。而有些年长的评论家,则喜欢倚老卖老、固步自封,总爱拿陈旧的、落伍了的认知,抑或多年前发表过的观点说事,却恰恰忽略了评论应该“与时俱进”,尤其在知识系统的代谢更新,以及评论的持续性和时效性上,都应及时跟进。因为如今的时代发展太快,文艺的新问题、新现象、新形式、新挑战等层见叠出,这就不得不要求评论家们也务必要具有新信息、新视野、新思维和新理念,否则便会跟不上节奏,导致评论工作的滞后问题。而没有持续性的评论,只会如昙花一现,没有时效性的评论,又犹如明日黄花,都算不上合格的评论,也都不是一个真正评论家所理应具有的状态和样子。
- 60年代书家的书史形塑
- “和合台州·山水神韵”王天民书画展暨研讨会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开幕
相关动态
张旭光:书法如何才能创新?孙甘露:连环画是我的文学“启蒙课”之一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总监沈晨:要保持创新姿态 创作体现中国精神的艺术精品“黄宾虹”与“成双”喜获两项大奖 成都市美术馆何以破圈? 傅军丨将生命体验转化成时空的诗意重构丁申阳:《平复帖》与中国书法鉴赏之道广东美术馆:筑就广东美术新高峰许晓生谈策展:传承与发扬院风力量 促进当代美术研究范迪安谈主题创作:面对图像时代,艺术不能仅从艺术史中来 以书画展现“阅读之美” 没有情趣的画家,就是匠人充满创造性的欲望,却拥挤在只为“创造性”而创造的窄路上
- 书法家推荐
李文行熊廷刚陶锦忠祁亮包良达徐和平廖宏斌匡青海姜寿田刘健
- 画家推荐
王子彬蒋庆北郭玉莲侯树林吴思林孙玛侬李学松吴上炜俞朝富李德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