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国画院编辑出版了反映画院发展历史的大型图书《上海中国画院:1956——2004》。在搜集材料时,编写人员发现了老院长、国画大师程十发先生上个世纪60年代因家庭经济周转不开,向单位商借“互助金”而亲笔写下的三张“借据”。编写人员问程十发先生:能否将这三张“借据”收录书中?程十发幽默地说:“没问题啦。读者看了这三张‘借据’,一定会‘幸灾乐祸’地想:今天字画卖得这么贵的那个程十发,当年原来还要借债度日。这是时代的印记嘛!”
程十发先生写下的这三张“借据”,一张签于1961年,两张写于60年代后期。借款的数目分别为三十元、四十元、六十元,借款的理由主要是为了“济急”。据程十发先生的儿子程助回忆,尽管程十发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闻名画坛,但生活主要还是依靠工资和有限的稿费。因为当时国内老百姓生活水平不高,艺术品市场的容量十分有限,人们对书画家也不像今天这样看重,所以程十发卖画所得非常少。程十发当时每月的工资不过100多元,需负担全家五口人的生活,难免捉襟见肘,于是就发生了“借钱”救急的现象。
改革开放后,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开始启动。1980年,程十发给荣宝斋作字画90件,得款10131元,平均每件作品100多元,程十发先生十分高兴。但是,今天这批字画的市场价值已达数千万元。在最近刚刚落幕的上海朵云轩秋季拍卖会上,程十发先生创作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一幅仅三平方尺的作品更是以24万元成交,平均每平方尺达8万元。从程十发当年向单位商借“互助金”“济急”,到如今程十发作品价格在艺术品市场的屡创新高,可以清晰地看出时代变迁的轨迹。
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当年生活不富裕,程十发依然静心地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迎来了他创作生涯的一个高潮。
程十发先生重新看到他当年的“借条”照片后感慨不已,动情地说:“那时,我们在生活上是清贫的,但是在艺术创作方面还是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