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劳工阶层的生活渐渐成为艺术家关注的主题,这种人道关怀趋使艺术家采取一种与大众为伍的立场。到了二十世纪,在左派政治意识形态的鼓吹下,衍生出一阵社会写实主义的旋风,之后更成为以苏联(现俄罗斯)为首的共产主义官方艺术形式,并且在二战后维持数十年,形成了与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截然相反的艺术路线。在过去,以西欧和美国为主的艺术史书写,依循着以前卫作为现代化的进步论逻辑,往往忽略了在这些市场操作之外,还有许多丰富多样而深具历史传统的艺术正在发生──奥列格·叶列梅耶夫(Oleg Eremeev)可算是这类艺术家中的翘楚。
叶列梅耶夫出生于前苏联的列宁格勒(今俄罗斯圣彼得堡),1957年毕业于俄国最负盛名的列宾美术学院,其后在母校担任教职,此后更先后担任系主任和院长,无论是艺术教育或创作都卓有成就。在上世纪50、60年代,美国和西欧正开始新一波的前卫艺术,行为艺术、地景艺术、观念艺术竞相登场,此时叶列梅耶夫的绘画却与社会写实主义的思潮并进,然而这种对于人民的关怀与爱国情操并非盲目的,而是与他早年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他在20岁时曾经参与卫国战争并且官拜中尉,军旅生活与战争成为他难以抹灭的记忆。尽管如此,叶列梅耶夫在处理革命与战争题材时并不直接呈现冲突与暴力的场面,而是转向更为普遍的生存价值与民族文化传统。此外,他也精熟于肖像、风景与静物等题材,并且多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关,他的妻子可说是他最主要的肖像模特儿。他所游历走访的见闻也都成为创作材料,表现出俄罗斯乡间景致与世界各地的风采。
在列宾美术学院扎实的基础教育之下,叶列梅耶夫对于油画、水彩、粉彩等媒材皆技巧精湛,掌握独到。他的作品造型生动而精确,并且非常善于运用笔触的变化去堆栈油彩,制造层次丰富的肌理。在一些革命题材的作品中,笔触与色彩较为致密庄重,体感也较为厚实;然而在肖像画和风景写生中,则显示出较为自由、奔放、活泼的一面,笔触之间的空隙疏落有致,巧妙安排,甚至大量地透出画布底层,虚实掩映间有如闪烁着光芒。除了大幅的油画制作之外,他也绘制许多水、粉彩画和素描等小品,他能充分掌握媒材性质的独到之处,使这些纸本作品呈现涂刷与渲染等多元的趣味与风貌。
叶列梅耶夫是一位精力充沛且多产的艺术家,热爱旅行,并在旅行中累积丰富的经验与创作灵感。他在俄罗斯和海外都展览不断,作品广为各国各界收藏,并曾经多次受邀在中国开设大师班。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艺术家来说,也许后者更为迫切。时代的巨变迫使叶列梅耶夫经历了许多苦难,但也因此激发了许多热情。我们可以说他的生活经验成就了杰出的作品,也可以说他以作品记录了丰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