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趣闻杂谈

    于希宁和他的朋友们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429次  |  更新时间:2017-06-01 11:10:28

    于希宁先生艺术简介:于希宁(1913~2007)山东潍坊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名誉院长。早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受业于黄宾虹、潘天寿诸大师门下。自1936年起,先后任教于上海奇峰国画函授学校、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山东艺术学院。生前曾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人大五、六届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山东省美协名誉主席,山东画院院长等职。于希宁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花鸟画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是具有诗、书、画、印和美术史论全面修养的学者型艺术家,是山东省现代美术教育的开拓者和学科创建者。他在艺术教育领域,辛勤耕耘70年,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为祖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于希宁以“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为座右铭,在绘画中强调国魂、画魂与人魂的统一,拓宽了传统花鸟画的人文境界,成为20世纪中国花鸟画半工半简语体推陈出新的杰出代表。尤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以梅花为主要创作题材,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艺术语汇,形成了壮美明丽的艺术风格,既弘扬了民族绘画的艺术精髓,又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达到了中国花鸟画艺术的新高峰。著有《论画梅》、《于希宁诗草》、《于希宁论艺术》等多本学术著作,以及几十部教学画册和大型专业画集。

    于希宁的一生对艺术勤奋执著,对学生谆谆教导,对祖国一片赤诚,他多次向国家和社会捐款或捐赠书画作品。1983年为山东省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捐赠作品30余幅。1998年为支援抗洪救灾捐款15万元。同年,捐款25万元在山东艺术学院设立“优秀中青年教师奖励基金”。2003年为支援医护人员抗击“非典”,向山东省卫生厅捐赠作品10幅。2005年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作品100幅。2006年向山东艺术学院捐赠作品60幅,并捐款80万元设立“优秀学生奖励基金”。于希宁以真诚而朴实的行动彰显了“德艺双馨”的深刻内涵。2005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在中国美术馆为其主办“于希宁捐赠作品展”。200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其“山东省文化艺术终生成就奖”。‘

    于希宁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又是一个飘雪的季节,山东艺术学院建起了“于希宁中国画艺术纪念馆”和“梅园”,望着梅园里老人的雕像,跟老人家在一起的日子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他跟画界同仁及师友之间的友情趣事也清晰地呈现在我的记忆中。

    永远的老师黄宾虹

    黄宾虹先生是于老1933年在上海新华艺专求学时的老师,于老从内心特别崇敬他,七十多年来一直把他当作自己行为的楷模,于老一丝不苟得治学态度,锲而不舍得探求精神,都是受到黄宾虹先生的影响,甚至包括晚年作画的一些习惯都带有先生的影子。于老多次跟我讲,宾虹先生晚年爱用宿墨,每一幅画都是多次施墨才能完成,这种浑厚华滋,似非而是的艺术效果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身体的局限性,是一种无奈,年龄大了,没办法天天研磨,眼睛看东西也浑沌了,正是这种条件的局限性,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形成了黄宾虹独特的笔墨形式和艺术面貌。有时候,身体条件的劣势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转化成艺术上的优势。想到于老晚年的画,那种墨与色的反复皴擦所产生的苍茫浑厚与润泽岂不如出一辙?

    上世纪三十年代于老在上海求学时,曾画过八幅工笔花鸟册页,请宾虹先生指教。黄宾虹看后十分高兴,欣为题写了“世称黄筌富贵,徐熙野逸,明贤钩花点叶,遂兼两家之长,至陈老莲写双钩花鸟,秀劲古艳,独步一时,志存大雅,希宁学兄此作近之。”对一个二十几岁的学术学子,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四十年代,我在青岛教书时,有机会到北平走走,借机向老一辈专家请教,每次都要到石驸马后宅看望宾虹老师,同时带上作业请教。宾虹老师居室简陋,迎门置以木框大书架,地上铺了一床苇席,他看书往往是从书架上取下,坐在席地上阅读,所以经常是许多书开函乱置,人入室内要慢慢插空落脚。有一次宾虹老师拿着一本书竟躺在书函上入睡了,实在惊人,这一教育一生难忘。”这是于老1977年2月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的一段往事,60年来一直铭记在他的脑海里,成为他学业的榜样与精神的楷模。

    1947年,35岁的于老在北平中山公园举办画展,黄宾虹先生修函齐白石老翁,让于老前往拜谒请教,随后得到白石老翁的称赞和教诲。齐白石、黄宾虹、于非闇、陈半丁、汪慎生、陈缘督、马晋等老一辈艺术家都出席了画展的开幕式,使于老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也成为他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期间宾虹老师在于老的一张白梅上题字“宋元士大夫纯以书法入画,平寿有道,深明篆刻。此桢得古迹遗意矣。”于老为黄宾虹先生治了“黄山予向”、“宾虹之玺”两方石印。这两方小引也就成了宾虹先生晚年的常用印。2006年我编《于希宁诗草》时,其中篆刻部分曾收录了这两方印,是请浙江美术学院王伯敏先生帮忙拓印的印底。

    于老喜欢治印,宾虹老师将他收藏的一些秦汉印给他讲述分析,征得宾师同意于老手拓古印五十八枚,宾虹先生一一口释,于老一一注记,这既反映了黄宾虹先生对于古印玺及古文字的研究成果,又可以通过这些文字使我们感受到于老早年孜孜以求,一丝不苟得治学态度以及他们师生之间那份纯真的情感与情谊。这套《黄宾虹藏秦汉印拾遗》已于1997年9月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后学者研究篆刻及古文字的重要资料。

    在于老病重住院的最后的日子里,在病房的小桌上,摆放的是《黄宾虹全集》,他生命中写的最后的一幅字是“黄宾虹画宝”。于老用一生诠释了“老师”的真正意义。 

    是“八大山人”还是“哭之笑之”?
    齐白石的女弟子都是“名媛” 包括胡絜青和新凤霞
    相关动态
    15岁少年邓为用画笔对话星辰与时光 个人画展“想象界”启幕一幅非真迹书画,转手卖出三个多亿,一个字750万,专家:没想到这个“贰臣”的书法,专家认为远胜赵孟頫,启功、沙孟海也这么想透纳仍是英国最好的艺术家,浦东美术馆有他的画展杨紫韩东君新剧守护文化瑰宝,李祯含泪制墨成功怀素书法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颜真卿一语道破,难怪他比不过张旭!日本画家大竹彩奈用毛笔造出东方骨相美人元代一洁癖画家,给梧桐洗澡,厕所铺鹅毛,因爱干净终生未娶张馨予写书法,这水平有的意外!民间一幅“不知名”古画,拿给美国人鉴定后,一举卖出60亿元天价“书法可怡情,不能当饭吃”?90后小伙靠它7年还清2000万元巨债他为妻子画了幅人体油画,被禁止展出,24年后拍出3450万高价
    书法家推荐
    王春文姬景南谢振明陈永军王学军李刚杨本壮萧冰李好廷王翁
    画家推荐
    王晓燕陈宝义骆旭放申晓国徐振东于景平李翠云周新军刘志杰汪家芳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