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门画派”研究会会长、原苏州国画院副院长、著名山水画家吴 木,生于1920年,而清末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吴昌硕,生于1844年,两位画师相距近80年,怎么会有关系呢?这还得从吴 木的名字起名说起。
吴木之祖父,吴滔,字伯滔。为清末同治、光绪年间的著名山水画家,能诗善书。他画的花卉墨色浓厚,画的山水苍秀沉郁,水墨淋漓,一洗枯槁甜俗之习,卓然成家。其为吴昌硕毕生寥寥几个知己中的一位。当吴伯滔56岁去世时,吴昌硕曾为之恸哭不已。
吴伯滔的次子吴徵待秋,18岁时娶同邑方氏为妻,并生有子女各一。其子弱冠而婚,并得一孙,然而,其子和其孙都因患上了传染性疾病而死亡。然后,吴待秋续娶李嘉福之女隐玉为妻,亦生有一子,但可惜的是,不久其妻和其子又亡。之后,吴待秋又在友人的劝说下,再娶嘉兴的沈氏为续。一年后,生有一子,对于这一次,吴待秋由于有了前两次妻和子均亡的不幸,故而就对新生婴儿有些惴惴不安,且又恐怕其年景不长,便给其取名彭年。此事被吴昌硕得知后,就对吴待秋说:“彭已足,不必及年。”因在辛酉年生,属鸡,并以养到木鸡之意,字养木,养与木,迄今已80年。后来,吴待秋专心致志于书画,名声大噪,吴昌硕便笑着对人道:“伯滔得其子矣!”
有一天,吴昌硕对吴待秋说:“明日中午请与夫人及孩子同来我家午餐,切记莫忘。”吴待秋问:“孩子带来为何?”吴昌硕道:“明日同来便知。”次日,吴待秋一家三人遵嘱赴约,当时,吴 木仅两岁,79岁高龄的吴昌硕见了非常高兴,把 木抱于怀中,并授以画笔, 木紧握不放。午餐过后,吴昌硕笑问吴待秋:“今邀夫人与孩子同来,知其用意否?”同时吴老还指了指碗中之瓜豆汤,问:“以此饷客,知其意否?”,“授孩子以画笔,知其意否?”“我抱汝子,知其意否?”吴待秋回答说:“老伯今日如此高兴,不知何故?”吴昌硕笑着说:“你二次续弦,深感痛苦,此子(指 木)应想尽办法,使其长大,我自知凡童婴经我抱过者,无不长大,授以画笔而紧握之,望能继你家衣钵,瓜豆汤以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意也!文(徵明)家书画历明、清两代之久,你我共勉之!”吴待秋听了,甚为激动,道谢而归。
等到吴木稍长,吴昌硕已长逝人间。吴待秋常以缶翁这段教诲之语,来勉励 木刻苦学习。吴 木4岁即喜作画。在其父严格教导下,先习人物,后学花卉,最后专攻山水,9岁创作《长江万里图》,城廓、舟辑、豆人蚁马,无所不备,见者称奇。当时许多书画家作诗称赞,其中有“石门今见玉麒麟”之句(“石门”为吴 木之祖居地,今浙江桐乡崇福镇)。
1982年的夏天,吴 木先生应杭州同道的邀请来到风光绮丽的杭州,并在氵蒙氵蒙细雨中,到西泠印社瞻仰吴昌硕先生的铜像。两鬓已斑白的老人,伫立良久,不胜感叹:“ 木身弱,曾几次得重病,均垂死得生。老人之言,虽不可信,而老人之心,爱人如爱己,可为后人之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