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纯宣纸绣作品。
顾玉纯正在宣纸上刺绣。
就业创业小贴士
宣纸刺绣以宣纸为载体,将传统书画艺术与手工刺绣相结合,采用以青檀丝、蚕丝、桑、竹、麻等原料,使用平针、长短针等绣法,以水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将传统刺绣的装饰功能推向了新的高度,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在家居装饰、文化礼品、工艺美术品和收藏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宣纸刺绣可是件精细活儿,看这一江两岸的风景,远看像幅画,其实是在宣纸上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在江西南昌的小桃花巷里,记者见到了宣纸刺绣的第9代传承人顾玉纯,他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着一件件作品。
宣纸刺绣是以宣纸为载体,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和手工刺绣工艺相结合的一种民间传统技艺,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2013年,宣纸刺绣入选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顾玉纯和他的徒弟们从喧闹的绳金塔街来到安静的桃花巷,搬入了“中华宣纸刺绣研究所”。“车少人稀,没有太多喧闹,就像我们刺绣匠人的性格。”顾玉纯说。
在宣纸上飞针走线
提起刺绣,人们并不陌生,但说到宣纸刺绣,也许大家就不熟悉了。
“宣纸刺绣需要精工出细活,无论作品还是作者,都讲究一个‘精’字。”在顾玉纯看来,由于宣纸刺绣载体的特殊性,使其对技艺的要求更加严苛。宣纸比布更薄、更脆,在刺绣时需要更加轻柔,而且每一个针孔最多不能超过两针,否则宣纸容易裂开。“宣纸刺绣不像其他刺绣,哪怕已经绣完了99%,只要有个地方破掉了,也得重新绣,因为根本没办法对它进行修补。”顾玉纯说。
顾玉纯在继承传统绣法工艺的同时,反复试验,推陈出新,革除了“纸绣”的各种弊端,使其成品率和观赏性得到很大提高。
在他眼里,宣纸刺绣的观赏价值只占30%,而它背后刺绣人的心血,占到了整体价值的70%。“也许三四个月,每天七八个小时,我们都只专注于一件作品,但当作品完成,它的价值就很高。”顾玉纯认为,每一幅绣品的针法和图案,都包含着刺绣人独特的认识与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幅优秀的宣纸绣作品都是孤品。
如今,顾玉纯正积极利用国内各种展览会平台,宣传纸绣、普及纸绣知识,推动其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成为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居家装饰品、文化礼品、工艺美术品和收藏品。
传承历史的创新之路
“少数民族的刺绣工艺,比如苗绣,更多注重的是绣品的实用性,多是用作衣饰的花纹图案,很少会用作文艺收藏。”顾玉纯介绍道。因此,以宣纸为载体,将少数民族传统的绣法移植到宣纸刺绣技法当中,将这种民间艺术转化为一种文化符号,正成为顾玉纯接下来的工作重心。
顾玉纯坦言,现在全国的刺绣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出于对苏绣的推崇,绝大部分绣法往往会竭力模仿苏绣,导致其逐渐丧失自身的独特性。而开发现代少数民族的艺术刺绣,不仅能将少数民族的传统刺绣技艺保存下来,还能将宣纸刺绣的技术一并传承,同时对于整个刺绣业的发展也有好处。
顾玉纯打算在贵州建立少数民族宣纸刺绣培训基地,与各民族传统刺绣技艺的继承人们一起,在这里进行研讨、交流,争取让少数民族绣种在发展的同时得到创新。“宣纸刺绣其实是最有包容性的,我们尽可能让他们不改变自己原有的绣法技艺,单纯换一个载体,将少数民族的绣法技艺与新载体相融合,使之成为新的文化符号。”
不仅如此,顾玉纯还在尝试做陶瓷刺绣的研究,他相信,这项技术的面世也会和宣纸绣一样,填补刺绣业的空白。
顾玉纯的儿子顾志鹏子承父业,他告诉记者,他们现在也在试水电商领域,将一些有自身特色的绣品投放网店,而后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大众化的产品推广与制作,通过对销售渠道的创新,打开销路,扩大宣纸刺绣的影响力。
打破陈规广纳贤才
“纸绣”本是顾家传男不传女的独门技艺,顾玉纯为了能更好地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打破陈规,打开了广纳贤才的大门。
家住青山湖区的张燕是顾玉纯的徒弟,如今已从师3年。2013年,她在看展览时偶然看见了顾玉纯的作品,对刺绣一直感兴趣的她决定前去拜师学艺。现如今,无论是书法作品还是水墨画作,她都已经能够独立完成。
顾玉纯告诉记者,自己徒弟多的时候有将近100人,他们中有些是残疾人,有些是在企业转型中离岗职工,“这样一门手艺对他们而言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一个展示自我、突破自我的平台。”看到自己的手艺还能解决就业问题,顾玉纯教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
初来乍到,学徒们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不少学生文化水平较低,艺术功底也较差,然而就在宣纸之上一针一线的磨砺过后,他们都成了怀揣“匠人精神”的手艺人。“宣纸刺绣更像是一种修心。”顾玉纯笑着说。
欧阳江峰是江西萍乡人,2000年,在江西省残联的推荐下,他来到了顾玉纯身边学习手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欧阳江峰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16年。此后,每年省残联都会向顾玉纯推荐一批聋哑人学徒,这些学徒里,每年总会有一两个“好苗子”被留下来。
“其实也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当遇到瓶颈一直突破不了的时候,会觉得特别痛苦,就像蚕蛹破茧成蝶的瞬间。如果这时候放弃,就失败了,如果坚持下去,也许明天就能突破自我,羽化成蝶。”张燕谈及创作时的感受如是说。